第187章 大军压境(1 / 1)

加入书签

吴世航不是傻子,准确的说这年代的读书人很少有傻子。

古代不流行义务教育,能够读书的除了那些死书呆子,基本上智商都在水准线以上。

吴世航多年屡试不第,究其根本还是因为阶级的原因,背后没有世家的鼎力协助。

如同李成这样的,起码背靠个小型世家,只要科考通过都能捞个官儿做。

而吴世航就没有这种运气了,就算能考中也要给别人去让路才行。

是以人到中年,依然蹉跎的只是个穷秀才,撑不死饿不着。

想要实现人生理想,唯有选择铤而走险远赴海外来发展。

遇到李成,见识了那巨舰火炮之后,吴世航立马就动了心思。

谁不想出人头地,一辈子做出青史留名的事业来呢?

那就要会抱大腿才行,而李成恰恰是当前最粗的那根!

巨舰凌海、无可睥睨,绝对当世第一流的实力。

周国陆上军队厉害,骑兵天下一绝,但海上跟这位差的太多。

而如今身在三山小国,仅一艘巨舰扫灭三山毫无压力。

吴世航自不会矫情,也没狂妄到非要人家三请才出山。

当即就是拜倒在地,将自己的位置定的无比准确。

“老板,如今中山虽然吞并山南、山北,但那国君老而昏聩,正是咱们取而代之的好机会。

学生愿意回到中山,与那张勋等细说明白,里应外合拿下中山,统一流求诸岛!”

吴世航刚一投诚,就向李成建议统一三山。

“统一是要统一的,但是不一定要全都划给我们自己。

流求三山与我中原并非一脉,老百姓暂时也不会认可我们的统治,最好的办法就是扶植李源上位,徐徐图之!”

李成点点头笑着回答说。

“也是!

这里国小民弱、土地贫瘠,与我中原相差甚远,确实价值不大!”

“明日咱们出发前往山南,先帮李源复国再说。

对周的贡交航线你们了解多少?”

“从中山到大周,需要跨过无数岛屿海峡,路程需要月余。

我们是了解航线,但每年中也只有少数时间可以通过,中间还有海盗袭扰,其实并不太好走!”

吴世航思索了一下回答说。

他们只是来的时候走过一遭。

风高浪急还遇到几次的风险。

是以觉得航线非常危险,至今还是心有余悸。

“无妨!

只要不是大周这样的国家在途中挡道,咱们都可以打通这条航线!

北上大周、南下吕宋,流求和我的元岛都是重要的节点,这条新航路我势在必得!”

“学生定会全力协助老板,打通南北航线。”

第二日,山南国凑了一千人的军队。

手持一堆的废铜烂铁、木棒石刀踏上战船。

船队再次起航,李成再次坐在船头遥望大海。

汪直、李源、莫丽莎、吴世航在旁边伺候着。

普巴利蒙想要凑过来,都没有找到任何机会。

船队划过海面,流下一条白浪不断翻涌,久久不散。

山南国在流求岛的南端,是三山中最弱小的一个国家。

肤色偏黑、身量矮小,多以椰子等植物和海生物为食,后来接触中原后才加入米粮食物。

国内民不过万,军不满千,通知区域包括流求岛南部地区,以及石原群岛、宫古群岛等。

总得算下来也就大乾一个县级行政单位那样的规模。

三山之中中山最大,土地物产也相对肥沃一些。

统治区域是琉球岛的中部地区,但也不过就几万人而已。

这次拉上千余人马攻打石原,已经算是将国内的兵力抽调一半了。

没想到却在石原外海全军覆没,连王子都被李成给俘虏了。

可以算得上是元气大伤,几乎对李成造不成威胁。

SND区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驻守。

李成的船队靠岸山南国都首里,驻守的百余兵丁望风而降。

在一日内山南国就收服故土,而且将兵力推到了与中山的固有分界线上。

中山震惊,才知道派往征服山南的军队已经全军覆没。

此时中山国都王城中,国君蒲添同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自己的议事厅中来回走动。

下面是朱紫官袍的众位臣工,为首的是一中原人。

国字脸庞、三缕长须、风姿卓然。

“怎么办?

如今山南大军压境要如何抵御?

你们倒是说一说啊!”

蒲添同挥舞着两只手,气急败坏的问道。

看到下方噤若寒蝉,没有一个回答,蒲添同看起来更加的生气了,“左相,你一力主张统一三山,如今事情搞成了这个样子,你说说应该怎么做?”

蒲添同盯着那为首的中原人喊道。

此人正是张勋,如今贵为中山左相。

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境遇却算不上太好。

中山是对中原极其尊敬,对中原风物也是极为崇尚。

但不见就代表对中原人压在头上表示欢迎。

张勋到了之后,也是没少与中山这些人较量。

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压服那些蛮子,得以施展自己的主张。

一开始都很顺利,也就是山南这边出现了变故。

张勋对此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天有不测风云。

“王上不必焦虑,如今最好是与山南进行谈判!”

张勋沉吟了几秒钟,出列拱手言道。

“谈判?

谁去?

左相你吗?”

蒲添同已经快要失去理智了。

他好好地国君当着,不出意外到死也不会有太大事情。

都怪张勋这些人的蛊惑,让他兴起了建立大一统王朝的心思。

想要如同中原那些皇帝一样,建立个大大的帝国。

谁知道刚出门就被拍了一板砖,连继承人都折进去了。

怎么会对张勋有好感?

要不是他出的主意,中山何至于如此被动?

张勋这边也是暗叹了一口气,对于蒲添同失望至极。

这样的君主完全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遇到事情惊慌失措、怨天尤人,怎么可能当得了明君?

“我去!”

张勋淡然的回答说。

“左相,这可不是开玩笑!”

“王上,臣也没有开玩笑!

统一既然是我提出的,那如今自然应该我来收场!

我去山南走一遭便是,一定征得山南谅解,两国重归和平!”

“左相真是孤之肱骨,此去山南定要保重!

就算割让一些土地,也在所不惜!”

蒲添同跑下来一把拉住张勋,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王上放心,张勋定当做好这件事情!”

张勋低下头,双眼厉芒一闪而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