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教育大计(1 / 1)

加入书签

赶回新元城的时候,他的夏宫已经变了样。

处处都是张灯结彩,小蓉叉着腰正在指挥挂灯笼。

“对,在往左边一点儿,差不多了,固定住吧!”

李成走到她身后,小蓉竟然还没有发现。

“嗨!

管家婆,你们家小姐呢?”

偷摸凑到她背后,李成大喊一声。

“啊!

李立仁,你要死啊?

马上要成亲了还去外面野,你到底打算不打算好好过了?”

小蓉转过头,看到李成的笑脸,当即叉腰怒目而视嚷道。

“这不有你操持呢嘛,我还能不放心?”

李成赶紧笑眯眯的说着好听话。

“哼,天天就会说好听话,活是一点不干!

小姐也是的,到了现在还在陪着那教育司的开会,都好几天没着家了,你们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成亲?”

“这个嘛,你家小姐还在开会呢?”

“可不是?

说是商议学堂建设的事情!”

“额,那我去看看她!”

李成转身又走了出去,打算去趟四方楼。

没想到苏怜星还是个女强人,都这时候了还在工作。

当初说让她去教育司还有些恐惧,没想到干起来如此拼命。

四方楼的民政楼,都已经晚上了,还是许多人在忙碌工作。

元岛初建,很多的事物都需要民政部来牵总协调,也是苦了这些人了。

鲸油蜡烛照的灯火通明,李成笑呵呵的与这些各部门的人打招呼。

让他们先去食堂吃饭,然后就溜达到六楼教育司的办公区。

这里也是很多人都没有下班,李成到了会议室外,里面正在开会。

身为教育司一把手的苏怜星自然坐在主位上,不停地用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下面都是一群长衫,老老少少的差不多二三十人,有的在汇报、有的在记笔记。

这些都是民政部教育司的各位管事,可以说是元岛文化水平最高的一群人。

很多都兼职学堂的老师,也有很多从教多年,都具有相当经验。

其中苏怜星的副手孟志堂,曾经做过大明的国子监南监祭酒。

身负最高教育机构主官和最高学府主官两大职务。

最初曾在渔山的学堂任教,后来被调来主持元岛教育建设。

这次是苏怜星名义上的副手,其实还是统筹元岛的所有教育相关事务。

“五个村子一所公立学堂应该是比较合适的,每个学堂的容量大概是两百到五百人,配备校长一名、各科教授三到五名,应该是最优的比例,也能最大程度的节省经费。”

在汇报完之后,孟志堂率先发言道。

“我同意孟司长的意见,不过我建议可以未雨绸缪的做规划,元岛这边一直在新增人口,新到的十万平民已经安置完毕,村庄数量超过三百座,好在还算比较密集,建设不算太困难。

但是我们要想两年之后,这些村庄下一代将会报增,也就是十年人口可能将会翻番,我们的学堂规划,绝对要想到这种情况会出现,不能到时候学堂面积太小,重新拆掉再建设,浪费资源,同时也是浪费人力。”

苏怜星停顿了一下,“而且新建设的村庄还在持续增多,未来不久也会有更多的人到元岛,这些地方的学堂也要提前规划、提前布局,免得临阵建设乱了阵脚!”

“我赞同苏司长的意见,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是必须的!”

孟志堂当即表态说道。

“我们也赞同司长的意见!”

“我也赞同!”

“我赞同!”

下面在座的人纷纷开口表示赞同。

李成在外面露出笑容,没想到苏怜星会这么快打开局面。

而且提出的意见很中肯,也很有前瞻性,看来是已经投入进去了。

“不仅如此,蛮人的孩子也要关注到,北部现在还是实行的蛮人自治,这些地方我们也要提前布局,融入最好的方式就是文化的统一和同化,我们学的一样的礼仪道德,遵守的是同样的规章制度,奋斗的是同样的理想,这样才能让元岛尽快安定下来,让蛮人的下一代认同我们。”

“而且从今以后,严禁在教育体系中出现蛮人两个字,大家都是元岛子民,享有一样的权利和待遇,绝对不能在学校中搞民族分化,这一点要写入教师操守规章和学生操守规章之中。”

苏怜星再次放下笔提出想法。

“司长说的是,孩子们正在成长的关键阶段,不能让他们学的制造民族对立,大家都是元岛的子民,学生也都是元岛的学生,在学校必定是一视同仁的。”

下面再次点头应对道。

“那就各部门去做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请诸君协力!”

“我等定当全力做好元岛教育,请司长放心。”

李成欣慰的点点头,苏怜星比她预想的做的还要好。

虽然元岛一直在推行民族平等,无论是华夏族还是蛮族都是一视同仁。

但是真正实施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隔阂,就会引发不少的矛盾。

法治管理是一方面,但是教育却是根本的方式。

苏怜星在这方面已经做到其他部门前面去了。

等到大家离开,李成才笑盈盈的走进会议室。

苏怜星看起来有些疲惫,揉着额头没有发现他。

李成就走到身后,用手为她揉着肩膀和脖颈。

苏怜星当即吓了一跳,看到是李成后不由翻了个白眼。

“立仁,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苏怜星幸福的靠在他的胸口问道。

“刚回来,小蓉将我数落一顿,这不赶紧逃出来找你来了!”

“这段确实有些忙,没想到元岛这边会有这么多事情,我也是想尽快的理顺!”

“你做的已经非常好了,教育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劳逸结合才行。”

“我知道,但是想到那些孩子都没书读,就有些着急。”

“很快会变好的,有你这么卖力气,那些孩子也会卖力读书!”

李成笑着跟她开起了玩笑。

“只要他们能够好好读书我就满意了!”

“将你的右手伸出来!”

“干嘛啊?”

“求婚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