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了如指掌(1 / 1)

加入书签

在徐阳的唠叨声中,巴林籍主裁判阿卜杜拉赫的一声长哨,这场比赛正式开始了。

段暄在飞快的介绍完双方的首发球员后,特意提到:“这是龙腾队和广州恒大第二次在亚冠的淘汰赛相遇。去年这两支球队在四分之一决赛的比赛里碰到一起,形成了亚冠的第一次‘中超德比’,当时两支球队虽然两场比赛都没有分出胜负,龙腾队在主场打成了2:2,广州恒大在主场打成了1:1,最终广州恒大还是依靠着客场进球多的优势晋级到了半决赛,但是那两场比赛都打出了极高的水平,双方算得上是斗智斗勇。现在一年过去了,我们期待双方给我们再次奉献一场中国德比盛宴!”

徐阳趁着开场后双方都打得稍显谨慎的境况赶紧介绍说道:“队伍还是这两支队伍,但是双方都有着不小的变化。去年的两场比赛,龙腾队还是中超新军,他们的绝对核心球员帕托受伤无缘比赛,本.阿尔法和队伍的配合也不是太熟练,但是那时候,伊沃还在,第二回合伊沃还打入了领先的一球,当然,第一回合进球的文凯,当时发挥优异的丁怀翌和麦克格文现在也都不在队伍里了,他们的队长舒俊更是转会到了对手广州恒大。而广州恒大的变化更大,主教练从里皮变成了斯科拉里,外援方面,之前的吉拉迪诺和迪亚曼蒂都已物是人非,保利尼奥和高拉特的巴西组合取代了之前的意大利组合,核心球员和打法全变,只有之前表现优秀的埃尔克森还在队伍里。”

“埃尔克森绝对是大场面先生。”段暄接过话道,“我非常期待他这场比赛的发挥。”

而此时广州恒大场上的情况却和段暄的期望反差很大。

斯科拉里在埃尔克森的运用上有这位顶级主帅特有的固执,场上的埃尔克森现在更多的是通过拉出空间、拉边来对给高拉特帮助,也就是说埃尔克森是僚机,高拉特才是主攻手。

比如上半场第五分钟时,广州恒大开始尝试组织第一次进攻,埃尔克森通过自己的能力,在前面一个人牵扯了马永利和后腰罗克.吉尔两个人的防守注意力,结果高拉特缺被忽视了,他在禁区前的远射差点就攻破了龙腾队的大门,幸亏林峰一直紧跟着他,让他射门的时候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看到高拉特的这脚射门,段暄高声喊道:“喔喔喔!高拉特,远射,足球擦着门柱飞出去了,广州恒大的第一脚射门就非常的有威胁啊,看来高拉特今天的状态非常好。”

场边的张升表现的也是极其的果断,他给场上打了一个手势,让马永利和卢志辉做出位置替换,让卢志辉来负责对埃尔克森的顶防,因为在身体对抗上卢志辉比马永利要强,就算是面对埃尔克森也并不虚。

应该说张升的调整非常及时,第八分钟的时候,广州恒大再次发起进攻,保利尼奥在中路与郑志进行配合,再次对龙腾队的中路防守形成了压力,埃尔克森第一时间就从禁区里出来为高拉特扯空档,高拉特则是往禁区里斜插。

这次在中路过渡的还是埃尔克森,他在接到保利尼奥的传球后,用身体靠住卢志辉,然后用自己的屁股去拱后者,想转身后把球传给高拉特,但是这次他失望了,在埃尔克森的挤压下,卢志辉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一名球员想在没有转身的情况下向进攻方传出好球是极其困难的,何况埃尔克森也不是那种助攻能力超强的中锋,他更多的能力还是体现在摧城拔寨上。

所以在极短时间里连续身体对抗没有占到优势的埃尔克森只能选择把球回传给了保利尼奥,高拉特机敏的前插变成了无用功。

接下来保利尼奥的远射因为太远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威胁。

白白冲刺了一趟的高拉特显得有点不开心,自己前插的时机和线路都是非常成功的,没人输送炮弹则是变成了枉然,他在从禁区里出来后,向埃尔克森伸出了双手,表示因为第一时间把球传过来。

埃尔克森也把手举了一下,表示自己知道了。

埃尔克森的这个动作虽然做了,但是心里却也是有疙瘩的,自己作为中锋,射门和进攻的任务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却要做配角,当然不开心。

其实这也和高拉特的踢球习惯有关。

作为巴西前国脚,高拉特虽然顶着前腰的称号,在组织进攻上也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让他进入国家队的凭仗却是他的进球。

高拉特在2013与2014赛季分别以打入10球、15球的表现帮助克鲁塞罗蝉联巴甲冠军,而那两个赛季他助攻数都是5次。

可以看出高拉特是“进攻型前腰”,而不是像孔卡那样的“组织型前腰”。

其实,在高拉特来到广州恒大后出战的前3场正式比赛中就打入了5球后,当绝大部分的人都在说广州恒大的这一千六百万欧元花得实在是太值得了,但是也有人隐隐的提出了一个问题:恒大引入高拉特的主要心思,是要他来破门得分的么?他对于埃神的帮助,除了“直接替你破门”,还有没有其他更为合理的方式呢?

以埃尔克森的能力,球商和情商,为队友创造机会,这是理所应当的,他也没有太多的怨言。但如果埃尔克森没有得到队友、尤其是重金引入的强援所给出的“正确帮助”,那么对于埃尔克森来说也就有些不公平,要知道,高拉特的第一个正式入球还是来自于埃尔克森的头球摆渡呢,前者为什么就不能投桃报李呢?

要说高拉特没有这个能力也不对。

在埃尔克森连续受伤的那段时间,高拉特频繁地担任起了组织者,他有过精彩的中路塞球,在禁区前地带的分球调度明显增多,于汉超曾经打入的绝杀球也正来自高拉特在边路送出的高质量传球。

高拉特,绝对有实力在中超做好“组织型前腰”!他不做,肯定有别的原因。

所以埃尔克森在恒大最为轻松快乐的时段,是孔卡在队的时期。因为孔卡是技术能力绝对凌驾于亚洲范畴之上的标准的“组织型中场”。

即使上赛季迪亚曼蒂与吉拉迪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但在里皮明令迪亚曼蒂位置后撤的情况下,“钻石”也能通过自己中长传调度能力不断策动战机,加之吉拉迪诺的“桥头堡”牵制作用,即使在位置上必须拉边的埃神依然能得到大量帮助、形成大量机会。

从这里能够看出,唯一让埃尔克森在场上打得不爽的除了他身体上的困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主教练斯科拉里。

历史上,埃尔克森离开广州恒大,斯科拉里引入杰克逊.马丁内斯,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斯科拉里想在中锋位置上有一个强壮的,有牵制作用的球员。

当然,某些无良的记者,比如赵某所说的,什么当初巴西1:7惨败德国的时候,埃尔克森肚子饿了去厨房热个面包,回来发现比分就变成0:3了,什么埃尔克森说就算是自己与恒大的中国球员去踢德国也不会踢出1:7的比分云云明显就属于造谣文了。

只不过埃尔克森当初离开广州恒大的时候,特地感谢俱乐部,感谢里皮,甚至后来还说过很高兴与埃里克森这种高水平教练合作,唯独没说斯科拉里,显然心里还是有想法的。

作为穿越者的张升当然是知道斯科拉里对埃尔克森的使用方式的,对这样的战术也有了针对性的部署。

接下来作为桥头堡的埃尔克森受到了卢志辉和罗克.吉尔的轮番“照顾”,广州恒大传到他脚下和头上的球总会让进攻停顿一下。

站在场边的斯科拉里紧紧的皱着眉头,思考着如何通过调整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广州恒大的攻势极其的猛,而这样的攻势完全是通过球员们疯狂的跑动和对抗在支撑,但是这样的情况是不能长久的,任何球队都不可能这样高强度的持续下去,一旦在体能最好的时候不能取得进球,接下来可就难说了。

很快斯科拉里就对场上球员的站位做出了调整,之前集中在中路的高拉特和埃尔克森都稍微的拉边,形成双中锋的冲击势态,广州恒大从比赛开始时的4-2-3-1阵型变成了4-2-2-2阵型。

这样的战术调整是斯科拉里一个非常套路化的变化了。

当初他第二次执教巴西国家队的时候,最为固执的就那几点。

首先是历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