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国都来信(1 / 1)

加入书签

思索了几秒钟,吴风始终也想不出为什么于乾会放心的把李建安派到他身边来的理由。

按着吴风的想法,李建安对于于乾的重要性比起陈到对于自己的重要性那是只高不低的,到底是怎么样的理由促使他不惜做出这么大的决断呢?

“建安不必多礼,先坐吧。”

虽然想不明白,但别人好歹也活生生地出现在了你的面前,断然没有就这么晾在那里不管的道理,吴风也只好回应道,随即摆了摆手示意李建安入座。

后者不卑不亢地再度施了一礼,随后来到旁边的坐席上坐了下来。

“建安,可是公子有什么要事需要你传达于我的?”

想来想去,吴风也只能得出这个结论了。毕竟如果真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于乾完全犯不着冒着巨大的危险把李建安这么一个优秀的贴身侍卫给放出来。

果然,听到吴风的话,李建安立刻赞同地点了点头,表示吴风的说法是正确的,随后从怀中逃出了一个小竹筒。

吴风接过竹筒,仔细看了一下,确认了这是一个普通的传信用竹筒后,便将其从上方打开。

竹筒内静静地躺着一张裹着的布卷,看上去字还不少的样子。

吴风立刻拿出布卷,仔细地观看了起来,他知道,于乾肯定会在里面为他详细地解释他为什么会把李建安派过来的缘由。

“…………”

几分钟之后,吴风终于将这封信给看完了。长出了一口气之后,脸上看不出有什么情绪的波动。

“建安,公子的这封信你有看过吗?”

转过头,吴风看着李建安,问道。

李建安立即抱拳回答:“回大人,公子交给在下后,在下便直接来到小石城,因此并没有看过。”

吴风点了点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继续深究。以他对于李建安这个人的了解,他是属于那种对于于乾忠心到了愚忠和死忠地步的人,只要是于乾不让他做什么,他基本上是一件事情都不会多做的。吴风只好继续问道“那公子还有没有给你什么口信呢?”

“有。在下临走前,公子对在下吩咐过,如果大人问到这个问题,就回答两个字:尽快!”

这回李建安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后便立刻转述了于乾的口信。

“原来如此……”

听完李建安的转述,又看了一眼手上的信件,吴风了然地点了点头。

于乾在心中为吴风透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对于这次邓沐两国联合分蔡的行为,另外一个和邓国交好的陈国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这个消息,竟然也想要进来参上那么一脚,而且两天前也已经派了特使到了黎城和于霍进行交涉。

在信中,于乾对吴风透底道,对于陈国的参入意图,无论是于霍还是邓国朝堂上下都持的反对态度。

毕竟这件事情虽然说起来很重大,但其实做起来并不麻烦。

说是灭国之战,其实往透了说,不过就是袁州以内五个郡之间的吞并战争而已。按照吴风的预期,这次战争双方所能够动员的总兵力最多最多也不会超过五万人。

双方各一两万人的战争,在天下这个宏伟宽阔的大舞台上,实在是太过于小儿科了。

蔡国冬天兴兵

看 书网)最新是却被千里之外的领过在几天之内就打听到了,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你陈国在我邓国部了哨的啊!!

你陈国怎么能够做这种事情?说好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于是邓君于霍怒了,虽然没有表现在明面上,但他确实是真的怒了!

其实于霍这一把确实是误会别人陈国了,并不是陈国刻意在邓国部了哨打听这件事情,而是陈国在邓国的客商,这几天看到邓国的军队频繁地在调动,而且方向都是朝着沐国的方向。

大家都知道,好歹别人那也算“跨国企业”嘛,哪能不和母国的统治阶级扯上点关系呢?于是乎没过两天,这事儿就这么被捅到陈国国君的案上去了。

陈国国君接到这个消息,一看你邓国数千大军前往沐国,总不可能是去给别人沐君拜寿吧?再加上他的身边有那么个高人稍稍给他这么一指点,当时这件事情就妥了。

于是乎事情就是这样了,第三天,陈国的使者就已经来到了黎城的城门外。

一方面于霍因为被友邦“背叛”而感到无比的愤慨,当然他是绝对不会承认那些在陈国的邓国客商和他有过什么不明不白的关系。

另一方面,于霍也当机立断,准备派人前往小石城和岚化城,告知吴风以及曾固,计划可能会有变。

前往岚化城的特使很快派出去了,就在他准备接着遣使前往小石城通知吴风的时候,却是被他儿子于乾给拉了下来。

于乾的理由很简单,希望于霍能够把这件事交给他去办。

看着眼前神色倔强的儿子,于霍心中欣慰地想到。

罢了,就让乾儿处理这件事情吧,反正吴风以后也是要留给他用的。

抱着这样的心情,于霍同意了于乾的请求。

而于乾也是一个雷厉风行的人,回到自己的住处后便立刻写了这封信,交给李建安让他带到小石城里来。

而且在信的最后面于乾还附上了几句,说李建安不但个人武艺高强,对于行军练兵也有一套本事,就暂时留在他的身边,为他尽快解决掉蔡国出一份力。

再结合他让李建安转述的口信,吴风大致清楚自己这个年轻的小老板到底打算做什么事情了。

说实话吴风并不支持提前发动战争,他心中已经拟好了一套可行度至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方针,而这套计划要想发挥出最大的威力,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一营那一千新军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形成足够的战斗力!

而这个时间,经过他与陈到的反复交流磋商,要想让一营的新军具备“符合新军身份”的战斗力,至少也需要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最长甚至需要半年!

换句话说从现在开始编练,以目前的强度来看,新军想要成型至少也要等到秋天才行。

而且到了秋天,打到蔡国去之后还可以顺便帮他们收一下粮食,解决一下大军的粮草问题。这样一来既促进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交流,同时也减少了自己这边的开支,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按照于乾的要求,尽快开始分蔡战争的话,那么就会像当初吴风领着五百半成品新军钻进蓝武郡那样,新军战斗力并未完全成型,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到时候最后的结果就会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至少吴风心中的胜算会从百分之八十降到百分之五十。

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思考了许久,吴风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看来这件事情还要和自己手下的几个重臣一起商量一下才行。

想到这里,吴风抬起头,对李建安说道:“这件事情容我仔细思索一下,建安你就现在城守府住下吧,我会给你安排的。最迟明晚我就会给公子一个满意的答复。”

对于吴风的说法,李建安也点头表示同意,随后便跟着老管事下去安排住处了。

送走李建安,吴风没有再犹豫,直接吩咐亲兵前去大营,最快的时间内把陈到等人叫道城守府里来。

本文由看书网小说(.)原创首发,阅读最新章节请搜索“看书网”阅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