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1 / 1)
这场雪下得真大啊,房顶,路面,操场,树木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着,白皑皑的一片,天地间没有了界线。
中学生们早上一起床,就一片惊呼:“哇,好大的雪呀!”食堂水井旁边已经围了一大群中学生,一个个都拿着脸盆和搪瓷茶缸,等着舀刚从井里吊上来的新鲜井水,因为新鲜井水是热的,刚吊上来时还冒着热气,洗脸漱口都不会冰。
这是公元一千九百六十九年元月三十一日的早晨,吉县中学的校园里。
工友老黄听见汽车喇叭的叫声便赶忙打开了铁门。几辆用绿色篷布搭好车棚的墨绿色解放牌汽车鱼贯而入,在一位老师的引导下驶进了南操场,整整齐齐地一字儿排开。
汽车停稳后,那位老师立即跟几位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老师一起冒着凛冽的北风,将几张红纸贴在车箱板上,这些红纸上面分别写着“水南片”“八都片”“水西片”“白沙片”——
早饭过后,背着行李,提着旅行袋的中学生们纷纷在这里聚集起来。每辆汽车的后车箱门都打开了,浓浓的汽油味夹裹在寒风之中,使那些晕车的女同学闻到之后就想吐,特别是那篷布搭起来的闷罐车,看见了心里就发怵。
中学生们的神情都很肃穆,凝重,很少有人说话,但从不断交换的眼神里,分明感受到了离别前那种难过和眷恋的心情。
钟山一只手提着一只用席子包起来的行李卷,一只手拎着一只装了书本、衣物和脸盆等杂物的网兜,气喘吁吁地挤到了最前面那张贴了“水南片”的汽车旁边。
“你先上去!”
他转过脸对空着手跟在他后面的李华说。
在车上一位同学的帮助下,李华艰难地爬上了汽车,钟山随即将行李和网兜递了上去。
李华放好东西转过身来,突然发现,除了钟山,霍萍、罗素芳、肖朴田、赵小燕等同学都站在了车箱边——他的车最先开,同学们都送他来了!他的眼圈霎时红了起来。
他发现,同学们的眼睛里也都噙着泪水。
素芳已经偷偷地背过身去擦眼睛。
钟山大声地说着话,要李华回到家里以后常写信加强联系,并一再嘱咐开车的时候不要看后面,以免晕车。他说,人在心情不好时坐这种闷罐车是最容易晕车的。李华突然想起钟山和霍萍带他们坐拖拉机去大串联时的情景,他也是这样一次次地关照这些第一次出远门的小同学,头和手不要乱伸,要注意安全——多好的大哥哥大姐姐啊,多么值得回忆的岁月啊,可这一切都将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还了,只能留在记忆里,李华的心乱如麻。
人群突然一阵**,校革命委员会第二副主任马文华来到欢送毕业生的现场。
有人宣布请马副主任讲话。
只响起了几声零星的掌声。
马文华没有计较这些,仍然踌躇满志地站在了中学生们的前面,拉开架式,像一位指挥千军万马即将开赴前线的指挥官,挥着手作起了战前动员讲话:
“同学们,你们用实际行动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即将奔赴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我代表校革命委员会及全体留校的革命师生,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送,并向你们学习,致敬!
“同学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你们这几届高中毕业生经过了**的战斗洗礼,经历了阶级斗争大风大浪的严峻考验,是具有高度的阶级斗争觉悟和路线斗争觉悟的,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有你们的用武之地,在那里是可以充分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的,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同学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还教导我们:‘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是一颗革命的种子,在我们吉县这块红土地上遍地生根、开花、结果——”
马副主任充满**的讲话仍然没有引来多少掌声。
钟山他们要送其他同学上车了,同学们再次紧紧地握手告别。素芳是最后过来的,她紧紧地拉着李华的手不肯松去,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刚哭过,她那清澈明亮的眸子里,透着眷恋、信任与期待的光。李华的目光很快被她的目光套住,四目相对,默默无言,该说的话都说了,此时,他(她)们都是在用心去感受对方,为对方祈祷,为对方祝福,衷心地期待对方在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珍重,平安,一帆风顺!他们不知道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还有多少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但他们都坚信,两人都有勇气去面对,因为,他们小小年纪就已经经历过几次苦难的磨练!
一阵鞭炮声骤然响起,汽车“隆隆”地发动了。
汽车缓缓地移动着,他们不得不恋恋不舍地松开了手,素芳终于哭出声来,李华强忍着的泪水也潜然从面颊上流了下来。汽车缓缓地从高中教学大楼前驶过,李华忍不住朝这座熟悉而又变得陌生起来的楼房张望起来。他要多看它几眼,把它永久地定格在自己的记忆里,因为,他可爱的中学时代,他宝贵的黄金岁月,他一段闪光的年华都是在这里度过的啊!忽然,他看见大楼楼下走廊出口的阶梯上站着周斌和刘娇花,他们都伸长着脖子像在寻觅着什么,当他们看见第一辆汽车上的李华时,两人突然异口同声地喊起来:
“李华同学,再见啦!”
李华的心震撼了!他来不及思索,向他俩热情地挥着手喊:“周斌同学,刘娇花同学,再见!再见!!”
过去的恩恩怨怨在这一声珍重的道别声中烟消云散。
汽车轰鸣着,一辆接着一辆驶离吉县中学的大门,车轮在厚厚的积雪上辗下两道深深的印子,从吉县中学的校大门无限地延伸开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