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变天(上)(1 / 1)
“什么?你是说……”在一间装饰豪华的茶馆包房中,两名男子面对面的坐在柔软的沙发上交谈着,左侧一名约为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听到右侧那人的话后显然很是惊讶,先是一脸的震惊,紧接着他就低下头沉吟起来。
“王叔叔,你可要想清楚啊,让一个半身不遂的人继续呆在公司中,你觉得我们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李国基坐在沙发上,神情温和,但是吐出的每一个字都重重的打击到对方的心神上面。他缓缓的抚弄着手中的茶杯,看着王玉光(王允杰之父)脸上变幻不定的神情,静静地继续说道,“而且,王叔叔似乎已经察觉到,我爹换上了老年痴呆症?”
“这……”李国基的话犹如一颗原子弹从几千米高空缓缓坠落,王玉光猛地将头抬起,只见他神情紧张,左右看了一下,似乎有些不太放心。
此时,在整个包房里就只有王玉光、王玉光的儿子王允杰以及李国基三个人,而相邻的几间包房也被他们的保镖占据了,更何况这家茶馆的老板就是他自己,按理说不该有什么问题,可他还是害怕隔墙有耳,整个人如同受惊的野兔跳了起来。
“你先出去。”王玉光挥了挥手沉声说道,他的掌心向着自己,掌背向着门外。
坐在他身后的王允杰看着自己父亲的表情,似乎知道了什么,精明的他一声不吭的走了出去。末了,关上房门后还不忘在过道上装腔作势的打着电话。
“大公子,有些话怕是不能随便说的吧。这样对你,对我,都不太好。”王玉光面上依旧一副冷静的样子,但是仔细看的话,会发现他浑身已经被冷汗浸湿。他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微微收缩的瞳孔,向前倾斜的身子,都表明了他此时的心情很不平静。
这是要翻天吗?
李凌云,地产界的神话,瓜分整个大陆地产界五分之一的地盘,雄踞东方,被誉为地产界的五绝之一,这样的名望绝对不是吹出来的。
如果说李凌云咳嗽一声,那么地产界便地动山摇,这已经太小瞧他了。
事实上,倘若李凌云今晚感冒了,那到了第二天,大部分地产股都要被压在跌停板,那样的震动堪比美国队叙利亚动武。
房地产从来就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脊梁产业,纵观所有国家的发展史,敢进入房地产业的人,都是有身家、有关系的人,一般人在这个行业里面根本就混不起来,这里面的水太深了。
何况在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中,先成家后立业是正统,并非如同欧洲人那样可以随处飘零,如同风中的落叶一般,做个浪迹天涯的游子。
中国明是农耕明,而西方则是游牧明,对于中国人而言置办田产是一等一的大事,即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一十年代,买房依然是最钢xing的需求。
全国十三亿人口,每户人家都得有一套房子,这是多么大的市场!
而且在中国相关的法律规定中明确规定了土地的所有权归属国家,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拥有的是使用权,国家根据土地出让的xing质来确定土地的使用年限,其中住宅用地土地出让年限为七十年、商业五十年、化及教育用地四十年,计算土地的时间是从开发商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那天起,如达到使用年限现规定可以无偿的续用。
目前我国还没有商品房的土地达到使用年限,其实根据每个城市规划的进程,大多数建筑的使用寿命也就是三十年左右。
简而言之,中国的土地政策和外国不同,在外国一旦买下房子,那么房子就彻底属于他们,即便是在下面找到石油金矿之类的东西,也都属于他们,跟国家没有任何关系,完完全全的拥有土地所有权,过多少年都是。
也就是说和国外的一锤子买卖不同,中国的房地产业居然是可持续升值的支柱xing产业。
因此,国家从来不怕将房价炒高,因为炒的越高,他们的政绩月光彩。
而在房子升值到期之后还可以收回来,重复拍卖土地、拆迁、重建、出售的生产过程,同时带动了六七十个产业的发展,比如水泥、钢铁、林木、化工、装修、运输等。
对比一下中外房价我们不难发现,在国外,一套房屋三百多个平方带花园游泳池的别墅只要一两百万。但是在中国,只要在一线城市,随便一套七八十平的公寓房就可以卖到三四百万,这种巨大的差价让国外人大呼不可思议。中国的物价已经远超欧美并且他们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欧美。
中国的房价如此之高,房地产商自然都肥的流油。能够坐上房地产商位置的人,基本上都手眼通天。
李凌云作为地产界的五绝之一,掌握着整个东部沿海城市房地产业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市场份额,这种能量让所有人只能望其项背叹为观止。
东部作为大陆最发达的地区,房价也远非其他地方可以比拟的,李凌云在地产界的排名也仅次于wq集团的耿百川。
虽说千年老二的名声不太好听,可常年居于这种地位的人,又有谁敢轻瞧他呢?
一想到李凌云在地产界的手段,回忆起那些曾经挑战过李凌云江湖地位的人、那些曾经背叛过他的人,如今都已经灰飞烟灭连渣都不剩,王玉光就忍不住浑身打了一个寒颤。这种场景,他今生都不想要经历一次。
故此,当与李国基讨论罢免李铭瑄董事长职务的时候,他还能表示较有兴趣,但是在谈论到李凌云的时候,他被吓住了。
谁知道李凌云会不会在自己手下安cha钉子?
谁知道李国基是不是他派来试探自己的?
一旦被他发现自己有异心,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咔嚓,将自己斩杀。
不得不说,王玉光的谨慎是有道理的,否则他也不会在这条路上走这么远。
“哈哈哈,王叔叔,你也太谨慎了吧。”看到王玉光胆小如鼠的窘态,李国基心情更加愉快,心想自己果然没找错人,他身为一个资产过亿的富翁,果然都是仰仗ls集团,遇到这点小事就表现的如此狼狈不堪,看来很适合当傀儡。
李国基越想越得意,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