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回 阁老解梦境(1 / 1)

加入书签

神都,紫薇城,长生殿。

武则天正在跟张易之下双陆(唐朝盛行的一种棋),张昌宗在旁边扇着扇子,面带笑容的看着二人。

眼看着武则天再下一个子就赢了,可是摸向棋盒的时候,发现了盒子里一个棋子也没有了,武则天顿时有些恼怒。

然而,让她更没有想到的是,棋盘上她的棋子也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幻化一股股白烟,飘散开来,消失不见了。

武则天见状,不禁大惊的问道:“朕的棋子呢?易之,你看见朕的棋子了吗?朕的棋子怎么不见了?”

“陛下,什么棋子啊?”张易之问道。

“就是朕的棋子啊,它们全都化作一团白烟,消失不见了。”武则天有些惊恐的说道。

“陛下,你醒醒,你是不是做噩梦了,陛下,陛下!”

武则天听见有人再喊自己,努力的睁开了眼睛,看着身边一脸茫然的张易之,问道:“易之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朕这是在哪里?”

“陛下,您一定是做梦了吧,现在是寅初,您在养心殿呢。”张易之回答道。

武则天听罢,长长的出了口气,说道:“原来是一场梦啊,真是好奇怪的梦。”

散朝后,长生殿。

由于昨晚的梦,武则天上朝的时候一直都是浑浑噩噩,下朝回到长生殿,也没兴趣翻看奏章,把头往椅子上一靠,竟然不知不觉的打起盹了。

“陛下,狄阁老求见。”侍卫的声音把武则天拉了回来。

只见她定了定神儿,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狄仁杰缓缓走了进来,下回后行了个礼。

武则天见状,说道:“平身吧,狄爱卿。狄爱卿有什么事吗?”

“回陛下,今日早朝时,我见陛下的脸色不太好,心里一直放心不下,故而过来看看陛下,陛下是不是昨夜没有休息好呢?”狄仁杰说道。

武则天叹了口气说道:“是啊,昨夜没睡好,到现在都是浑浑噩噩。”

“陛下是有什么担忧之事吗?”狄仁杰问道。

“也没啥大事,劳烦狄爱卿挂念了。”

“陛下,万万不可这样说,臣的职责就是为陛下分忧解难,臣也不是什么外人,陛下有什么困惑不妨说给微臣听听,或许微臣可以提一些愚见。”

只见武则天又叹了口气,说道:“也罢,听说狄爱卿上可查神明,下能审阴司,不知是真是假?”

狄仁杰听罢,笑着说道:“陛下见笑了,那些都是民间百姓们的谬传罢了,我只不过是根据人们的心理,做了一些预测,然后借助了一些特别的手段罢了,无非也是为了查明案件的真相。”

武则天听罢,点了点头,又问道:“原来如此,那么狄爱卿你相信梦吗?”

“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梦乃世间万物在脑海中形成的影子,想来也是有一定依据的。”狄仁杰回答道。

“那么阁老可是懂的解梦之道?”再次问道。

“臣以前曾读过周公之书,略懂些皮毛。难道陛下是被梦惊扰了?”

只见武则天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昨夜做了个甚为怪异的梦,今日起来那个梦还历历在目,不能忘怀。”

“陛下且说来听听吧,臣冒昧解一解。”狄仁杰说道。

武则天思考了片刻,说道:“昨夜朕梦见自己在下棋,眼看着就要赢了,忽然发现棋盒中无子了,而且棋盘上的子也化作一团白雾消失了。阁老,你解解看吧!”

只见狄仁杰一脸忧愁,叹了口气说道:“回陛下,这个梦,臣不敢解。”

狄仁杰这话,倒是吊起了武则天胃口,只见她看着狄仁杰,说道:“阁老,有什么话就直说,今日你说什么,朕都赦你无罪。”

狄仁杰听罢,叹了口气说道:“陛下,棋场上有一句话,不知陛下听过没有?”

“什么话?”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武则天听罢,有些不解的说道:“阁老,这话我倒是听过,可是跟这个梦有什么关系吗?”

“陛下,你仔细想想,这句话说的是下棋,同时也是一种局势的变化。好比陛下的社稷江山,就是一个巨大的棋盘,而每一个大臣甚至每一个百姓,都是陛下您的棋子,陛下在治理社稷的时候,就像是下一盘棋。”

武则天听罢,点了点头,说道:“不错,阁老这个比喻倒是贴切的很,只不过这盘棋,朕只能赢,不能输,那就一着儿也不能走错。”

只见狄仁杰又说道:“陛下梦到下棋的时候没子了,也就是说棋下无子,棋下无子。”

“阁老,什么意思?”武则天问道。

只见狄仁杰看着武则天,说道:“陛下,恕臣直言,棋字听起来想不想膝字,棋下无子听起来像不像膝下无子呢?”

武则天听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道:“阁老,可是朕有儿子啊。”

只见狄仁杰笑了笑,说道:“陛下,这里说的膝下无子,并不是说陛下没有儿子,而是说陛下身边没有儿子,缺少一个这样随时可以拿来用的棋子。”

“可是,豫王李旦不是在宫中吗?”武则天不解的说道。

“陛下,实不相瞒,豫王殿下平日里醉心享乐,丝毫不理会朝政,有似于无,若是陛下下棋的时候,会不会打出这个棋子,打出来之后,这个棋子会起到作用吗?”狄仁杰说道。

武则天听罢,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李旦这个人,胆小怕事,为求安稳,定是死也不愿意参与朝政,可是除了李旦,就只剩下了李显了,难道阁老的意思,是让李显回宫?”

狄仁杰听罢,笑着说道:“陛下,臣只是依梦言梦,并没有什么意思,更何况梦这种东西,可信可不信,陛下也不必过于在意。”

只见武则天看着狄仁杰,笑着说道:“老狐狸,你什么意思我还不知道吗?不过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容朕好好琢磨琢磨。”

“既然陛下觉得臣是此意,那么臣有两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阁老,你说吧。”

只见狄仁杰稍微思考了一下,说道:“恕臣直言,以前有来俊臣牵制着梁王,梁王还算安分,可是如今,陛下让梁王制住了来俊臣,想必梁王的势力也会增加不少,大臣们难免会见风使舵,梁王少了牵制,陛下还是应该小心一点。”

“阁老,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武则天有点儿不以为然。

“还是小心为妙。陛下,如今梦已解开,臣就告退了,既然陛下昨夜没有休息好,也不要过度劳累,多歇歇吧!”

“好的,你去吧!”

武则天说完后,狄仁杰走出了长生殿,嘴角微微带着一丝笑意。

午后,养心殿。

经过狄仁杰的解梦后,武则天果然是心里放松多了,用过膳后,好好的睡了一觉,同时也觉得狄仁杰说的越来越有道理。

武则天刚醒没一会儿,听人来报说武三思来了,便叫了进来。

“三思啊,今晨怎么不上朝?”武则天看着武三思问道。

“回陛下,昨夜因为来俊臣的事情忙碌了一夜,耽误了上朝时间,还请陛下处置。”武三思答道。

武则天听罢,笑着说道:“无妨无妨,朝上也没什么大事。说说吧,来俊臣的事情办妥了吗?”

“回陛下,办妥了。”武三思回答道。

“哦?还挺快的,来俊臣也抓住了?关到哪里了?”武则天又问道。

武三思听罢,回答道:“回陛下,我等奉命去抓来俊臣的时候,来俊臣拼死不从,万般抵抗,我等无奈,只能武力应对,所幸最后把这奸贼杀了!”

只见武则天的脸上露出惊讶之色,说道:“什么?你把他杀了?朕不是让你把他抓起来吗?”

武三思听罢,连忙说道:“陛下,我也是好言相劝,可那来俊臣就是不听,还一心想要杀了臣,臣是被逼无奈才下令出手的。”

“这不可能吧,以我对来俊臣的了解,他一定会找朕申诉的,怎么会武力抵抗呢?”武则天还是有一些不解。

“臣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是当臣率兵到达来府的时候,来俊臣见到臣,就像得了失心疯一样,拼命的扑了过来,臣被逼无奈才出了手。”武三思一脸委屈的说道。

只见武则天眼睛直直的盯着武三思,说道:“据我所知,来俊臣的武功可是相当不错的,三思你能杀了他,是不是说明你手下还有武功高强的能人呢?”

武三思听罢,连忙说道:“陛下误会了,哪有什么能人,不过是众位将士齐心协力才拿下了他,为此还有不少士兵受伤了,最后来俊臣寡不敌众,死于众人之手。”

“哦?还有士兵受伤了?反正朕也闲着无事,那你就带朕去探望一下这些士兵吧!”武则天看着武三思说道。

武三思听罢,头上不禁渗出了汗滴,只见他思考了片刻,说道:“陛下,您龙体金贵,怎么可以去军营那种粗野之地呢,再说了,受伤的士兵们都已经送回家休息了,一时半会儿也找不齐。”

武则天听罢,皱起了眉头,说道:“武三思,你不会是对朕说谎吧?”

此话一出,武三思连忙磕起了头,说道:“陛下,就是借臣一万个胆子,臣也不敢对陛下说谎,臣说的句句属实,陛下要是不信的话,可以问麴崇裕将军。”

“不必了,三思,那来俊臣家的老弱妇孺呢,他们不会也拼死抵抗,被杀了吧?”武则天又问道。

“陛下,来俊臣死后,来府的老弱妇孺见形式不对,四处乱窜,企图逃跑,在抓捕的过程中,也被杀了。”武三思回答道。

“来府总共多少口人?”武则天又问道。

“四十三口。”

“全部被杀了?”

“是。”

“一个活口都没留?”

“没。”

只见武则天问完之后,没有说话,在在椅子上坐了一刻多钟后,才叹了口气,说道:“三思啊,李显在外面也呆了很久了,说起来他毕竟也是朕的儿子,朕也老了,有时候总想着自己的孩子还是留在自己身边的好,也不是要立他为太子,只是想偶尔可以看见,也就安心了。”

说道李显回京,武三思倒是不屑一顾,就李显那懦弱的样子,武三思看了只想笑,他根本就算不上对手,因为他太弱了。

让武三思感兴趣的是韦香儿,听了武则天的话,韦香儿那美艳的脸庞,婀娜的身姿,还有那晚上温柔的耳语,再一次浮现在武三思的脑海里,这几个月以来,这样的画面,已经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次了。

只见武三思一脸大气的说道:“陛下宅心仁厚,臣敬佩不已,正所谓血浓于水,且不说陛下思子心切,就说那庐陵王,也该回来尽尽孝了。”

武三思的回答倒是让武则天万万没有想到,只听她好奇的问道:“李显回来这事儿,你不反对?”

只见武三思依旧是一副无私的表情,说道:“只要是陛下的决定,臣都会坚决拥护,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

武则天听罢,点了点头,说道:“好吧,既然来俊臣一家都已经死了,此事就算过去了吧,朕有些累了,你先下去吧!”

待武三思离开后,只见两个人缓缓的从养心殿的偏房走了出来,正是张易之和张昌宗。

武则天看着二人,问道:“这事儿你俩怎么看?”

“回陛下,恕臣直言,大理寺卿怎么也是个三品官员,没有陛下的命令,梁王竟然将来府四十三口全部斩杀灭口,看来梁王果然是心狠手辣。”张易之说道。

武则天听罢,叹了口气,说道:“梁王这是在给文武百官立威呢,告诉大家,如果不听他梁王的话,后果就是来俊臣这样,这个武三思啊,我本意是让他按程序抓捕来俊臣,做一件规规矩矩的事儿,让大臣们信服,没想到他又耍起小聪明了,想借机让大臣们都惧怕他。这威慑力让他拿去,大臣们还会听朕的话吗?”

“陛下,看来的确是应该是让庐陵王回来了,这样给武三思敲个警钟,给他一些压力,或许他才能安分一些,听话一些。”张昌宗说道。

只见武则天思考了片刻,又叹了口气说道:“但愿如此吧,刚才看武三思的样子,他似乎并不害怕李显回来,或许我看错武三思了,虽然他做事没有什么大智慧,可是他也不想他表面看起来难么懦弱,以前他在朕面前只会哭,看样子也是做给朕看的。”

张易之听罢,说道:“陛下,梁王可以拉拢到那么多的大臣,自然小看不得,陛下还是小心为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