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五章 黑脸部落(1 / 1)

加入书签

现在大部分部落都有足够广阔的地盘,只要有细石器和制作好的弓箭,狩猎方面不成问题,最多在外面多走一些路。

冬季原始人死亡率会非常高。

但是他还有个重大的任务,那就是寻找金属。

寻找更多原始人部落与寻找金属,哪个更重要?

本来是前者更为重要。

如今是两者差不多。

黑脸部落周遭地区存在多种豆类。

马林总共收获了接近四十多斤黄豆和十斤蚕豆。

今年肯定没法种植了。

现在已经是夏末,到了秋季结不出豆子来。只能等待明年。

豆面好吃么?

不好吃。

但是至少能吃,冬季天寒地冻,啥都没有。要是猎物不够吃的,用豆子可以应急。

豆子炖肉好吃。

各种豆子都是这样。

马林便与黑脸部落讲述种植和养殖的事情。

关于养殖。附近有很多鹿,都不适合驯养。

有野猪、水牛,但是没有饲料进行驯养。

没有羊。

即便如此,马林依然建议他们试着驯养一下野猪和水牛。说不准有哪头特别好养活,就这么培育出了好品种呢。

“自己家里养几只牲口,这样子打不到猎物的时候宰自己家里的就行了。”

鲜肉不容易保存,但是活的牲口容易保存。

在这边也发现了一些天然的碱。

马林深感发愁,完全不知道它们能够派上什么用途。

只知道它们特别重要,却不知道该用在哪里。

最终还是没能发现更多的资源。

马林觉得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缺少相关的化学和地质学知识,即使从资源上面走过,都辨识不出来,更没法加以利用。

连续下几天雨。

黑脸部落的人不停的提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多纺织一些布再走。

最好把他们手上的兽毛都给纺织完。

他们自己家里以及野外存在很多一簇一簇的脏兮兮的兽毛。

用肥皂洗涤一下,晒干,就可以用于纺线了。

其实马林完全没必要答应他们的要求,但是他们一直施加压力,就像是应该给他们织布似的。

马林想起来,自己的身份就像是原始人的保姆。

原始人就像是小孩子,经常会有各种无理举动。

他应该尽量满足,帮助他们度过婴幼儿时期。

他提供越多的关怀,他们的心理就会越发的健康。

他不要求四个同伴像他一样干活。

他只自己忙碌。

黑脸部落的人扛出了几筐兽毛。

马林表示自己把其中一筐纺成布就走。

对方好说歹说,他都不答应纺织更多。

四根棍子织布是可行的,但是效率低。

想把这么多毛都给织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有那么两天他被搞的非常生气,就像是他应该给他们纺线似的。

但是他觉得没必要生气。

忍耐越多,本身越强。

他知道自己生活的不够快乐,是因为本事不够强。

所以忍耐最终会带来快乐。

吃苦带来快乐。不吃苦,住在金银财宝之中依然不快乐。

但是苦尽甘来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曾经品行不端,想通过吃苦换来幸福的生活,那么需要付出的努力格外的多。

从早到晚使劲的纺线、织布。

他制作了一个简陋的纺车。

竖式的,一根粗木桩,上面有个纺线用的转轴,下面有个轱辘,用线圈把轱辘与转轴给连接起来,一个人转动轱辘,它就能够带动上面的转轴。只要转轴转的够快,就适合纺线。

这轱辘一点都不圆,转动的时候晃悠个不停,用来牵引转轴的那个线圈也容易脱落。

但是让一个人专门转动这个轱辘,用手调整线圈,那么用来纺线的效率会远高于用陀螺纺线。

他非常希望能够有织布机。但是压根就不知道织布机的原理。

华夏国古代有很多织布机,马林从没研究过。

他只会最简单、原始的织布法。

四根棍子织布法。制作提线棍、压线棍、打线棍、缠线棍、缠布棍,更正式的名字,前面两种叫做提经棍与打纬板。

制作一根提线棍需要五六个钟头。

把纵线排好也需要五六个钟头。

再后面一个钟头能够织两三米布,直到织了四十米左右得重新排线。

黑脸部落的人又懒又烦,总是希望马林能够使劲的给他们干活,啥都给他们做好。

马林啥都不说,尽量配好。

想让社会发展起来的是他,需要吃苦的也是他,别人只想自己过得舒服点,他不进行要求。

他的四个同伴倒是非常的勤劳、热心,令人欣赏。

这四位出门,本来的目标只是找女朋友,如今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