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四章 雪寻(1 / 1)

加入书签

无尽莽荒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对于部落而言,一个部落的守护神灵除非主动离开或者被证实已经陨落,这个部落方能继续寻找新神庇护。

这对于部落生灵而言本就是一条善意的规劝。

盖因,在旧神生死未卜的情况之下,贸然投靠新神对原部落庇护之神而言却无异于背叛。

当然,这种所谓的“背叛”不过是双方的立场不同罢了!

这种做法对于那些部落生灵而言虽然合乎情理也无可厚非——你没有给与我们应有庇护,我们为何还要继续供奉祭祀你呢?

归根到底,这种庇护与被庇护的关系不过是一种等价交换。

这种做法若是旧神离开或者陨落了还好,可若是原部落庇护之神还活着,就会存在着很大隐患——轻则招来原部落庇护神灵的怒火,重则可能会爆发神战!

毕竟,那些神通实力强横,生命本质非凡,心高气傲的先天神灵又怎会容忍这种可耻的背叛呢?

不出意外,这类引发神战的部落自然便成为新旧部落之神斗争的牺牲品。

“背叛者们”的下场大多都不会很好,一般会被愤怒的“旧神”们随手抹去,毫无抵抗之力!

双方的差距太大了!

至于新神,几乎是不会为这些蝼蚁般的生灵而和另外一尊先天神灵大打出手的,因为这并不符合祂们的利益。

先天神灵,又称为法则神灵。

顾名思义,即天地法则造就的神灵,祂们乃是可以操控天地伟力的恐怖存在!

神明,食气而长生,不惧岁月流转,因而祂们高高在上。

哪怕最弱小的先天神灵也绝非普通的先天生灵可以抵挡。

至于强大的先天神灵,甚至可以轻易操控天地伟力,举手投足之间拥有改天换地般的可怕力量!

而先天生灵,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虽然寿命短暂,但是数量却异常庞大。

在漫长的与自然灾害,或者与天敌斗争的过程之中,一部分先天生灵逐渐诞生出了智慧。

这些先天生灵开始学着抱团生存,学着观摩自然规律,学着创造与使用工具,学着与猛兽与自然灾害做斗争。

虽然第一代诞生了智慧地先天生灵灭亡了,但是它们的智慧却随着时间一代一代地传承了下来。

渐渐着,一些精才艳艳的先天生灵们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练气之法,修行之道在先天生灵们之间开始出现。

它们通过最基础的炼精化气之法,一步一步地修行,并完善所修行的功法......

数百万年过去了,其中不乏一些佼佼者得了大机缘,战力远远地超越一般的先天生灵,甚至不逊色于某些入流(位)的先天神灵,更有甚者可以与之进行搏杀!

这类实力强横的先天生灵,又有一个尊称,被唤作“逆神者”。

洪荒修行境界可以分为:

凡境、超凡境、神魔境、洞天境(地仙境)、造化境(天仙)境、不朽境(金仙)、太初境(太乙境)、源初境(大罗)等等。

凡境:炼精化气及以下阶段。

超凡境:超凡十层,分别为、感悟天地法理、凝练超凡真意、炼就不灭元神、铸就神魔法相四个阶段。

神魔境:内辟天地,神力无穷,法相于真身融合成就神魔法身,可滴血重生,神魔十二重,一重一登天。

洞天境:开辟体内神国,可借神国之力对敌,神国内的法则为自身感悟的法则。

造化境:掌控神国天道,演化生灵,威力无量,是为天仙/佛陀之流。

不朽境:神国演化世界,肉身不朽,可遨游混沌虚空;神力不朽,可凝聚自身的本源道炁。

一旦到达这等境界,神通有灵,法有元神,永不消散;元神不朽,超脱了时间,不朽不灭。

太初境:达到此等境界的又可称之为太初天尊(太乙天尊)。

精、气、神三宝追溯先天,复返混沌而转化为先天太初祖炁。

先天太初祖炁贯穿宇宙生灭之极,不生不灭,不减不增,为一切法则,物质,能量,之根源。

一旦练就太初祖炁,便可无惧宇宙轮回,世界劫灭。

源初境:先天神尊,又可称之为大罗道尊。达到此等境界,自身之道贯穿诸天,投影万界,成就无上传说。

神通伟力无穷无尽,可演绎不朽神话,证道唯一真实,无尽时空自在逍遥。亦可倒果为因,追溯混沌之初,占据先天位格。

正所谓“太初有道,神与道同,道散形为炁,道聚为老君。”

至于“逆神者”们大多数也不过仅仅只是神魔境而已。

但也有一些佼佼者有大缘法,伟力神通便是比之不朽境神灵(金仙)也丝毫不差!

洪荒初辟,有沐浴大道法则生而执掌天地位格、权柄的先天魔神;其次便是汇聚一地气运,应运而生的先天神圣;

接着便是在天地法则激荡之下衍生而出,可以操控天地伟力的先天神灵;

最后,才是天地造化孕育而出的一点灵光,结合天地灵气在漫长的时光内逐渐演化而成的一众先天生灵。

从跟脚上而言,先天魔神要远远大于先天神圣;先天神圣远远大于一般的先天神灵;先天神灵远远大于先天生灵。

从修行上而言,先天魔神生而便已领悟些许大道法则,执掌部分天地之权柄。

哪怕是下位先天魔神,生而便是不朽金仙,同时拥有伴生先天灵宝,气运无尽。

祂们一旦成年后,更是可以水到渠成地证道大罗道果,无尽时空自在逍遥!

先天神灵圣,则是参悟天地法则修行,生而可以操控天地伟力的强悍存在。

至于先天生灵,生而孱弱,却是需要从最基础的引气入体,炼精化气开始修行。

如此,差距可见一般!

......

极寒冰雪山脉,冰雾山脉,雪寻山。

雪寻山,又名冰莲山,因其山上冰莲众多而得名。

虽然其地处冰雾山脉,但雪寻峰仍旧是一片四季如春,温暖祥和之地,似乎有一股奇异的力量在暗中汲取雪寻山的寒冰之力,让人不禁感叹造物主之神奇。

雪寻山多奇石,或如蛟龙,或若奔象,或似卧虎,或合惊猿。

山上老树苍翠,枝繁叶茂;古藤如虬龙一般蜿蜒,盘根错节;灌木葱郁,野花争艳。

岩骨裸露,峰棱如劈似削。

在天地之力以及后天人为作用之下,峰内亦有许多体积巨大,奇幻多变之沟壑,粗略一数不下数十洞,洞中另有乾坤,之中竟还有涓涓溪流瀑布流淌......

如此优渥之环境,自然吸引了许多智慧生灵的入住,之中便包括了最初的雪寻部落。

或者说,这些第一批入驻的智慧生灵,在漫长的时间之中,逐渐交流合并,汇聚成了一个混杂部落,即雪寻部落。

虽然先天生灵寿命短暂,繁衍之力惊人,但是由于外界环境恶劣,以及资源所限,雪寻部落人数至今也不过仅仅只有九千有余罢了。

雪寻部落,主要由三大族群构成,一为冰莲族,一为雪狐族,一为寒蛇族。

冰莲族,族人皆为冰莲,成年后只有铸就先天道体,冰莲族人方可真正化形出世。

雪狐,又称雪山飞狐,姿态轻盈,踏雪无痕。

雪山飞狐一族,乃是天生的猎手,化形后会保留一对狐耳。

寒蛇一族,通体冰白,宛若寒冰浇筑而成,血脉之中先天传承有一道寒冰神通。

以往,雪寻一族族长之位皆是由三大族群最强者轮流担任。

但是,这次的族长之选择,却引来了不同的声音。

冰霜神殿,乃是雪寻部落祭祀冰霜之神之地,亦是雪寻一族族长选举之地。

冰霜之神,又名“冰雪女王”,乃是庇护了雪寻部落近三千年的先天神灵。

不过,这尊冰雪女王已经有将近三百年未有出现,音讯全无,疑似陨落。因此,一些心思泛泛的“野心家”便逐渐开始出现。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