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八十两银子解心结(1 / 1)

加入书签

郭篱就收留堂妹元郭氏直到今天,幻想着如何向元老太爷赔罪,博得他的同情,把自己丢了的官职再弄回来。

放眼全国谁不知道大仪大长公主当年与帝位有份,在民间看法里,有公主不忍夺位断绝唐家天子血脉这一说,公主如今的尊荣应该与皇帝唐泽的感激有关,郭篱心想自己又不是要升官,原官品级还我就好。

哦,那位是公主,她能让我升官,这也挺好。

郭篱的这种心思不可能说出来,但是郭氏住在他家里还不停的抱怨,郭篱妻子又觉得丈夫丢官与郭氏不会讨公公欢心有关,是郭氏带累郭篱才对,郭篱妻子频频暗示,也明示过,让郭氏回婆家居住。

郭篱知道后,先是劝妻子不要这样做,再就和妻子翻脸发脾气,郭篱妻子在家里说不得,就出门说闲话。

这夫妻两个人一个留客,一个撵客,生下聪明元慧的甄氏也很聪明,就猜出来郭篱有等老太爷回家的想法,否则郭氏对于郭篱全无招待的价值,何况郭氏有家,生身父亲已吩咐回婆家,亲兄长也不会强留妹妹住下。

甄氏不由暗笑,公公出京时有书信寄来,声称过年不必等他,他云游五湖畅走山岳,把旧友们一一访个遍,才会回家。

甄氏就也生气,她生气的理由比郭氏光明正大,现成这一顶大帽子可以压给郭氏,“出有告,入有告”,郭氏愿意出门住可以,严格来说需要婆家同意,或者好歹打声招呼吧。

这是眼里没有二嫂吗?

甄氏想,那我眼里也不必有你,元慧备办中秋节礼,还是送到郭家,慧姐对于郭氏离家居住不知情。

今天给郭氏补一份她没回来所以吃不到的菜肴,也是送到郭家。在这一件事情上,甄氏有资格得意,这是元慧想到。

甄氏所以回房交待这个差使,叮嘱送礼的人只送礼不多话,如果亲家有让家里接郭氏的意思,就当听不到。

此时回来向元慧交差,甄氏夸了夸慧姐体贴长辈,这差使到此结束。

甄氏黎氏伴着元慧继续管家,中秋节是忙的,有些乡下的亲戚平时忙秋收秋耕,只有今天跑来送礼,元慧一家一家的说话,并没有显出不耐烦,尤其元财姑的娘絮叨半天女儿女婿的不孝不敬,元慧还有几句聪明的话劝解她。

“舒泽哥哥上科没中,他家里有父母在,就应该回来照顾家里,再等下科。可他没有回来,也许觉得面上无光,也许觉得留在京里可以一心一意的读书,而且贺宁哥哥也邀请舒泽哥哥在京里几处学府听讲,回来就听不到。他不回来可以谅解。科举是大事情,财姑姐姐留在京里照顾他,是应该的。等到舒泽哥哥高中了,衣锦还乡再拜岳家,这才是光彩呢。”

元财姑的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