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乱世经典墙头草(1 / 1)
王钦卢,陇西豪族出身,曾随姚弋仲仕后赵,为左将军。曾经是姚襄老爹的重臣,现在也是在辅佐姚襄。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人现在是汜水关的守将,率领两千本部人马镇守汜水关。
石越单刀赴会,王钦卢与之一番恳谈之后,就决定投降了,甚至没有上演刀斧手伺候和大笑三声的经典曲目。
整个过程平静的让人不敢相信。
陇西自古出豪族,这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很有关系,靠近蒙古草原,又连接关中,依靠河/北,随时面对着异族的进攻,又经常与之联系甚至交易,在当地形成了豪强林立的局面。
很多人或许觉得他们地处偏远,无足轻重,但两晋南北朝以后,陇西豪族地位逐渐重要了起来,并且借着北魏设立六镇防御草原民族的机会,趁机渗透六镇。
最后形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关陇集团!!
这个集团牛逼到什么程度呢?中国历史上的西魏,北周,隋,唐,统治者阶层精英多半都是出自关陇集团。
这里的人,崇尚儒学,厌恶江左流行的玄学,出将入相,文武并举,其子弟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长大,活下来的,无一不是出类拔萃之辈。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曾言及关陇集团:“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他并多次引用《庾子山集》,从中佐证关陇士人与鲜卑胡姓的关系。《庾子山集》是南梁时期庚信的诗集,其间辞赋代表作《哀江南赋》,反映了梁朝兴亡的历史,也追叙了个人的家世。
其中很多内容,都与北魏鲜卑有关。
魏晋时期的陇西豪族,就是关陇集团的根和土壤,一脉相承,换了个壳子罢了。
所谓胡化汉化,那些人并不看重,他们在乎的是实用!
胡人好用的东西,就拿来用,事实上后来的关陇集团,虽然开始以鲜卑人为主,后来也大部分变成了汉人世家。
原因无他,胡人那一套图样图森破,不好用自然摒弃了呗,血统什么的,在中国从来不是判断的标准。
所以王钦卢的身份,就决定了他是一个乱世墙头草!
胡人汉人什么的,他血液里面根本就不在乎,这和有政治洁癖的朱序截然不同。
石越告诉王钦卢,桓温十万大军就在许都,离这里两天路程,就算你看不惯此人,难道还要陪着姚襄去死?选主公也要选个牛逼的吧,你这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