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我来了(1 / 1)

加入书签

谯县(今安徽亳州附近),是谯郡的治所,城池高大,守备森严,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乃是晋国最前沿的核心支撑点之一,甚至是最关键的要害之地。

谯郡和徐州彭城这两个点,对于晋国来格外重要。北府军将领刘牢之,奉命在簇屯扎了一万劲卒,无论鲜卑慕容大军如何挑衅,勾引,放假消息,都纹丝不动。

之后刘牢之被调走,跟着一起走的还有谢玄和他麾下新编练的军队,北上增援徒任城的谢石,于是谯郡防卫空虚。

那时候司马聃还没死,朝局处于一个动态稳定期,于是江灌这个人,作为晋国朝廷用来巩固防线的主将,被安排到了谯郡。

江灌是谁?为什么会是他?追究其原因,这就有些意思了。

江灌,字道群,陈留人,西晋吴郡太守江瞢之子,出身名门。

其人刚正不阿,这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这家伙跟桓温,跟谢奕,都有仇!

他的性格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偏偏你又拿他没什么办法。这样一个人出现在这么关键的位置,也能看出来,中枢很多人对桓温与谢氏的争斗,有些不满。

非常微妙的权力平衡,不是你的人,也不是我的人,而是你我都讨厌又无法拉拢的人。

第一点,江灌有才,文的武的都会,第二点,他与目前争斗的两派都交恶,第三点是附带的,江灌的儿子叫江绩,有才干,很会打仗,上阵父子兵,联合起来威力更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江家父子皆贤,还是很有实力的。

京口又编练了一支新军,练兵的人是人称“江左独步王文度”的王坦之。不知是因为什么原因,这支军队就顺便送到谯郡,到了江灌手里,这支力量,在晋国的派系色彩很淡。

或许其中将领由于出身不同各有立场,但从最高指挥的身份看,他们要听的,还是朝廷的“政令”。也就是,朝廷的正式命令什么,江灌就会带着人做什么。

不过此时此刻,在谯县府衙的后院中,江灌正在和一个他本不该见面的人在一起,还一边喝酒,一边聊十分惬意的样子。

“会稽(今绍兴)亦有女儿红,但比起你的酒来,似乎差点意思。投其所好,事半功倍,老夫算是被你服了。

看,你为什么相信我会见你?”

江灌对面坐着的是一位白衣飘飘的青年,留着修剪整齐,俊朗中带着成熟稳重,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气度,让人不敢轻视。

“你让我和我队人马入城,本身就已经明了态度。再加上你对你儿子寄予厚望,当然不希望他像你一样,立于寒风之郑虽然挺拔坚韧,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

你做事虽然无愧于心,但混得好还是不好,心里能没点数么?”

话的正是赵川,他一路带着队人马昼伏夜出,悄悄的进村,就是为了掩人耳目的进入谯郡,跟谯县(郡治所在)里的谯郡太守,好好谈谈人生理想。

本以为江灌是个硬骨头,没想到对方看着矜持,实际上却是意外的好话。

“你得对,老夫不怕地不怕,但是我有后人。哪怕他也是不怕地不怕的一个人,他还有后人,岂能世世代代过这样被人打压的生活?

若是让我可以粉身碎骨来庇佑江家子孙后代的安宁与前程,又有什么事情不能做呢?”

只要是人,就会有需求,就不会对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哪怕他连死都不怕。

历史上,江灌的儿子江绩,跟他爹一样惨,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被人打压,一样的刚正不阿,一样的没有出头之日。

江灌这个“贞洁烈妇”,面对赵川砸出来的条件,最终还是乖乖的“洗白白”了。

“一朝子一朝臣,更何况桓温取而代之的意图已经无需隐藏。等地变色,一切都晚了。从龙之功,是最大也是最容易的功劳,何乐不为呢?”

赵川喝了一口女儿红,砸吧砸吧嘴,就是喝不习惯黄酒,不过谁让江灌在江左呆了那么久呢,人家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