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准备春闱(1 / 1)
“即便是这样你也不该瞒着我,你难道不知道欺君之罪是大罪吗?”
梁王有些不满他刚才的回答,但除了原谅,他别无他法。
毕竟,他没有做什么真的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好了,这件事情就算过去了。”
叹一口气,姜萝也已经替他把脉完毕。
“你退下吧,我与圣女还有一些事要说。”
梁王看了一眼站着的姜萝,然后屏退了众人。
“圣女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寡人已经没什么怕的啦。”
确定人走之后,他扶了扶沉闷的胸口。
“王上的寿数又缩短了,最多还有两月。”
姜萝定了定神,将刚才探查的结果如实相告。
“居然这么快吗?寡人还以为至少还可再多坚持一段时间,如今看来,是寡人奢望了。”
生老病死,本是世间常态,但是对于以为壮志未酬的帝王来说,多少还是会有些遗憾。
“如今风云诡谲,不少人对寡人这个位置虎视眈眈,不知圣女可否赐一药,可让我与常人的脉搏无异?”
“你要这种药做何事?”
姜萝不知道他的打算,自然不能轻易的将药给交出。
“只要我身体康健的消息传出,外面那些人便不敢轻举妄动,这也算是我为令儿他们做的最后一件事吧,等到我亲眼看着他们登基将势力坐稳,我便是立即去死,也毫无遗憾了。”
她看着面前已然半截身子被埋在黄土中的男人,心中难免想到她那个只会自私私立的父亲,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话应该只能用在眼前这样的人身上吧。
“圣女大人若是不想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望都城血流成河的样子,就成全我这一个小小的心愿吧。”
几番挣扎之下,姜萝还是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了一盒精致的药丸。
“这东西只能维持表象,到了你时间你该疼还是会疼,一日一粒,总共有三十粒。”
“多谢圣女!”
事情完毕之后,姜萝踏出房门,结果这才刚出一步,瞬间就被一只手臂捂上了嘴巴。
光是闻到味道她就知道这人是拓跋令,于是心下一狠,张口便咬在了手指之上。
男人忍受不了痛苦,当即就叫出了声。
梁王以为是圣女遭遇了什么不测,急急忙忙赶出门,结果就看到这奇怪的一幕。
“圣女大人,还请您放过小儿,他究竟是做了什么让你对他如此憎恨?”
姜萝擦了擦嘴角的血迹,将口中生生咬下的一块肉吐出。
“太子殿下暗中偷袭,我还当是这皇宫进了什么贼人,所以才这般失了礼数,太子殿下,真是对不起了。”
“太医!快来太医!”
一群人冲上来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拓跋令才手上的血才被止住。
“令儿!赶紧跟圣女道歉!”
等到将人安顿好了之后,梁王突然对着还在床上的人喊道。
“道歉?明明是她让我受伤的!”
还在想着让姜萝好看的拓跋令没想到自己父亲开口第一句竟然向着一个外人。
“若非你对圣女出手,她又怎么会这般对你?再者说,若不是当年圣女点醒寡人,你此刻还在逃亡的路上,她是我们梁国的功臣。”
“快,给圣女道歉!”
一声厉声训斥,拓跋令最终不得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圣女,对不起!”
姜萝对这样不情不愿的道歉并不满意,但如今当着梁王的面她也不好发作。
“太子殿下言重了。”
“王上,若是没有别的事情,我就先退下了。”
她皱了皱眉。
果然有拓跋令在的地方连空气都不是那么好闻。
告别之后,她来到宫门。
独属于那个男人才有的马车出现夕阳西下中,玄金的车身给人一种古老又神秘的感觉。
“阿萝,上车吧。”
百里澈伸出手掌,温柔的笑容炙热又明亮。
......
褚国内,落雪收到了神女回归的消息,立即将这件喜事告知了府中的管家。
与此同时,一只带着密信的信鸽也飞到了百里炽的窗前。
“这个拓跋令真是没用,竟然连一个女人都看不住。”
黑暗中,薄情的嘴角微微上挑,带着嘲讽意味的黑眸散发着光亮。
“不过,这样也好,只要有了替罪羊,不管我将来做了什么,梁国的那些迂腐骨头便不会在我耳边叨叨念念,如此围猎百里澈的计划也才能完整的展开!”
男人笑着将那封信烧毁,明黄的信纸瞬间化为了灰烬。
第二日早朝,皇宫收到了梁国的邀请函,百里宏在众人面前宣布了这件事情。
但没有人愿意在年关之际背井离乡,于是朝堂之上,上一秒还为来年春闱的事情吵得火热的大殿瞬间鸦雀无声。
“摄政王还在那处,不如便让士兵送去贺礼,让他前去观礼吧。”
百里宏就猜到这帮老古董会说这样的话,左右也还算是个办法,于是便甩甩手同意了。
“陛下,既然这件事情已经解决了,那来年春闱主持该由谁来?”
几个百里澈一党的大臣本来想着把这份美差留给王爷,但当下这情形在开春之前根本就不可能见到百里澈的身影,几番思虑之下,他们暂时找不出合适的人选。
“陛下,不如便让太子来做今年的考官,将来新科状元与未来天子之间不仅有君臣之义,还有授业之恩,也不失为一桩美谈呀。”
一片安静中,一向保持沉默的孙尚书开了口,惊得所有人得目光都不由自主偏向这边像是在看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刚才那几个百里澈一党的大臣瞬间反应过来,立即吹胡子瞪眼。
“谁都知道你孙大人是太子的岳父,在这种情况下如此偏袒怕是有失偏颇吧?”
那人一张口便言辞犀利,一把拎出两人的命脉,动辄就要将两人的关系钉在耻辱柱上。
“任人唯贤,何来举贤避亲之礼?本官是替陛下分忧,诸位都是大褚的肱骨,既然不满意孙某之言,何不毛遂自荐解了这燃眉之急。”
春闱,乃是一国选定人才的最重要的方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