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四王至,真相始(1 / 1)
“他是想要逼我们现身?”
姜萝抿了抿嘴唇,弯弯的细眉紧紧皱在一起。
“既然他都已经搭好了戏台,那我们不就正好可以将计就计,让这位太子知难而退?”
卿瑶看了看众人,将宸王军的虎符放在了桌上。
次日,望都城最大的行邢场地聚满了凑热闹的百姓,他们都想看看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褚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殿下,午时三刻了,要行刑吗?”
拓跋令端坐在正位之上,睥睨的眼神望向底下的众人如同在看一群蝼蚁。
“再等等。”
“他们不是会抛下同伴不救的人!”
“是!”
刑部侍郎又乖乖退了回去。
又过了一刻,整个法场之上还是安静得出奇。
拓跋令擤了一个鼻息,最后不耐烦的抽出旁边的弯刀,朝着跪在众人面前的那个男人走去。
“百里澈,姜萝。本殿不管你们现在身在何处,但若是十个数之后你们再不出现,我便从这边一一杀过去,到时候你们便等着收尸吧!”
狠厉的眼神望向四周,弯刀已经被高高举起,随时准备一刀结果底下之人的性命。
“王爷,王妃,你们不用管我!我一介无能的士兵,这辈子能得到王爷您的赏识便已经够本了,我只希望在我死之后,你们能让真相公之于众,这样我这条性命也不算白白枉费了!”
宋江城淬了一口鲜血,下一秒开始仰天大笑。
“你们梁国有太子如此,即将亡矣!哈哈哈哈哈!”
拓跋令原本还想再给那两人一些时间,但听到将死之人还敢口出狂言,顿时扬起手中弯刀想要立即结果了这聒噪之人的性命。
“王爷!属下先行一步!”
弯刀扬起,男人将力量集中手腕。
“吭——”
两道铁片撞击在一起,巨大的力量使这两样武器发出刺耳的鸣声。
尽管心中早有防备,拓跋令还是被这把不知从何处扔出来的大刀逼得退到了一角。
身形站定之时,手中的弯刀应声而裂,躲闪不及,他拉过一旁的侩子手,这才侃侃躲过了最致命的一击,但手臂还是被刀锋所刺,一股鲜血顿时沁红了衣袖。
“谁!出来!”
士兵意识到不对,纷纷将百姓包围起来,几个太子的贴身侍卫也跳上法场将已经见血的太子团团围在了中间。
“不是太子叫我们出来的吗?怎么这一刻反倒问我们是谁?”
一道如熟悉的声音如雷贯耳,百姓们纷纷抱着头缩在一起,那模样比见了鬼还要惊悚。
灭魄一个轻功飞至宋江城身边,原本还躁动的大刀瞬间像一只乖巧听话的小狗回到他手上。
百里澈挥着自己的大刀,脚尖一点落在了拓跋令对面。
“来人!将这些褚贼给我拿下!就是他们害了父王,立即将他们碎尸万断!”
没有武器的男人只能歇斯底里的怒吼,妄想用这样的极端的行为掩盖自己的害怕。
“太子殿下,既然王上受了害,为何不通知我们几位藩王?莫不是害怕我们查出些什么真相?”
他的话刚说完,刑场门口顿时飞沙走石,马蹄落下踏起阵阵黄沙,几道陌生的身影在那一片昏暗中逐渐露出了他们的真面目。
“是四王来了!”
“这些百里澈可不敢再嚣张了!”
几个不知情的百姓高兴的叫道。
但深知事情真相的拓跋令这个时候却半点都笑不出来。
原本这件事情只是他用来除掉百里澈的一个手段,但如果真的让这四王查出了什么,那他这太子之位也算是做到头了。
如今这几人与百里澈一同出现,显然是已经跟那个贱婢生的野种混到了一起。
真是不知道城门口那些侍卫是做什么吃的,竟然连个门都看不好!
他暗暗瞥了底下之人一眼,然后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诸位叔叔,如今城中内乱,父王又卧病在床,我处理这些居心叵测之人也是情理之中,不想让父王遭遇不测的消息泄露故而并未通知几位也合乎章程。”
“反倒是诸位叔叔这个时候无召进城,若是无事便好,但若是城中有了半点风吹草动,你们怕是会留下口舌。”
三言两语,他便将整个场地的形势翻了翻。
“你这小子,兄长病了我们还不能进来看看?你没有能力找出真凶不代表我们也不行,不过是个毛还没长齐的黄毛小子,还敢对你的长辈说这样的话!”
开口的是性子直爽的北王,也是这四人当中年纪最小的一个。
“你.....”
当众被人叫黄毛小子,拓跋令心中很不舒服。
“太子,你五叔说得对,我们今日来就是为了查明事情的真相,之前你大婚我们还没赶到就听到你放出摄政王杀害你父王的消息,但摄政王乃是褚粱两国安定的关键,如此草率处理,只会重新挑起两国的战火,所以今日我们前来就是为了查清楚事情的真相,不仅是为了王上,也是为了梁国边境百姓。”
这一回,开口的是负责镇守南边边境的南王,虽然年纪不算大,却是最杀伐果决,情绪稳定的一个。
黑色的马匹不停的喘着鼻息,热烈的气息升腾到空中,化成了白色的烟雾。
几人翻身下马,踏上刑场站在了百里澈的身边,随行的士兵也跟着上前,甲胄和武器发出的声音整齐划一,黑压压的一片是比天气还要压抑的存在。
“太子殿下,在事情未查明之前,是不是应该将我褚国的使臣都放了,你大婚那日他们不曾进宫也不曾参与任何事情的决策,若是殿下不满,找我一人即可,不必为难他人。”
百里澈瞅了瞅还跪在地上的几个白发老臣,终究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怎么样?我的好侄儿,不如就将这些人放了吧,若是你父王在也不会让你做出这些事情来的。”
一向以性子软出名的西王默默的开口,还没等到拓跋令回话,便已经让人将几人身上的绳索给解了下来,早就让灭魄砍断绳子的宋江城也加入了解救之列,将几个年老的大臣搀扶着走到百里澈的身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