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桃山论道(1 / 1)

加入书签

第174章 桃山论道

余谦在自己的洞府面前负手而立,见吴挽欣正在闭关,只好回到石屋中。

没一会,吴挽欣便从洞府内走出。

“刚才我感应到你的气息,天隐道人说你被你的灵兽带走了,我还以为......”

吴挽欣手拉了拉衣袖,从她身上散发的气息来看,应该是金丹圆满,想来是在东海秘境中获得了什么奇遇,不然绝不可能修为增长的如此之快。

“当初因为紧急,我的灵兽不信任人族修士,所以把我带到了一个无人的地方,这才活了下来。”

余谦走进洞府中,将经过告诉了怀中的吴挽欣。

“对了,听天玄子说你跟着师尊去了趟东海,最后都负伤而归,到底发生了什么?”

“当时古魔一出,魔道也和解退出了大乾,然后花妙莲他们回天极大陆找帮手,整个大乾便落入天玄子手中,而我跟万千牧还有百花仙子不愿待在青云宗,又见天隐道人说东海有一处秘境极有可能出现长生诀第三层,所以我们三人便同他去了一趟东海。”

吴挽欣继续说道:“其实所谓的东海秘境,也是古魔封印之地,我们在那并未发现什么长生诀和九衍诀,甚至差点将古魔放了出来,虽然没有得到秘法,却也收获了不少罕见的灵草灵药以及法宝。”

“灵草灵药,可有这些?”

余谦一听,立马心动起来,他手中三份丹方,其中除了凝元丹是现在修士知晓的,另外安魂丹和造化丹应该知道的不多,但无论如何,封印古魔之地的灵草灵药,说不定还真有一些能用到的。

“其中安魂草好像是有的,不过在秘境深处,我们没敢进去,因为东海秘境中的古魔异常强大,它的一缕神魂落在一只四级初期妖兽身上,那妖兽竟然凭空增加到四级后期,所以我们只有在外围收取了这些,你看看是否有你需要的。”

吴挽欣从储物袋中划出了十几种灵草灵药,有的甚至有几万年份,虽然大多是金丹期修士用的灵草,但几万年份的,也是异常难得。

其中有两样是炼制安魂丹的灵草,因为数量有五株,余谦厚着脸皮各自拿了两株。

同样,余谦也传授了血遁术给吴挽欣,然后两人缠绵了一番,又各自开始修炼起来。

接下来十年时间,整个修仙界安静的很。

宋宜雅给余谦搜集了不少灵草灵药的消息,余谦也亲自去参加拍卖,或是拦路交换。

可能由于安魂丹和造化丹的材料,一般修士只知道炼制别的丹药,是以捡了几个便宜。

但凝元丹的药材,无论主要还是其余辅助材料,都是天价,余谦几百万灵石都买不到,人家以物换物。

所以余谦打算放弃凝元丹的炼制,全力搜集安魂丹的灵草灵药。

十年下来,余谦灵石几乎花完,却还少了两种,其中一种余谦在沙晶岛秘境中获得了不少,原来那种看上去平平无奇的草叫魔引草,除此之外,就只剩最后一株安魂草了。

“看来得去一趟东海才行。”

余谦找吴挽欣要了一份玉简,上面详细的记录了他们东海一行的全部细节。

一路回到大乾,余谦先去万仙门探望了一下夏海东,在路过偏僻小镇时,余谦只是停了停,望了欧阳一家,然后便朝万仙门飞去。

余谦请教了一些炼丹之术,并在万仙门拿了一个上好的炉鼎便径自往东海飞行。

在经过渔村时,余谦隐藏修为落在桃花山上。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之际,满山遍野的桃花各自争先盛开,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

偶有一阵微风吹过,桃花特有的香味迎面拂来,让人神清气爽,舒服极了。随风拂过的,还有一些桃花的花瓣和一两朵开尽了的花儿。

余谦将手放在桃花上,鼻子凑前嗅了嗅,然后望着不远处的竹屋。

随着神识的展开,便见到赵鱼枚正在竹屋内弹琴。

不曾想,一个乡间村妇机缘巧合下成为修仙者,如今放下仙缘,竟学起古琴了。

在她的房内是四面书墙,上面放满了书籍,空的地方则是一些字画,笔法老道,落款是桃花居士。

在古琴的一边是一个青石打磨的茶桌,上面摆了几盒山间的凡茶。

她穿着一身素衣,神情中不再有忧愁,而是一股淡然,超脱之气。

如今的她,早已不是当时倒尿盆的赵鱼枚了,她是村民口中的桃花仙子,是那一笔一划落在宣纸上的桃花居士。

见此,余谦才慢慢的一步一步走了过去。

赵鱼枚忽然停下手中的琴弦,露出一个惬意的笑容,她已经两百多年没笑过了。

她没有出门迎接这个熟悉的人,虽然这人一直托夏海东拿一些丹药法器,她只是起身揽起袖子,跟个凡人一样,点了几块烧剩的木炭开始煮茶。

一抹凡间烟火气便从竹屋内徐徐升起,似比真正的仙人还要自在一些,随风而行,随风而动。

“怎么,你终于舍得来看我了,堂堂金丹后期修士,难道还怕我吃了你不成?”

赵鱼枚起身弯腰将茶放在余谦走进的一边,然后才用手揽了揽垂下的青丝缓缓坐下。

“没想到人是会变的,我还以为人终究是人,永远也只是个人而已。”

余谦心中一惊,赵鱼枚也不知道修炼了何种功法,竟然能发觉自己是金丹后期修为,明明已经隐藏了修为的。

“人的确只是个人,但心却不然,大道三千,心随意动,意与风行,你即便隐藏了修为,但我却能感应到。”

赵鱼枚仿若真仙子一般,知道余谦心中所想。

“是我愚昧了,早就应该来看望你的,原来放不下的人是我。”

余谦叹了口气,他何曾想过,赵鱼枚竟已超然脱俗,从心境而言,筑基初期的她才是真正的仙子。

可夏海东只字不言,想来心境也比自己高出不少。

他一心只想着如何提升修为,追求长生,却不曾想还有修心一途之说。

“看到这满屋的书籍没,凡人之所以难成圣贤,是因为寿元所限,而我还能再读一百多年的书,去听听村中几代人的诉求,也能看尽这桃树一颗颗枯死,又再次破土长出新芽,唯独眼前小溪流水依旧,一直不断的漂泊着。”

赵鱼枚喃喃说着,似乎有点孤独,却又带着优雅,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悟。

“我来这里,是想跟你真正道个别,昔日种种,我一直铭记在心,韩道友在天之灵应该也能理解我。”

余谦端着茶一饮而尽,他的选择从不动摇,即便赵鱼枚说的再有道理也改变不了他对长生的道心。

“不需要别人理解,自有自的归途。你我相遇本是一场缘分,今日之所以跟你讲那么多,是因为修炼到一定境界后,要缓缓修修心,或许对你今后所谓的大道有帮助。”

赵鱼枚没有再次给余谦斟茶,因为她知道这个男人准备走了。

“走吧,去追求你的大道吧。”

余谦还欲再说什么时,发现赵鱼枚正含笑地望着他。

“那,余某走了。”

余谦没有再留下什么,她已经不需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