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痰迷心窍的贾母和薛姨妈(1 / 1)
也许到迄今为止,薛宝钗不能给贾瑜做明媒正娶,三茶六礼的正房夫人,是薛姨妈此生最大的遗憾和不甘,鲜有之一。
多了不敢说,这次覆灭安南国,贾瑜势必要封侯的,那可是侯夫人啊,在诰命夫人里只低于郡王妃和国公夫人的存在,而且不同于那些继承祖上爵位的侯爷,贾瑜的这个侯含金量更足,因为是他在战场上一刀一枪,冒着马革裹尸危险挣来的,非开国时期想封侯,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个中艰辛,非被封侯者不能体会。
如果薛宝钗是贾瑜的聘妻,受封为侯夫人的诰命,那薛姨妈以后就能用鼻孔看人了,别说是贾母这样的国公夫人,就连北静郡王府的老太妃安氏,她都可以不大放在眼里,母能凭子贵,也能凭女贵。
不单单因为贾瑜是开国一脉武勋的扛把子,他还深受圣卷,不说景文帝对他宠信有加,把他当儿子看,也不说陈贤和他平等相处,把他当朋友看,只说他是皇太孙陈炽的师父,这个庞大帝国未来的帝师,仅凭这层牵绊,谁还敢小看他?
曾几何时,有一个机会摆在薛姨妈的面前,在贾瑜未曾取得乡试解元之前,薛宝钗就用眼神和言语,不顾闺阁女儿家的羞涩、矜持、体面,勇敢的向他表达了倾慕之意,奈何薛姨妈当年看不上那个寄人篱下,前途渺茫的少年,在其中指手画脚,大加干涉,最终导致不了了之了。
不怪她这样做,那时候的贾瑜确实是落魄的,除了举世无双的容貌,他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贾家的风云人物贾宝玉,她当然希望薛宝钗能嫁个好人家,也不怪她目光短浅,一个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内宅妇人而已,又能有几分识人之明呢?
不光是她,包括当年之贾政,都不对贾瑜抱有太大希望,他之所以资助贾瑜进学,有很多原因,除了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