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世外高人”(1 / 1)
别说容小龙从小就不曾见过什么大老虎,就连村子里的老猎户都没有见过。
他们只闻听过夜半时候,深山传来虎啸。且还是无月的夜晚。
夜晚无月,又无星辰,伸手不见五指。小小的山村被五座大山包围其中,那唯一出山的山路已然被夜色吞没,小小村落仿佛成为了陷入恶魔掌中一般。
倒是那隐隐虎啸,反而在远处听来显得安心。
村中之人,从来不曾见过老虎。但是他们相信,这山中有虎。
而这山中之虎,懂得泾渭分明,不入尘世,隐蔽深山。而作为尘世中人,也该知道感恩,做到单人不仅山,入夜不出村才好。
牲畜都懂得的界限。难道人还能如此不知数吗?
更何况,这世道上又不是没有老虎伤人的事情。这都传遍了。原本南边的永乐县郡是要被提一级,成为永乐州郡,结果原本早该到任的郡守却迟迟不至。
发文详询,得结果是郡守一家早已经出发,按照正常时日,早该抵达才是。
郡守失联,地方官员惶恐,于是派出兵马沿途寻找。
却在中间一处山岭中寻到了属于郡守的官服碎片和血迹。而郡守的妻儿皆无影踪,而郡守的尸体却在最后在一间破庙中被发现。
除却面目可认之外,头颅后位已经惨不忍睹。带路的本地猎户相认之下,说明为虎爪。唯有虎爪,才有那般力气,抓破血肉,碎至骨层。
此番情况一出,四周县城皆惶恐不已。
因为此地偏南,多高山绿林,常闻此地有猛虎镇山,可是却百年间不曾听闻虎啸之声,故而山中有虎一事一直被视作传闻。总有胆大的猎户,于夜晚狩猎,即便有所凶险,也多时野猪一类袭击。不曾见虎过。
而如今,上任郡守竟然是白日遇虎而死。岂不是惶恐不安?
而且老猎户还说,这山中猛兽,别的还好,若是一旦尝到了人肉滋味,那必然会再次伤人,甚至可能会下山袭击村落。若是不提前干预,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所谓的什么县郡升为州郡一事就没了下文。长乐至今都还是叫做长乐县郡。就连长乐百姓都不在关心到底自己是县郡还是州郡。这甚至都影响不了今天碗里的的饭是稀还是稠。
可是长乐此地,靠山吃山。县城中多是开药材或者果干店。
长乐地方多山地,药材自不用说,果树之类都是在山林中开山栽种。对于长乐当地百姓来说,上山之路就是谋生之路。
如今为了一只虎,要断了当地百姓的生路。
长乐当时不光是官府,军队,还是当地猎户。整整上山寻常了六个月。从炎炎夏日找到深山落雪。别说老虎,就连一只虎爪印都不曾见到。
老猎户根据经验说道:“等吧,等到这一冬,若是虎不曾下山,过了这冬,等到来年春,便好了。”
于是祈祷。冬日赶紧过去吧。
春天赶快来吧。
那一年的长乐县郡。不知是为那位不曾到任的郡守守灵,还是臣服于心中的恐惧。那一天的冬日,所有的印象,都只剩下落在青松上的白雪。
整个冬天,无人上山,无物下山。
直到春暖花开,溪水回暖。
长乐县郡的春天,来了。
......
一只未曾谋面的老虎,便能让一个县城一个冬天惶惶不安。何况这还是一个小小的村落。
容小龙小时候却不觉得。
他小时候听闻这事,问到村长:“那老虎挺好?倒是不伤贼人?”
村长说:“你怎么知道老虎好?怎么知道没伤贼人?”
容小龙说:“若是老虎不好,一个爪子,那小贼不就是丢了半个头那样?哪里还有命在,还逃下山来,绘声绘色讲述他遇虎的英雄?”
确实是英雄吧。
至少在那个小贼的眼中。
他把这一切说的绘声绘色,至于为何半夜上山,为何埋伏别人篱笆之外,为何鬼鬼祟祟耳听八方,这些都不重要。
他极尽言辞能力,把那老虎说的天花乱坠。
一对眼珠子越说越大,几乎要成了那铜盘大小。越说越离谱。听得小孩瞪眼,大人白眼。
不过说到底,他也算是在虎口脱险的第一人。
不管那个老虎为何要放过他,到底是老虎那天吃饱犯困,还是老虎临时有了菩萨心肠,这个谁也不知道。
大家只是知道,这个人,居然遇到了老虎,居然从老虎面前全身而退,居然还有力气吹牛。
实在是.......运气。
常言道,一人之运所承载皆有限度。这小贼的运气差不多全部用到了虎口脱险和一时风光上去了。日后,只怕会逢赌必输喝水呛喉。
毕竟,葬身虎爪下的长乐的郡守一家可是实实在在的可怜人。
听说那个刚刚出生不久的连一块尸骨都没有找到。
不是说郡守夫人也被拖进了深山?
是啊,最后还是一个猎户在来年的春天,在一处悬崖的雪下寻到的。那悬崖之地的雪原本不到夏日是不化的,大概是老天可怜,春日便化了,这才尸体被发现。那夫人,生的实在是美貌。到死一双眼睛都没合上。
人之常情。
这个故事不管复述多少遍,都可以换来周围一片叹息,若是遇到心软的婶娘或者小媳妇,甚至还会不由自主的掉两颗眼泪。
谁能意能平呢?
丈夫身亡,孩子不知所踪。就算是进了黄泉,也恨不得声声唤上千遍万遍的。
那个孩子,只怕早就被老虎一口吞了。一个襁褓幼儿,即便是遇到一个吃饱喝足的老虎,又能如何活下来呢?
必死无疑了。
于是郡守一家,实在是可怜。
所以升官发财又何用?若是县郡一家安贫乐道,不慕名利,安心面朝黄土背朝天。如今即便是清苦,也是一家团圆其乐融融。好过虽然穿金戴银,华服上身,最后飞来横祸的好。
......
容小龙到现在,都没有真的亲眼见过老虎。
他倒是听闻了多次。
可是说白了,即便是听闻,也不曾亲眼见到。
小杨先生不曾见到,村长也不见。那个时候那个小贼遇到老虎的时候他还是个只会吃奶的小娃娃,等到他长大,从已经白发的村长口中听闻这一切的时候,那个当初虎口逃生的小贼也依然还在吹牛这番故事。
他年轻时候大概是个很活泼圆滑的高瘦的年轻人。但是那好歹也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等到容小龙长大的时候,那个小贼早就变成而来一个憨态可掬的中年人。
那小贼居然没有如乡民说的那样,一辈子好运就用在了虎口脱险。
小贼除了爱喝两口之外,并不进赌坊,他之所以盯上当初容小龙师父的一箱子宝藏,也是想去找有没有好酒,或者能够换好酒的东西。
但是这也不能叫偷。偷,是闯空门。家中无人去不告而取,那叫偷。但是若是家中有人,顺带吃吃喝喝捎带两样,这叫拿。
容小龙心想:“不对,这叫不要脸。”
小贼虽然叫小贼。可是他却也不曾真的偷东西。世道就是这样,若是小的地方,越遭外贼,家贼反而没有。因为小地方的人比较起来,更爱脸面。一个镇子一个村,抬头不见低头见,东家的大姨认得西街的婶子,北边的庙祝还是南边教书先生的二大爷。
谁家不是街坊谁家不是四邻呢。
穷不要紧,穷可以吃百家饭,穿百家衣,只要不到灾年饥荒,谁家也饿不死一个小子或者丫头。
但是偷不行,谁家抓到一个小偷,往死里打,打完了才送官。然后,这家就在这里待不下去了。
偷不成不说,连家一起端。
小贼就不偷。他运气好。在镇上饭馆里当伙计,嘴甜,总有残酒和大骨吃。且客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