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拨云(1 / 1)

加入书签

望湖山村依山傍水,原本要开发成旅游景点,可因位置过于偏僻,交通不便,乃至经济一再落后,成了一个基本无人光顾的地方。

其位置距离望湖古镇有近三个小时的车程,这三个小时好似间隔出了两个不同的世界。

古镇早已变得商业化,热闹的倒是贴近于三四线城市的繁荣,而三个小时车程后的望湖山村,则像是一个被遗弃的世外桃源,静得不知所措。

程又又便在那里住下了。

韩琦特意给她发了慰问消息,又把其他学生的联系方式告诉了她,随绿色希望计划一同过来的十几个学生,也有几个在望湖山,只是那些人住在了镇上,只有她一个人,选择住在了村里。

此行是为了采风,程又又心里明白,倘若是留在古镇,最终捕捉到的的,不过是那些千篇一律的风景,其中一部分,还是人工造景,毫无新意。

她想要的便是捕捉不同。

在这里住下了已有半个月,一开始也睡不好,吃不好,每天都要努力的拍素材,有时候回到房间,又累又崩溃,让人心烦意乱。

后来慢慢的,也习惯了这里的慢节奏,她偶尔会跟着邻居蔡大娘一起去赶集,买些耐用且实惠的东西,她甚至学会了砍价,偶尔也会专门给苏悦发一个视频,给她炫耀一下,她学到的新技能。

生活虽然平淡,每一天都像是复制粘贴一般,可她却逐渐乐在其中,又凭借性格魅力,倒成了这里的孩子王。

蔡大娘在院子里喂鸡,干裂的玉米粒一把把撒在地上,那群小鸡仔便积极围了过来。

其中有一只是程又又捡来的,和其他小鸡仔长得不太一样,过瘦,尾巴上有一簇偏白的毛,程又又特意给它取名叫小白。

她原想在自己的小院喂养,可只养这一个小家伙,反倒麻烦,所幸交给蔡大娘帮忙,而她则主动应了蔡大娘的请求,帮忙带蔡大娘的女儿春芽。

春芽不过十岁,正是最活泼的年龄,蔡大娘家里只有这一个独女,便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春芽身上,盼她能早日离开这个地方,去看看更广阔的天空。

春芽格外喜欢这个城里来得姐姐,整日欢喜地跟在程又又身后,像条小尾巴。又见程又又不好好吃饭,还时常哄着蔡大娘给她们俩煮好吃的,才刚过来半个月,程又又倒是胖了一圈。

程又又从小养成的性格,当一个人对她好的时候,她便也想要加倍对那个人好,算了算时间,也到了她去小镇上采购、拿快递的日子。

程双给她寄了一些东西,这望湖山村里,却没有可以取快递的站点,只能等积攒到一定数量,再搭乘个顺风车过去。

据说蔡大娘以前的男人,就是因为要去镇上办事,才离开了家,再也找不到了。

蔡大娘至此有了心结,几乎不带她去镇上,小春芽有很多想要的东西,只能一次次央求蔡大娘,蔡大娘只好偶尔拖村里人帮忙带回来,可最终买回来的,总会和春芽的意思相悖。

于是,程又又偷偷把春芽拉到一边,低声询问春芽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

眼见她这么鬼鬼祟祟,春芽恍然大悟,也刻意压低了嗓音,偷偷凑在程又又耳边,“又又姐姐,我也想要一个娃娃,就像你背包上的那样,可真好看。”

这倒不是什么难题。

她当然知道能在哪里买到,可在这里,兴许买不到像这样做工的。

犹豫了一下,便把背包上的娃娃取了下来,递给春芽,“我的送给你。”

春芽下意识接过,想了想,又摆摆手,“不行的,这是姐姐你的,和姐姐长得好像哦,我怎么能拿走?”

小姑娘倒是观察的挺仔细。

程又又轻笑一声,这个娃娃原本确实意义非凡,甚至某一时,还做了她和林寺的见证人,可现在……她已经不是很在意这个娃娃了,甚至偶尔看到时,又会不自觉想到林寺。

这对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想了想,程又又把陶瓷娃娃放在了春芽手里,“没关系,这个先给你玩,等以后我再送你一个新的,更大的,你再把这个娃娃给我,现在就当是帮我保管好不好?”

“当然没问题!”春芽的眼睛顿时笑成了一双小月牙,“又又姐姐最好了。”

程又又揉揉她的头发,答应了回来给她带巧克力,这才回到房间收拾东西。

她原本并不想去拿快递,她带了一个大号行李箱和大包包,自认为把必需品都带的很足,到了望湖山村,也有人提供了一些生活用具。

她住在蔡大娘家隔壁的大院,这里原本是荒废的院子,后来为了积极响应乡村改革,又变成了支教的教师公寓,总共有十二间房子。

她虽然是过来采风的,却也被列入了支教教师行列,刚到望湖山村,便被村长带着,住到了这里。

只是如今分配不均,大部分支教的学生都留在了古镇,望湖山村过于偏僻,此番过来的只有程又又一人。

进入大院时,村长还有些不放心,反复确认她一个人住在这里,会不会害怕。

程又又淡淡一笑,反复肯定她早就习惯了独自生活,才把村长搪塞了过去。

其实——

多多少少还是会有点恐慌。

尤其是夜间,她想出来看看星空,拍几张照片时,小村庄的村民睡得比较早,不过是九点,村子里便已进入了黑暗,就连路灯也没有。

她一个人在十二间房子的大院里,一阵风声而过,都会被无限放大,反倒让她自己吓到了自己。

尝试了半个月后,她也在这一惊一乍中逐渐麻木,只是偶尔去公共卫生间时,还会觉得恐慌,其他大部分时间,倒是还能保持镇定。

程又又打开手机,翻到备忘录,在里面细细记下要采购的东西。

她还需要买个手电筒,最好再买上几个灯泡。她记得在去往卫生间的那条走廊上,装的有灯座,只差加上灯泡,就能给她带来光明。

程又又扫了一眼房间,如今几乎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房子原本是最普通的毛坯房,又在蔡大娘的帮助下,一起重新刷新了一遍,看上去倒还算整洁。

窗户下侧下方有一张单人床,上面的床品是她从云城带来的,地板上没有铺任何东西,是寻常的水泥地,她倒是不在意这些,只是实在懒得打扫,想了想,又在备忘录里加上了一句,再买几张地垫,不能总把时间用在打扫卫生上。

厨具倒还算齐全,她一个人生活,蔡大娘又送了她四个盘子,四个碗,两双筷子,两把勺子,房子厨房里原本配置的就有一个小炒锅和小汤锅,再加上电饭锅和电磁炉,倒也可以维持正常生活。

如此下来,备忘录里倒是没有增加一点厨房用具。

她是个厨房小白,平时虽然对吃的不挑剔,只要能吃饱就好。

可是——

程又又拉出放在床下当收纳盒的纸箱,里面竟然只剩下一袋泡面了。

这怎么能行!

狠狠心,也不管到时候能不能拿得回来,又在备忘录里加上了三箱泡面。

按照最豪横的算法,三箱泡面,也够她生存一个月了。

数据记录完毕,程又又松了一口气,从简易衣柜里拿出一套衣服,准备换了衣服再出门。

视线一转,对上了一侧的窗户,身形顿时一僵。

倒是忘了,她这里什么都好,唯独缺了她最在意的窗帘,现在窗前挂着的,还是她从蔡大娘那里捡回的一块旧床单,虽然可以勉强做遮挡,可未免太过于凑合。

在心里暗骂一句太粗心了,又飞快在备忘录上加了一句:买一块好看的窗帘。

特意用上了加粗字体,打上了感叹号。

村子这边交通不便,需要顺着主干道到村口位置,搭一辆顺风车,然后才有每小时一辆的客车。

村民对她也颇为照顾,经常会有人给她送点家里种的瓜果蔬菜,或者每次去镇上采购,都会特意问问她要不要带点什么。

在云城的时候,她总坚信,付出就必然有回报,所以每次,室友或者是苏悦给她分享一些东西时,她都会镇定地接受,然后在心里说服自己,等到以后有了机会,她也会拿出同等的东西回报过去。

可在这里,她感受到的却是村民浓烈的热情,毫无保留,且不求回报。

这是她从未感受过的真诚,那些时候,她自认为自己纯粹,可终究还是难逃心中汹涌而来的杂念。

以至于心里慢慢多了点愧疚,即便是真的有所需求,也没好意思直接说出来。

上午八|九点的时间,村里去镇上的人并不多,程又又找了许久,才搭上了一辆去镇上卖菜的小车。

大叔是个健谈的人,即便程又又格外沉默,他还是絮絮叨叨的如说单口相声一般,闲话家常。程又又坐在菜筐一侧,用手抓着边边,偶尔附和着应上两句。

她并不排斥这些,反而慢慢的,有一种奇异的归属感。

一个人的时候总会过于孤寂,即便偶尔有蔡大娘、有春芽,有村子里其他小朋友陪伴,晚上睡觉时,也会拿着手机和朋友聊天,可心里终究是空空落落的,感觉每一天都像是在复制粘贴。

程又又张开手,小风穿过了指缝,一点点溜走、散去,头发也被吹乱了。

心里突然多了一点茫然。

其实在大学的时候,她也经常一个人行动,但从来没有这种茫然感,像是整个世界与她隔绝,即便周围还有那么多的人,即便每天都有和人交谈,可依然觉得,她像是突然闯入一片静谧森林中的外来者,格格不入,又无法发现细节。

她很想知道究竟是因为什么,才有了这样的心态,可思来想去,也找不到方向。

或许……

在她的心里,不知在何时其,就已经筑起了一道高墙,把想要闯进来的人隔绝在外,只把自己留在这样的包围圈。

一路上听着大叔的念叨,程又又也逐渐分辨出了大概。

这几日应该会再来一个支教老师,村里人也正在为这个人的到来做准备。

这句话对她来说,倒算得上是个好消息。

那个大院太过于空旷了,虽然她挺喜欢那里,但又因为只有她一个人,反而显得有些古怪。

她又总是容易自己吓自己,睡觉前,又总会不自觉想起那些日子看过的恐怖片,反而让她产生了一些恐慌。

待行驶到了平稳的地方,程又又在备忘录的采购清单里,又加了一条——给新邻居送个礼物。

至少,未来半年里,两个人同在一个院子,会经常见面,兴许还能成为朋友,送个礼物,初印象也会好一点。

到了古镇,程又又也和大叔分开了。

大叔要去附近最大的集市卖菜,程又又则去往古镇附近很有名的跳蚤市场,听说那里有很多卖布料的地方,或许在那里,可以选上一些不错的窗帘。

拐过了一条街,便到了跳蚤市场。几家布料店竟然并列开在一起,实在懒得纠结,程又又随便进了一家,老板娘倒是热情,跟在她身后,用她能勉强听懂的方言给介绍着布料。

程又又一眼便看到了一块渐变的深蓝色布料。

最下端是接近于黑色的蓝,最上端是慢慢晕染开的浅蓝,又混合着零星飘过的白。布料上又闪着点点细碎的光,匆匆瞥过一眼,像是朦胧的夜色,又像是云雾缭绕于天际,一下子就击中了程又又的心,当下便选上了这一块。

老板娘根据她提供的尺寸,给她裁好了布料,程又又一顿,又想起了那个还未谋面的邻居,其实村子里提供的家居用品已经算齐全了,但偏偏漏掉了窗帘。

刚住进去的时候,她甚至动起了去别的房间“借”个窗帘的想法,可透过窗子望进去,那剩下的十一个房间,竟然都没有窗帘。

她知道要给这个未来的邻居送什么东西了!

这个窗帘或许就刚刚好。

程又又看看她方才选中的布料,有心想要给新邻居做一个同款,可心里又有一点点的排斥。

她倒是不在意和别人用同款,可是这样的星夜,这样的云雾缭绕,就像是她的一点小情绪,又暗藏着她的少女心事。倘若是好友,她会毫不在意的用同款,可对于一个陌生人,倘若那个人没有像她这样珍惜,还会让她失落好久。

目光顺势收回,不如——还是给室友挑一个别的款式吧。

视线慢慢偏移,又落在了一个同样款式的布料上。

两款布料染色的方式相同,只是在色调上稍做区别。

她方才选中的像是黑夜,而这一块,则偏向于暖色调。自渐变的深蓝做了调整,由着深蓝慢慢转红,最上层是淡黄。

一个像是星夜,一个则像是日出,刚刚好。

程又又轻轻一笑,当下便定了这两块料子。

老板娘赶工需要一定的时间,程又又付了定金,要去往周边商店,买清单上的其他东西。

古镇似乎有节日,客流量比前一段时间大了许多,而这个市场就在古镇边缘,人潮涌动,一眼望不到头。

程又又艰难地拎着两个大购物袋,犹豫了一下,终是含泪舍弃了一箱泡面,只买了两箱回去。

惦记着箱子不方便拿,又当场把箱子拆开,全部塞在了加大号的购物袋里,一只手提了两个,坠得她肩膀都垮了下去。

来回行走的人会不断撞到她,大号塑料袋子的把手慢慢纠缠在一起,变成了一根细绳,勒在了掌心,深深陷下去,有点疼。

周围时不时会传来一些叫骂声,商贩的吆喝声,还有孩子们啼哭的声音。

种种搅和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如电钻般的东西,深深地向脑内钻了过去,让人窒息。

程又又狠狠地摇摇头,有点犯恶心。

她记得出门前,她特意吃了一片晕车药,为了防止不舒服,连早餐都没有吃,就直接出来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太阳晒过了头,有些中暑,还是这些东西太重,她也没有喝水,晕眩感一点点传来,让她不自觉的加快了脚步。到了布料店才缓了下来。

老板娘的手艺精巧,窗帘已经做成了,特意多加了一些布料,做出了漂亮的褶子。用手轻轻拨过时,那层云雾也在一点点晕开。

程又又满意地付了钱,又让老板娘把两块窗帘打包好,塞在了她巨大的袋子里。

老板娘看她状态不太对,又给她倒了杯温水,关切问道:“小姑娘,你是不是不舒服啊?”

“没什么事,今天太热了,可能中暑了吧?”程又又笑笑,接过杯子,一口气喝完了一杯水,像是心理作用一般,情绪也随之缓和了几分。

“是啊,这个夏天太热了,听说是望湖最热的一个夏天。”

最热的一个夏天。

程又又在心里复述了一遍。

记忆里,好像每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时间,都会被加上一个最热的夏天。

比如中考结束的暑假,比如高考结束的暑假,比如后来的几次分离……

好像天气的转变也会影响心情。

程又又翻看了一下天气预报,这段时间持续高温,今天夜里听说还会下雨,到时候,才是她最讨厌的闷热。

看来这是提前有了预兆。

她果然还是心情不太好。

-----

作者有话要说:

泡面拯救不会做饭星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