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彼此的过往(上)(1 / 1)

加入书签

闽都,有福之州。

西湖公园。

“根据史料记载,在公元282年,郡守严高筑城之时凿湖,引西北群山之水灌注,以养农田,因为此湖地处城墙以西,因此而得名,西湖。”

“到了公元1174至1189年这段时间,一位知州在湖上建造澜阁,赐名八景:仙桥柳色,大梦松声,古堞斜阳,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禅晓钟,湖心春雨,澄澜曙莺。”

“到了现在,又扩建了许多景观,芳沁亭,桂斋,诗廊,鉴湖亭等等景观。”

下了火车,将行李往酒店放好,林杰就领着知恩和朴室长来到了西湖公园。

继续干起导游的活。

朴室长有模有样地捧着地图和旅游攻略,仔细查看,“这个地方,好像评级不怎么高。”

“三a风景区,只能说一般,算是开胃小菜吧。”林杰带着她们走在公园的回廊上,“现在冬天还没过,若是再等两个月过来,这边就能看到满园桃花盛开,观赏性会上一个档次。”

知恩好奇地看着旅游攻略,“上面说,这边有个地方叫三坊七巷。”

“嗯,那是明清古街。”林杰指着对岸的一排建筑,“西湖公园还连接着左海公园,博物馆。”

知恩望着周围光秃秃的,还在等着冒芽的柳树,湖面上的荷叶也是发黄,除了水色碧绿,视野开阔以外,似乎没有什么可欣赏的地方。

不过。

她没有选择直白地说出来。

“你以前来过这吗?”知恩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林杰解释道,“来过,上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春游,坐着大巴车从学校出发,来到这里,上午逛完西湖公园,带着两块草莓酱长条面包和一盒酸奶,和小伙伴在公园里野餐。”

“下午,就去逛左海公园和对面的博物馆,然后,回学校。”

朴室长见两人有话说,指着外面一处卖饼的小摊说道,“这么早赶车,肚子饿了,我去外面买点吃的。”

“嗯。”知恩冲她点点头。

两人走进了旁边的凉亭,坐了下来。

红漆栏杆下的湖中荷叶云集,周边古树茂密长青。

“给我讲讲你小时候的故事呗。”知恩倚着栏杆,美眸一转,带着浅笑和期待。

林杰一手撑着栏杆,搜肠刮肚给她讲,“我是小学五年级才转来这个城市读书的。”

“人生地不熟,加上自己有点内向。我跟你说,有一次班主任收书籍费的时候,我给了他一张百元大钞,他当时没有零钱,事后就忘了找给我五十块钱,然后,你猜,我花了多长时间,才找他把钱要回来?”

“一个礼拜?”

林杰摇摇头。

“一个月?”

林杰还是摇头。

“一个学期?”

林杰仍旧摇头。

“好啦,你快点说啦,别卖关子了。”知恩轻嗔着,两腮微鼓,像只小松鼠。

“直到毕业前,他才想起这事,在我拍毕业照那天,主动把钱还给我了。我真无法想象,如果班主任不找我,我恐怕也拉不下这脸找他要钱。我当时,实在太内向了。”林杰笑道。

“这算是你上小学印象最深刻的事吗?”知恩意犹未尽地说道,“那初中呢?”

林杰耷拉着脑袋,思索片刻,“初中我去了厦门那边读书,人也开朗起来,初三毕业的成绩不理想,加上沉迷游戏,高中只上了半年,就辍学当主播了,我对高中的回忆基本是空白的。”

知恩用雪白的下颌枕在手上,侧头看着他,“那,你初中的时候,有没有碰到,比如令你心动的女孩子之类的?”

“情窦初开的年纪啊。”林杰侧头看了看知恩,她的眼神带着几分期待,似乎还带着一丝读不懂的深邃。

林杰知道知恩对他有意思。

问这个问题。

是送命题?

还是送昏题?

他也想不通,为什么妹子们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