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动了怒(1 / 1)
出了门后,景修的戏还没完,委屈巴巴的趴在她肩膀,紧紧抱住她的脖子,竹醉青目视前方头也不回。
她们就是这么消失在尚弘烨的视野当中的,被摆了一道。
眼底不断翻滚种种的阴郁情绪缓缓浮出在尚弘烨的眼底,在场的人随即而来感觉到低沉的像是要遏制住人喉咙的低气压,压在每个人的身上。
让人忍不住想臣服于此。
王者的气息,岩城尚家自古以来的霸王之势。
严和的肩膀垂下,他从小就跟在主上的身边,自是知道他的脾气,现在已然是为她二人动了怒。
竹小姐糊涂啊,惹了谁都别惹这尊大佛。
尚家主上尚弘烨一路顺风顺水长大,直系亲属罩着,凭借铁血手腕治的整个尚家服服帖帖,其他几大家族还在新一代人内乱刚开始的时候,整个尚家就已经握在他手中。
雷厉风行的手段让整个尚家和其他几大家族归顺俯首称臣。
竹小姐惹了主上,恐怕......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了。
没有人能忤逆主上,谁也不可。
不是...什么法则,而是身为王者之尊的尊严,每一任尚家家主想要的东西什么没有。
要不是竹小姐救过主上的命,恐怕在她伸出手碰到主上手的第一时间胳膊就被折断。
一阵风在严和眼前被带起,紧接着,手上的风衣被抽走,动作迅速不拖泥带水。
划走的速度极快,手心被摩擦起了热量。
风吹过,尚弘烨不见了踪影,再次看到是门外消失的衣角。
“这......”樊瑞泽也是同样吃惊。
这小姑娘不谙世事也就罢了,怎么敢惹这尊大佬的。
他手下的人一口一唾沫都能淹死她,一人朝她扔一粒沙子都能堆成沙雕。
仇宿才是在一旁看着不断为竹醉青捏一把冷汗的人。
真不愧为母女长得像是常态,性格脾气也这么像,没有随了她父亲。
她这样像她母亲的性格在深水似海的宜城很容易惹祸上身,就像她母亲当年......
算了,不提也罢,要是她母亲不是这么张扬的性格,也不一定能有她,不一定能遇上让她活了几万年能看上眼的男子。
“咳咳。”卧室内传来阵阵咳嗽声,樊济醒了过来。
病床上的人缓缓睁开眼。
一直在椅子上坐着失神的宋自嘴里还在不停呢喃道:“怎么会,她怎么会这样的手法,竟如此厉害,怎么会。”
仇宿和樊瑞泽进门时他也迟迟没有缓过神来。
“爷爷。”樊瑞泽上前扶起樊济。
两只苍老的,眼皮上长满老人斑的双眼睁开,眼神里早没有不久前主持宴会的神采奕奕。
仇宿知道,这是救回来了。
“老爷感觉身体怎么样。”
“好多了,咳咳。”樊济说一句话停顿两下咳嗽两三声,身子骨都是陈年积下的老病。
脸上病态甚显,他半抬眼,看向身边陪伴了多年还在出神的老友,“这次多亏了你,把我从死神手里救回来。”
樊瑞泽还没张口反驳,宋自就自己说出了口,“不是我,是一个小姑娘,她回来了,没想到定是她的传人弟子。”
樊济刚苏醒,脑子一片混沌,她她她的,听着头疼很乱,扬了扬手,“你们先下去吧,我休息会,没有要事先不要打扰。”
明明睡前精神抖擞,醒来却是头痛欲裂。
红,眼前一片红。
“这是什么!”樊济不经意看到床旁边的容器。
血!竟然是半盆黑的血!就放在一小盏台灯里。
“放血逼出毒素,很古老的手法,若是扎针的地方不对与穴脉血管不相对应,差一点都不行。”而这样已经失传的手法竟是这么年轻的一个小女孩会的。扎针的手法十分娴熟,快准狠,丝毫没有犹豫,不是生手,像是扎过很多遍一样。
就算是从小练银针,她在这么短的能学到这种地步,定时天赋异禀。
“你在说什么?”樊济的耳边一片嗡鸣,“都先下去。”
这就是失血过多的后遗症。
他被毒素浸透了全身,她却只放了那么一点血就全逼出来,当然对于人肯定是失血过多的。
但是按照平常毒素与血量百比一的比例,就算是有十个人体的血都搁不住这么消耗。
出了门,仇宿拍拍灵魂出窍不知道飘了多远的宋自,“老伙计,别惊讶,你刚才也说错了,她不是她,但是她的医术确实是竹馥教的,从小养到大。”
“怎、怎么会,太像了。”
“就是这样 ,仔细看这对母女还是有区别的。”
“等等你说什么。”宋自震惊的转过头来,“你说是她,她竟是她的女儿......”
后来想到什么又自言自语道:“也对,也对,她都多少年了还是这么年轻,没想到都有女儿了。”
“没想到还被竹馥收养了,真的是造化弄人。”仇宿自嘲的笑笑,“当初竹馥跟我说她收养了个徒弟,我怕没放在心上,后来一见,果真,一报为一报。”
说到竹馥,宋自的脸上总不像刚才愁眉苦脸,脸上露出点点笑意,“当初的竹馥小丫头也长大了,咱们都变老了,唉,真是造化弄人,当年的小姑娘选择隐士中医,行走世间,归于山林,不问世事,和我这个西医师兄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也不知道会不会回想起我这位师兄。”
仇宿嘲笑道:“别想了,你这个师兄一点榜样都没做给她看,电视上新闻上医院里哪里不是你宋自宋华佗的身影。和她选择了全然相反的两个路,一个隐世一个风生水起。”
宋自叹了口气摇摇头,“这都是我自己选择的,没有什么后悔的。竹馥归隐山林几年后就练成了绝世神针,现在又交托给她的土地,我们的师父也算是后继有人了,我这个罪徒师兄也自然是为她感到高兴。”
仇宿搂过他的肩,二人的年纪也已快接近知命之年,人生走过大半,有遗憾也难免正常。
“别不高兴了,等老爷好后,咱们三个去钓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