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如果可以(1 / 1)

加入书签

刘光路,前任礼部尚书刘龙海之子,显庆二年进士出身,说一下,这位兄台从十八岁就开始考科举了,结果一直考到了三十岁才当上官,足足考了十二年,这也就是家底丰厚,经得起折腾,换了寻常老百姓别说四次,要是连续三次不中,基本就要放弃改行了。

刘光路同志家住长安,每年到了考试季,外地学子们,提前几个月就得从家中出发,一路风吹雨打,爬山过河的朝长安挺进参加考试,而每到这个时候,刘光路同志都是在家里喝着茶水,听着小曲,要多快活有多快活。

要不说京城户口好,不用累死累活的进京赶考,顺便还能省一大笔的开销,估计老尚书活着的时候,没少偷着乐。

但烈士刘龙海先生,你先别急着高兴,虽然你的好儿子替你省下了进京赶考这些乱七八槽的费用,可更多的钱还在后面等着你花呢。

至于这更多的钱......对于刘老尚书而言,也不算什么,用他的好儿子刘光路同志的话来讲就是,“这叫钱吗?这点儿特么的也叫钱?”不客气的说,已刘老尚书的家底,富可敌国谈不上,富可敌州还算贴切。

刘龙海同志贵为礼部尚书,当朝二品大员,什么白色收入,灰色收入,搞得很是兴隆,可有一点,那就是刘烈士这个人比较正直,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