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虚假的繁荣(1 / 1)
车队回程走的还是原路,只不心情是不一样的。
由于江宁府在江南东路和淮南路的交界处,不需一天,整个车队就来到了淮南路地界。
首先进入的是属于滁州管辖下的宣化镇。
进入宣化镇之后,林桐发现此地的百姓语言与江宁府基本无二。
林桐从地理位置来判断,宣化镇就是后来南京市的浦口区。
可以说是同宗同源了!
而在询问了某个年长的马夫之后得知,宣化镇在当年的归属上,好像有一些争议的。
最终宣化镇划归了淮南路。
虽然是这样,宣化镇的百姓还是习惯把自己归属于江宁府。
镇上的百姓与江宁府来往密切,因为很多亲戚族人都在江宁府。
林桐听完马夫的介绍,叫停了车队,打算在宣化镇停留一天。
“桐哥儿,这里是个穷镇,有什么好停留的!”
“我感觉还行啊!虽然比不上江宁府,但是你看这夯土路和镇上百姓的房屋,比我们当年的林家村要好多了!”
面对林桐言语,林鹏依旧不以为然。
“桐哥儿,咱们林家村现在何人能比?一般的小镇还真比不了!”
“呵呵!话虽如此,但我总感觉这里十分亲切,再说我们来的时候非常匆忙,只顾着赶路了,都没有好好地领略一些风土人情!”
“额!确实如此!”
林鹏见林桐如此坚决,只要应了下来。
既然要住下来,肯定是要找个客栈。
庞大的车队还是要在驿站比较合适。
令大家没想到的是,整个镇子上没有一家客栈。
驿馆虽然像是翻修了的,但场地很小,只能容纳十辆马车。
剩下的马车只好拴在驿站外面的空地上。
就是如此,驿站的驿官还收了五百文钱,态度还不是很好。
好在驿站有大通铺,可以让马夫们进行休息。
安顿好这些以后,林桐询问起驿官,这宣化镇为何没有客栈。
“这位公子,我们宣化镇离应天府也就一日不到的路程,谁会花这个冤枉钱再住一晚呢?”
林桐有些黑线,心想你是在点我?
看着黑线的林桐,驿官也知道有些说错了话,脚底抹油一样的溜了。
林桐是不排斥住大通铺的,但他还是决定去镇上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个人家借宿一晚。
已经过了农忙,镇上的人还是比较悠闲的。
整个小镇只有两家酒肆,路边也有一些小商贩在卖东西。
林桐走近一看,大部分卖的都是一些野菜野果。
还有一些看起来就是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整体逛下来。
林桐有点像是到了农村的集市上一样。
六月的天气有些闷热,二人走的有些口渴了。
林桐停在了一个老农的摊前,说是摊子,就是地上铺了一块不知道用了多久的麻布。
上面摆放着一些歪瓜裂枣!
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黄瓜,与现代那种一根根头戴黄花的黄瓜不同。
枣子也是大小不一,很多还有虫洞,证明这真的是纯天然的。
“这位公子,啊要黄瓜啊?”
这位老农操着一口很浓重的当地话,林桐听着虽然有些费劲,但仔细回忆了一下。
当初他魂穿前唯一一次去浦口乡下,还是因为几个朋友相约要去吃正宗的“农家乐”!
大家都以为是“农家乐”餐厅,结果他的朋友花了五百块,直接在乡下找了个真正的农家乐。
上厕所都在猪圈旁边的这种!
当时那家的主人说话的口音,与这个老农有些相似!
林桐其实很像想现代的南普(南京普通话)回答他,但林鹏还在一边,这样不太好。
“老伯,我们确实有些口渴了!这黄瓜解渴么?”
“甜的!甜的!解渴的一米!”
说着老农拿起两个黄瓜,从身上掏出一块他认为比较干净的麻布,擦了擦黄瓜,递到了二人面前。
林鹏皱着眉头把两个黄瓜接了过来,也不敢吃。
林桐嘿嘿的笑了一声,从林鹏手中拿过一个黄瓜,在自己身上随便擦了擦,开吃了起来。
“嗯!老伯!这黄瓜甜呢!就是水分有些少了!”
“嘿嘿!”,老农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这个是昨天没卖掉的,天气热的一批,水分有些流失是正常滴。”
“老伯!这么热的天,还出来卖东西啊!这能挣几个钱?”
“么得办法吖!三天两头交税,没钱就拿粮食抵!我这粮食他们又看不上,抵不了钱!我只能自己卖了换点钱!”
林桐回头看了林鹏一眼,林鹏赶紧从腰上拿了十文钱!
“不行不行!两个小瓜哪里值这么多钱,公子给两文钱就行了!”
林桐把钱硬塞入了老伯的手里,“老伯!我们第一次来这里,找不到地方住,又不想住驿站,可否到您家里借宿一晚啊?”
“啊?”
“不方便么?”
老农看着手里的十文钱,又看了看林桐二人,觉得他们不像是坏人,内心有些松动了。
“我家两个儿子都去江宁府做活去了!家里倒是有几间空房,不嫌弃的话,等我卖完这些东西,就带你们回去!”
林桐的手向后一伸,林鹏便又拿出了十文钱放在了林桐的手上。
林桐掂了掂份量,觉得不够,又从自己的腰间拿了十文钱,递给了老伯。
“老伯,别卖了!这些东西我都包了!现在就回去吧!”
“啊?家里没什么吃的,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买些吃的!”
林桐把地上的麻布一卷,然后提在了自己手上。
“老伯!家里缺什么,我们来买!不劳您破费了!”
林桐的好意,让老农不知所措,他不知道这个素未谋面过的公子哥,为何如此热情。
自己家里穷的叮当响,也没什么可以图的啊?
算了,先跟着看看吧!
镇上的街道不长,两边的铺子尽收眼底。
来到镇上唯一的粮店,林桐想买一石大米。
“一石?还是大米?”
“怎么了?有问题么?”
正在打瞌睡的粮店掌柜,从摇椅上弹了起来。
“没有!”
“那好吧!那就来半石!”
“也没有!”
“三十斤!”
粮店的掌柜有些急了,“我说的没有,是这里没有大米!”
“那你不早说!你们有什么?”
“只有栗米与黑麦!”
粮店掌柜的话,让林桐与林鹏不敢相信!
这里可是淮南路,先不说经济条件,淮南路也是排名前三的产量区。
又靠着江宁府,怎么会连大米都没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