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历史的痕迹(1 / 1)
王美清不知道这时候,自己的妈妈正在家里挂念着她,她正和于远在策划着未来避开妈妈偷袭的密巢。
于远和王美清首先来到了位于黄米胡同内的麟庆宅。
后世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些美轮美奂的四合院图片,和于远看到的一点都没有相似之处。
这时候的麟庆宅,从院墙到瓦片都是灰蒙蒙的一片,布满了灰尘。
大门上方屋顶,铺设的是我们在古装戏中经常看到的那种筒瓦,如果不是门前的八字影壁和一对抱鼓石,上边都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虽然破旧,但还能隐约看到原来属于这个宅院的豪华。
进入大门,正对着的是一面方形影壁,陈旧中还能看到各种花纹,还原后必然会很气派,具有古香古色。
绕过影壁,后面就是一座低屋檐四方形的垂花门,红色的油漆已经斑驳,特点就是门框门楹上,都雕满了花鸟,走过垂花门,就是所谓的二进院,东西两厢,俗称厢房。正对着院门的北房就是正房。
两边和北房都是回廊连接,绕过二进院的回廊,就进入这座院子的主院,也就是三进院。
回廊的西侧,同样有个拱门通往花园。
这时候的房子看上去陈旧,门窗都是油漆斑驳,院子里的地砖也有很多破碎或者缺失,屋顶的瓦片更是后来住在这里的人,用现代的普通瓦片修修补补的,想一块块补丁,让屋顶看起来像布满了伤疤。
西侧的花园,虽然现在还没有消失,但院墙已经倒塌,也没有什么花草,只见几垄菜地和胡乱搭建的堆杂物的建筑。
想想这座宅院,建于清初,当时的主人贾中复,还请画家李渔绘图建设,后来几度易主,也就是清朝的道光皇帝年间,河道总督麟庆居住于此地,算是在历史上略有交待,但也不是什么历史留民的人物。
如果说有什么历史价值,或许就是麟庆宅自带花园,也算是四合院中的一种建筑形式的代表,要不然,这个时候在燕京,具有明清时期的古建筑还是不少的,很多并没有完整保留的意义!
于远也没有老燕京人的那种思乡情怀,看得直摇头,“美清姐,我看我们还是另找地方算了,这种房子装修好了,是很有古韵味,但住起来不一定舒服。”
王美清虽然祖籍是川省,但毕竟是在燕京出生长大,还是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