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小偷成长日记2(1 / 1)

加入书签

从这天之后,老王几乎每隔一两天就过来找三儿,带着他去吃吃喝喝、去洗澡听戏,去逛市场、去听相声看变戏法的等等。

这样神仙般的日子,三儿美美地生活了三个月。有那么一天,老王觉得火候差不多了,甚至还带着三儿回了一次自己的老巢。

但就从那次去过了老王家,老王便突然消失了,很突然,非常突然……

比方说,老王前一天还带三儿下饭馆儿去吃黄焖牛肉了,可转天,老王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一个多礼拜,都没过来找三儿。

三儿非常着急,心里总是念叨:王叔叔怎么不来了呢?

又焦急的等了五六天,三儿实在等不下去了。他灵机一动,既然老王不来找我,那我去看看他吧!

三儿凭着自己的记忆,摸索着寻找老王的家。

实际上,这也是考验老王对三儿的考验。

老王住的那地方,很隐蔽不说,他带三儿去的时候,还七拐八拐的故意绕路。就看你能不能记得怎么走,考验一下三儿的头脑是否聪明,记忆里是不是好。

路痴是绝对不能当小偷的,如果一个人去家门口买张饼都要看地图,那怎么当小偷啊!

果然,老王没看错人。凭着印象,三儿还真找到了他的老巢。

一进门,三儿就大声地对老王说:“王叔叔!!您怎么不找我来了呢?我想您呀!”

“放你m的罗圈儿屁!你真的是想我吗?你是想好吃的吧!”老王显得有些不屑,语气并不是很好。

“没有!绝对没有!我就是想您!您这总不过来了,我担心您出什么事儿,看看您来,如果需要我帮忙,您看看三儿的行动!刀山火海,在所不辞!”三儿极力为自己辩解着。

“呵!行,小王八蛋的!我没白疼你!”老王也转怒为喜,露出了笑容。

不过老王的微笑很快就消失了,脸上带着一些为难的表情,有些丧气地说:“哎!我倒是没什么事儿,就是这些日子钱花的太多了。我这没钱了,连自己活着都费劲了,还怎么带你去吃吃喝喝。”

三儿有些迷茫,试探性地问道:“那……我能帮您么?”

老王又笑了:“好小子!!够上道儿。那我问你,愿意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吗?愿意每天都能泡澡堂子逛戏园子吗?”

“瞧您说的,我当然愿意啊!”三儿脱口而出。

“那行,王叔掰教你点儿手艺。咱们凭本事吃香的喝辣的,你看怎么样呢?”老王终于说出了真实目的。

到这时候,常年在街上疯跑的三儿也大概明白了老王的意思,这就是要收自己当徒弟啊!

他一听这话。噗通就跪下了,一边儿磕头一边儿对老王说说:“师父再上!徒弟给您磕头了啦!!”

……

就这样,老王终于把三儿拉下了水。紧接着,老王就把他是小偷的这事儿,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三儿。

这时候,就算三儿后悔了,也来不及了!他不当也得当!

然后,老王又告诉三儿一些门里的一些规矩,比如偷东西的时候不能说话啦,穷人不能偷啦,不能调戏妇女啦,等等一些小偷的行规和底线。

再然后,等待三儿的,就是长达数个月甚至几年的学徒生涯。

小偷教学生主要就是两点,手和眼。手指的是手法和身手,眼指的是眼力。

先从手法练起,练三儿的敏捷度。

老王会在地上撒一把黄豆,让三儿用最快的速度的捡黄豆。这一动作最少要反复练习两个月。等练的差不多了,三儿的手上动作就利索多了。

再然后,老王找来一大缸米,随便往米里边扔几个铜钱或者硬币。让三儿用两个手指头,把铜钱夹出来。

要稳、准、狠、快。必须迅速的给夹出来,不能有一丝的犹豫,更不能夹不准。

一旦有差错,三儿就会被老王一顿毒打。

如此在训练几个月,三儿的手法就已经很快了,而且又准又稳。

在这期间,三儿还要利用空闲时间训练身法,比如跳高、跑步等等的。保证跑得快,跳得高。

【此处省略一些荣门的训练手法】

……

三儿手法训练地差不多了,就该训练眼法了。

训练眼力其实就是小偷实习的过程,身上有功夫了之后,三儿就要和老王一起去偷东西了。最开始主要是看,他要细心观察老王偷东西的全过程。

至于要观察什么,那可太多了。比方说观察人哪个口袋里有钱,哪个人的口袋里肯定没钱;路人们手里拎着的包里能有什么东西?如果被发现了,能不能跑?从那儿跑?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三儿就已经能很容易的观察出来,谁身上有钱,钱放在什么地方那儿?,否容易下手,得手后怎么跑,失手后又怎么跑。

这些东西三儿都学会之后,老王还会交给他一些偷盗的技巧和方法。再经过多次练习之后,三儿就可以出师了,也得独自闯荡江湖了。

出师之后,第一次偷东西最为关键。第一次要是失败了,后边儿就没胆儿了,自然也就无法当小偷了。

正所谓贼大胆,其实技术不是关键,一半儿的因素都是胆量。

如果某个小偷去偷东西,他总是觉得别人正在注意他,这就叫贼心虚。

其实受害人未必能知道身边的人是小偷,三儿必须要克服这种心态。

等三儿有了第一次的成功,江湖之中一颗小偷新星就冉冉升起了。

从这天起,三儿偷到的所有东西,都要分一杯羹给老王。

在过去,很多成了名的老贼。晚年都是这么过的。他们金盆洗手之后,由徒子徒孙们供养起来,形成了一个个由老贼把持的偷盗团伙。

这个团伙又和官面儿有所勾结。

偷来的东西,除了现金之外,其他的物品都由贼头处理。他们三天之内不会销赃,就怕是偷了哪个大人物的东西。

更有甚者,有些厉害的团伙会和官面儿的人一块儿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收取保护费。

在他们的势力范围之内,别管是商家还是居民,只要给他们缴纳一定的税费,就能保证不被偷。

这种所谓的税费不仅仅是保护费,更像是一种保险。

哪怕是偶尔出现几个外来的小偷,偷了一户缴纳过保护费的商家。被盗商家就能去找当地贼头,跟他说:我这被偷了,你给想办法吧!

这帮子本地小偷,还就真的能帮着去抓外来的小偷,追回被盗财物。

实在实在找不到的,本地小偷会查清楚损失之后,自己赔偿。

当然,反过来说。要是谁敢不交这份儿钱。他的后果也是不言自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