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净衣污衣(1 / 1)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丐帮贵为天下第一大帮又是个或贫苦出身,或家道中落的乞丐窝子,三教九流,鱼龙混杂,这经更是难念。
丐帮与少林,纯阳在江湖上呈三足鼎立之势,而不同于少林寺和纯阳教这两家佛门道门的执牛耳者,备受朝廷重视,鼎立香火,恰恰相反,丐帮却最受朝廷忌惮和忧心。
要说武林之中哪个门派的徒众最多,怕是没人敢和丐帮叫板,本来干的就是最让人瞧不起的行当,如今能有个安身立命的组织,讨饭的自然而然蜂拥而至。
丐帮可不会什么人都收,奈何江湖上乞丐太多,就算设立诸多条条框框,还是少不了大批徒众前来投奔,久而久之,“丐帮弟子遍天下”也成了不争的事实,单单一个洛阳分舵,便有数万徒众在此聚集可见一斑,一个组织发展大了,野心自然也会随之变大,窥探江湖只是其一,难保下一步不会对皇权有所觊觎,历朝历代有多少皇权不是被这些底层野心家推翻了去的?
更何况这号称弟子遍天下的丐帮,朝廷怎能不对其忌惮。
然而能让丐帮名动天下的当然不会只靠乞丐,一帮过苦日子的半死人能吃饱穿暖已是天大的福气,做人的大理想早在朝不保夕,受尽白眼的日子中消磨没了,哪还能有那么多的雄心壮志,真正能去思考如何成大事,如何谋地位的自然是那些不会为生计所烦恼的人,而正是这群人才让丐帮有今日的声威。
这其中就是不少前来投靠丐帮的江湖游侠,甚至清流名士,乃至富商大户。
听到这儿,足以让顾念风等人瞠目结舌。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去丐帮吃苦受罪?怕是说出来没什么人信,可事情偏偏如此,丐帮能有今日的声望,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
当时,正值边关突厥动乱,大唐自东都洛阳调兵无数,赶赴边关征战,奈何突厥做了万全准备,此战旷日持久,当时距离边关最近的便是洛阳,听闻边关战事吃紧,城中以有不少江湖侠客摩拳擦掌,准备奔赴前线,以助大唐一臂之力。
首当其冲的正是坐拥数万徒众的丐帮,时任洛阳分舵舵主是个有大智慧的人物,他知晓朝廷对于丐帮的疑心,如今正逢国战,何不以此来消弭芥蒂,一来能提升丐帮在江湖中的地位,再者能在朝廷对于江湖的视野中占据一席之地,少林和纯阳有佛道信仰这关自是与生俱来的优势,这点比不了,那不如另辟蹊径,效仿十三僧救唐王,何乐而不为?
打定了主意之后,他不等通报帮主,便擅自召集麾下徒众赶赴边关助阵,饶是这位舵主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利用丐帮弟子独有对于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乞丐的独特身份,在敌军后方巧以妙计,最终助李唐将突厥打回了草原。
一切如他所愿,大胜归来的丐帮再也不是当初为人所瞧不起的乞丐摊子,转头成了人们口中高呼的正义之师,如此一来,不少江湖中人对这个原本不起眼却声势着实浩大的组织心生向往,不单单是佩服洛阳舵主的计谋,还有就是在国战之中丐帮显露出来的精湛功夫,正因如此,大批江湖上的三教九流纷纷前来投奔。
起初,丐帮是并不愿意将这些人拉入进来,一者是丐帮丐帮,本就是乞丐窝,收留这群衣彩光鲜的人成何体统,再有,丐帮本来徒众就足够多的了,吸纳进来这些人更加难于管理,可这时候,那位洛阳舵主再次站了出来。
他极力劝导帮主,言道“我辈学武志在匡扶正道,既心存正道,哪有拒之门外的道理。”随着他的一番慷慨陈词,老帮主心一软,便同意了他口中为丐帮成立一个净衣派的想法,净衣便是这些江湖游侠,富商大户,而污衣则是原本的苦命人,这也便是丐帮净衣和污衣两派的由来。
可群龙不能无首,污衣派自然是由老帮主所把持,这净衣派选谁做领袖可是个麻烦事儿,原先各地舵主都是乞丐出身,统领统领乞丐窝子还行,真叫他们去管这些游侠富户甚至是名士清流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吃惯了窝头的人哪里知道珍馐美味是何滋味?
正当老帮主一筹莫展之际,又是这位洛阳舵主对帮主明言,自己曾是当初洛阳的一位落难豪阀的后代,只因家道中落,才沦落江湖,最终投身丐帮。
如此一来,那也无需多言,又是为丐帮立下奇功,加之曾经家世不凡,让他当净衣派的领袖再合适不过,从那儿之后,这位洛阳舵主便走马上任,成了净衣派的话事人。
要说当初这位老帮主到底是乞丐出身,功夫倒是令人信服,可论头脑就远不如这位曾经的洛阳舵主了,净衣一派在他的领导下,声望日盛,年深日久,门下徒众便可和污衣派分庭抗礼,本来在帮中地位略逊一等,当时靠着净衣派的声威,在帮中论起话语权以能和老帮主旗鼓相当,要说成立净衣派对丐帮来讲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在江湖上的声威那是如虎添翼,短短几年便已是天下第一大帮,足以与身为武林泰斗的少林掰掰手腕,再者对于朝廷来讲,前有少林僧兵,后有霸刀一城,也就不差再来个乞丐兵,更何况太宗皇帝一直以来对武林势力就颇为欣赏,加上有天策府在,无须过分担忧。
丐帮在两派的通力合作外加朝廷支持下,声名日隆,可随之而来的隐患也是颇为巨大。
人在江湖最怕的就是忘了初心,何况,人无贵贱之分本就是圣人糟粕,三六九等才是真实写照,穿绫罗绸缎的怎么可能甘愿和破衣烂袄的人为伍,满嘴之乎者也的更是对粗鄙庸俗的嗤之以鼻,久而久之,这两派矛盾越来越深,尤其是地位悬殊所带来的心理层面上的问题更是难以调节的矛盾。
早先有洛阳舵主把持,净衣派还不敢有过多微辞,可直到后来有一天,帮中突逢巨变,先是老帮主莫名身死,而这位舵主竟在不久之后也神秘失踪了,无人知晓这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此一来,污衣净衣皆是群龙无首,在之后的帮内大会上,净衣派便大张旗鼓将对污衣派的不满统统发泄出来,颇有一丝喧宾夺主的念头,只是奈何丐帮总归名叫丐帮,污衣派在其中的地位还是高了一头,就冲帮中九大长老其中半数以上都是污衣中人便可见一斑,净衣派就算有再多不满,也就只能背后骂上几句。
由此一来,净衣污衣两派面上虽同为丐帮,但明里暗里都没少给对方使绊子,搞些小手段,眼看着大名鼎鼎的丐帮就要成了一盘散沙之际,帮中杀出个年轻人,论起智谋武功都是一等一的人才,这人便是现今丐帮帮主石木峰,矛盾日盛的关头,是他提出净衣污衣半年坐庄的妙计,算是暂缓了两派的内斗,但这不过是粗浅的帝王之术,制衡解决不了打根上的矛盾,这隐患终究是困扰丐帮最大的一个心结。
——————————
听了霍休愁眉苦脸的一番讲述,顾念风长叹了一声,他也说不上来什么,这里面的矛盾隔阂比天大,无人能解,只是可恨当初那个偏要弄这劳什子净衣派的洛阳舵主,没有想好对策便突然消失,这未免太过不负责任……
突然消失?……
顾念风突然起疑,扭头看向霍休,“那位洛阳舵主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霍休正悲春伤秋,冷不防听他问话,怔了怔,随即摇头道,“这我就不清楚了,当初这些只是爷爷随口给我讲的故事,好像是老帮主死了之后没多久。”
顾念风单手摩挲下颚,进而眼睛一亮,连忙说道,“你说那位消失的洛阳舵主会不会是……”
咚咚咚……
话还没说完,突然听得少室山上传来一阵阵急促钟声。
一直没说话的程暮雪听了这钟声脸色顿时惨白如霜,喃喃道,“怎么这么快?!”
离她最近的霍休听了她的话,正茫然不解,扭头准备询问顾念风时,却见这小子竟也一脸紧张。
“三弟,怎么了?”
顾念风原地愣神,并未答话,而关于洛阳舵主的话他也没再说下去,只因这突然传来的钟声他可熟悉……
当年,自己师父大闹少林之时,便也是这么急促的一阵钟声。
少林有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