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成都,一座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1 / 1)
没有料到蜀王弯道超车!
但是鲁王也不可能束手就擒。
已经十天没有鲁王和其兵力的踪影,黑娃隐隐不安,陷入了担忧中。
到成都府的第二天,一群人开始采购,需要补充粮草等赶路物资。
男人们分散出去打探消息,老妇人留在店里看孩子。
胆大的媳妇子跟着翠花出了门,她们重点需要去买粮食。
精打细算惯了,她们还舍不得买现成的干粮,打算租用大车店的灶房,买了灰面回去自己做。
这一路上大家都交换过带着的干粮,也是五花八门:炒米粉、干馒头片、锅巴、烧饼、腊肉等。
钱屠户家带的腊肉最多。
最优秀的是赵秀才的老妻,她带了一大口袋的腌制萝卜条。
翠花和她在路上交换了不少,用的是石头馍。
最后,大家品鉴完所有干粮得出了一个结论,还是石头馍比较好。
这么些天都没有变味,牙口好的人都不用掰了煮,一块馍可以顶大半天。
于是,大家就决定继续在大车店里做石头馍。
一家买了一百斤斤灰面,府城的物价也不低。
灰面一百五十文一斤,看几家媳妇买得咬牙切齿,大家都很是无奈。
虽然两波土匪的到来,让村里收刮了两次油水,每户估摸着增加了五六十两的收入。
但是这也抗不住,再买几次粮的啊。
这才哪儿到哪儿?
这些银钱,如何够走到京城哟。
顺利买回粮食的妇人,脸上都没个笑脸。
打听消息回来的男人们也很焦虑。
四处城门都有在征兵,战争只会持续,他们往后走的路怕很难太平。
袁大伯和袁二伯都心生了退意,他们试图想留在成都府,还想找找有没能赚钱的营生。
总的来说,就是一群人心思各异。
接下来的几天,妇人做干粮,男人们四散,想着打点零工赚点路费。
赵秀才支了一个摊子,在西城门代写信件!
孩子们都憋坏了,不让咱出去,再好玩的游戏,也玩腻了啊。
两头开始磨皮擦痒:
“娘,带我们去耍一下嘛!”
“娘,成都府到底长什么样?”
“成都府里有没有龙须酥?”
龙须糖可能是他们以前吃过最好吃的零食了,一直念念不忘。
石头馍技术总监翠花暂时休假,带了大头和二头出门,小山眼巴巴的看着,同去!
翠花出发前严重警告:“拍花子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