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吃撑的气团(1 / 1)
咱在京城也有房了!
而且是二进四合院那种。
站在院子中间王大力高兴的看着属于自己的四合院,忍不住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天大吼了一声。
“啊。。。。。”
一房在手,天下我有!
心情平静下来,不禁对他刚才中二的行为有些汗颜。
屋里他还没有仔细看呢,正房屋内空荡荡的,得去信托商店淘点家具摆上。
卧室里倒是有张床,他用手压了压,还能用。
厨房里显得有些杂乱,墙面上油渍,污渍到时候都得重新收拾。
还有卫生间,东西厢房等等都得找人好好拾掇拾掇。
手里的钱也不多了,还有一万多,留下一万给印刷厂,剩下的钱备着急需时用。
钱啥时候都能挣回来,这么好的四合院可不好找。
看看时间,这个点信托商店应该下班了,下午再过去吧。
他到街上吃了碗面,又溜达回来。
把卧室的木板床简单擦拭了一下,就着衣服躺在床上准备休息一会。
当他衣服兜里的墨玉隔着他了,才想起来墨玉这事来。
正好闲来无事,试试呗。
从兜里掏出墨玉来,在他不克制的情况下,脑海里那团灰色气团延伸出一丝气流,探入墨玉里。
刹那间从墨玉里传来一丝阴寒之气侵入他的身体,瞬间全身布满霜气,犹如光着身子处在冰天雪地。
随即进入灰色气团里,在阴寒之气进入灰色气团后,只见灰色气团和阴寒之气就像两股飓风在互相吞噬,融合。
过了半柱香工夫,本有些涣散的灰色气团,比之以前更加紧凑了,半透明的灰色变成了深灰色。
一股温润的气流,沿着他的脉络游走了一圈,冻僵的身躯才慢慢恢复。
好一会他才缓过来,差点过去了。
吓得他赶紧把墨玉放到一边。
咋回事?
这几天在身上装着没事,怎么灰色气团一进去,反应这么大呢?
至于脑海里的灰色气团给他吃撑了的感觉。
那块墨玉则没有什么变化。
他想了想,感觉应该是墨玉里的能量太多,而自己脑海里那团灰色气体太次,一小口就给吃撑了。
不过没事,慢慢磨吧,总有一天会吃光它。
不过一想到刚才他受的罪,不禁有些胆寒,太踏马冷了,骨头缝里都是寒气。
待身体恢复过来,他骑着车子来到信托商店。
卡着点过来的,店里还没啥人。
商店里的营业员还认得他:“同志,你过来拉茶桌来了。”
“是的,不过不着急,我再买点东西。”
“好嘞。”
他来到旧家具这,看看有中意的家具没。
这次没有上次的好运了,不过材质都是硬木,用是没问题的。
挑选了一个厨房用的碗柜,卧室的衣柜,又买了几个凳子,方便有人来了坐。
还得买辆自行车,就它吧,二八大杠。
结实耐用。
想了想没啥可买的了,就委托营业员找个三轮车给送过去。
营业员挺热情,招呼店外蹬三轮车帮他送回去。
蹬三轮车的师傅就是这一片的,知根知底。
在路上知道蹬三轮车的师傅姓刘,他称呼为刘师傅。
“刘师傅,太麻烦你了,还帮我搬进来。”
刘师傅憨厚的笑了笑,结过他递过来的烟:“顺手的事儿。”
“刘师傅,问你个事?”
“你说。”
“咱们这一块有人干杂活不?”
“什么活?”
“就是厨房墙上再抹一层灰,家里打扫一下,玻璃擦擦。”
刘师傅不由得笑了笑:“这算啥活,不用找人,我跟我那口子就能弄。”
他高兴说:“真的?太好了。”
“多少钱?”
刘师傅不好意思的说道:“没多少活,你看着给吧。”
“行,一人两块钱,把家收拾利索就行。”
他也不知道具体该给多少钱,估摸着报了两块钱。
刘师傅高兴的搓着手:“没问题,没问题。”
“我这就叫我家那口子。”
说完,小跑着去叫媳妇了。
没多大工夫刘师傅就带着一位结实的妇女推着平车来到院里。
平车里装着白灰,铁锹,笤帚,粑齿。
他看到夫妻二人忙活想上山帮忙,反而事得其反。
还是别去添乱了。
既然有房了,就别在麻烦人家张文亮了。
来到张文亮家的时候,家里只有周慧芬一个人在客厅坐着。
“周姨,一个人在家呢,亮子哥呢?”
周慧芬提起这个小兔崽子气就不打一处来,回来这几天就没好好跟她说说话,一天天就知道在外面疯跑。
“中午就没回来,也不知道又跑哪疯去了。”
你看看人家大力多懂事,只要在家没事就和她聊聊天,说说话,多乖呀。
“大力,还出去撒?饿不饿呀?”
周慧芬和颜悦色地问到。
“周姨我吃过饭了,回来跟你说个事。”
“这孩子老是这么客气,说!撒子事情?”
“我在丝口胡同那找了个院,我想今天搬过去。”
“咋啰?在阿姨这不习惯?”
“没有,没有。”
他连忙摆手解释道:“主要为了方便给我送东西的人,再一个这里也不适合人来人往的。”
周慧芬想了想也是,也就不在勉强了。
只是交代没事了常回来看看。
把行李收拾一下,也没啥可收拾的,跟周慧芬说了小院的具体位置,就离开了。
等他回到小院的时候,眼睛一亮。
窗明几净,井井有条,厨房墙上的油渍污物已经是平整白净。
地面上也都打扫干净了,刘师傅夫妻俩干活真是实在,死角旮旯都收拾的利利索索。
从兜里拿出五块钱,递给刘师傅:“多谢二位,收拾的真好。”
刘师傅拿过钱要找钱。
王大力忙阻止,这么大的工作量,何况人家是用心干活,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干了,让你心里舒服,况且他也不是小气的人,一块二块的让彼此都高兴不是挺好的嘛。
现在就一个字“等”。
等国家恢复高考。
政策方面的事,他也只是在赌,赌跟前世一样,国家纠错功能依然是那么强大。
因为知识人才的培养,储备,是国家强大的基石。
太宗他老人家高瞻远瞩,必定会痛定思痛,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这一点他始终坚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