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俄罗斯使节(1 / 1)
第一百八十七章 俄罗斯使节康熙的话让凌啸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以德服人,怀柔教化,一向都是康熙对蒙古的既定笼络方针,要不然也不至于养虎为患,把葛尔丹的野心刺激得如此之大。
土尔扈特的万里来归,对于其他蒙古部落更是个绝好的示范和警醒作用,天下之大,你们再也找不到一个像我大清一样对你们优渥有加的国家了,不信看看土尔扈特在罗刹的遭遇就知道了。
如果照着这个思路延续下去,康熙就绝对极端重视这临阵倒戈的投诚部落,不仅会假以殊荣和优待,更会从各个方面来妥善安置和犒赏,并大书特书地广为宣传。
彼得的事情,不只是只有渥巴锡等四十人在场看见,还有上万的将士在场,要说到泄密,人人都有可能,何况渥巴锡既然已经与罗刹割裂,更不会蠢到向他们透露实情的地步,那可就真的是天下之大,十万人却无立锥之地了。
可是康熙现在为何要自己去做杀人灭口的事情?!凌啸并没有掩饰这种惊讶和震撼,他目瞪口呆地看着玄烨,可玄哗却已轻转身去寻书案上的奏章去了。
留给凌啸的是一个背影。
看到这背影有些慌乱地乱翻奏章,凌啸猛然间明白了一件事情。
康熙是在试探自己。
雅茹是土尔扈特的圣母,自己又是她的心中所属。
而自己也是策反土尔扈特的关键人物,对这个部落来说。
自己地影响,甚至超过了康熙。
这如何不让皇帝有些担心?他不是要自己去灭口,而是看自己会不会遵旨舍得去灭口。
凌啸猛一叩头,“喳!奴才即刻就办。”
“慢!”康熙转过头来,一副松弛下来的模样,“此事干碍极大,朕似乎是过于小心了。
你说呢?”“皇上,奴才也觉得似乎过了点。
他们如果敢泄露半点出去,立刻就是两国都不能相容的地步。
区区十几万人的小小部落。
岂不是自寻死路?”“哦?你这么想的?刚才为何不说?拾遗补阙。
也是大将之责。”
康熙微微一楞。
“主子决定这么做。
自然就有主子这么做的道理。
奴才就当为主子去办主子要办的事情。
至于您说要拾遗补阙。
奴才也是想的。
可皇也知道,奴才今年才二十一岁,就被万岁爷隆思浩荡提到了将军的高位上。
不瞒万岁爷。
奴才好晕啊!”他夸张地苦恼模样,让康熙也忍不住一笑。
“奴才弱冠之年。
读书又少,也没有经过地方政务和朝堂上的磨炼,哪里角什么周详的思虑、就眼前的这件彼得地事情。
奴才心中有一些想法,可想了半天。
楞是有撕掳清白,还是稀里糊涂的,想要禀报主子做决定呢。”
凌啸当即把怀疑彼得疯傻的事情向康熙做了禀报,然后说道。
“奴才在敌营两日,也曾经向渥巴锡详细了解过罗刹地大致政局,他们国家地皇帝不避疯傻痴残,唯至死不可废正统。
且那索菲亚女王刚刚政变成功。
可也是复辟的摄政王之位,却绝对不敢自称女皇。
究其缘故。
当是这彼得尚在人世的缘故。
皇上。
我们如果把这彼得就此杀了、是不是索菲亚做了嫁衣裳啊?”“彼得疯了?傻了?索菲亚?罗刹国?这么说,她要想当稳摄政王或者沙皇。
都必须要彼得死去才行?!”康熙却是面色兴奋起地快速回走动。
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思维敏捷得很,迅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小纳兰。
你觉得彼得地命可以值得多少的土地?”“皇上,奴才就是搞不请楚。
才向皇上您奏报的啊。”
凌啸当然要藏拙,但是他也怕康熙被内敛儒教所束缚,对外略显软弱,错过中华利益最大化的良机,所以要先在康熙的心中种下希望,“按说,我们打死了彼得,交出尸体。
得到的利益将是最小的,加上这一战地胜利。
最多是要回尼布楚到额尔古纳河之间的四个台湾大的土地。
可要是把彼留着。
让他们来赎回去,奴才以为,皇上可以犯整个西伯利亚都要回来一半喇!那可是二三十个台湾大的地盘啊。”
几十个台湾的地盘。
康熙感觉到自己的口腔很是湿润,可马上就觉到善后极难的问题。
沉吟道。
“朕再想想,你先去把彼得严密隔离来。
没有朕的命今、任何人都不许接近和打听!”*准格尔汗国的覆灭。
为清朝带来了四个四川省面积的广袤疆域,如何剿除葛尔丹余孽,如何采取措施确保长治久安,这些都是摆在康清王朝面前的大事。
但这些大事却没有凌啸什么事情。
康熙铁命飞扬古、伊勒慎、瓦尔达、硕岱、舒恕他们分兵向各个方向上去占领,同时传旨京城各部即刻派员胶来西驻。
妥善点清地土、普查人口、选拔官吏、研究制度、建筑要塞。
这一直忙活了小半个月方才消下来。
大清这次的开疆。
在西面的进取。
至少是平了汉唐两大辉煌时的国威。
且在控制力之上比那时的名义控制要强上许多,于是乎,朝中文武、各地督抚、天下士绅的贺表如云,将熙皇帝的功劳给捧到了上去了。
本来日后方才出现的“千古一帝”,现在也被阿谀的人提了出来。
全国上下的一致赞誉。
让康熙乐得时刻都在回味。
而凌啸深知该韬隐讳,既不出席任何宴会,也不接湖北宁夏将。
连日来除了在自己的临时住处陪陪雅茹之外、就是时刻观察日渐康复的彼得大帝。
这一代大帝,已经上了“阿扁”的魔力。
头中有残留弹片的他,脑神经时时受到压迫,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头痛欲裂。
继而引发癫痫,没有了鸦片的镇定解痛,他根本就是身处人间地狱。
很多时候,凌啸看他撞墙绷蹦的痛楚模样,都恨不得一刀了结他算了,可他知道自己不能这么样当个好人,所以,对罗刹使节的到来,凌啸是最望穿秋水的人。
凌啸秋水未穿的时候,罗刹使节戈洛文终于赶到了尼勒克城。
从康熙二十四年起,一直到二十八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戈洛文都是全权的代表。
作为长期和清朝打交道的大使,戈洛文被得到消息的索菲亚女王指定再次和请朝谈判。
不过。
他的摄政女王得到的却不是彼得兵败的消息,而是本国将士和西域骑兵把康熙围困在小城中的利好消息,这是当日前往莫斯科扰议的理藩院郎中带去的。
索菲亚大喜过望,马上点将戈洛文,兴冲冲来淮格尔讨要胜利的果实。
但戈洛文很快就莫名其妙,继而大惊失色。
旋即惊慌失措。
伟大的俄罗斯战士无影元踪,英勇的尼古拉斯总督不见人影、而欢呼胜利的清朝军民比比皆是,命自己的手下微一打听,方知道十二万联军已轻灰飞烟灭。
他长了一个心眼,在递交国书之后,趁着康熙摆谱的三天后相见的间隔,戈洛文连忙打听在清朝中的老熟人。
这一打听可把戈洛文拾吓一大跳。
他所熟知的索额图。
已经谋反被儿子所杀。
佟国纲。
战死于和葛尔丹的交战之中。
当年参与谈判的。
现在仅剩下旗管章京马齐了。
听到这个消息,戈洛文忍不住一阵感叹,不仅是自已被彼得贬黔入年。
这才被女王重新启用。
就是这清朝内部也一样宦海沉浮人事变换啊!感叹归感叹。
可戈洛文没有忘记。
当年谈判时,肯收自己礼物的之中,马齐,是收得最来者不拒的。
兵马大部分已经撒出了尼勒克,使得这个小城显得空松了很多。
这就使得马齐有了单独的住处,也使得戈洛文有了秘密派通译去见马齐的机会。
这的确是一个很让戈洛文刻骨铭心的机会,他终于得知了一件事情。
沙皇彼得,曾经出现在俄军之中!得到通译的回报,正在喝酒排忧的戈洛文,直接就从椅子上样倒在地。
手中拿着的金属酒壶也落在地上。
知道清兵胜利后。
戈洛文一下就从兴冲冲变成了蔫巴茄子,知道一万多将士无一幸存的时候。
他更加的悲伤,几乎要唱起自己民族的招魂曲了。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远在印度洋上的彼得沙皇。
怎么会出现在被歼灭的俄军中的。
万一是被清军俘虏或者击毙,这可是全国的耻辱,全民族的悲哀!更加当然的是。
自己将成为俄罗斯民族耻辱的替罪羊之一。
心急如焚的戈洛文。
却无法从马齐的口中得到确信。
彼得的生死和去向。
对自己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谜团。
可是,这位全权大臣很是请楚,彼得的生死存亡不仅仅是关乎到民族的荣誉。
还关系到索菲亚女王的政权稳定。
彼得没死。
就必须要让清朝处死他,或者交给自己处死,相对于其他几个虎视耽耽的亲王殿下来讲,索菲亚无疑是更加惧怕彼得的。
这种见识。
立刻就让戈洛文作出了决定。
一方面让随员快马回莫科报信请权,另一方面。
他要紧急求见康熙皇帝。
可是戈洛文哪里知道,此刻康熙的住处,一场杀人不见血的政争,正你死我话地进行着。
能影响康熙皇帝和大清决策的。
并非只有上书大臣。
跳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