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064:老夫少妻一番风味(1 / 1)

加入书签

几天后,襄城掀起一股追星族,追的不在是李章阿夕云大夫,而是新来县令大老爷据闻新来的县令大人,仪表堂堂英俊潇洒学富五车,县令还是位京官呢!据说外放下来的!

“云大夫,你给俺说说,那徐家沟村的命案乍破的这么快,是不是新来官老爷比原先的那胖老爷要英明呀?”

说话的是小桃,小桃算是薛云裳的小保姆,小桃的爹爹身体不好,薛云裳常常看病给药不收钱,他们家无以为报就差小桃来帮忙洗洗刷刷,有时候薛云裳会给点工钱她。今天小桃又来洗衣服了,薛云裳在看书。

小桃生的不错今年十三岁,个子比薛云裳高出还一头,薛云裳的身高跟长相实在是不能跟差不多大人比,单独放开了说还过的去,假小子样子,瘦瘦小小的。但在人家这种漂亮小姑娘旁边一站,她就好像是个矮侏儒,还是个不太帅的侏儒。这也难怪只有传闻说她好,却没有一户人家上门求亲,其中大概还有她整天穿男装的功劳。

“他英明不英明,我不知道,但年轻人总比中年人有干劲,再者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头一把要烧不出名堂来,他接下来几年还怎么干。他运气不错遇上一个简单的案子。”薛云裳语气淡淡,她在想是时候做些肥皂了,再提炼出一点甘油,做些蚊子油。可惜操作太繁琐了,熬油是个蛮累的活,说来也怪了,只要看到肥皂制作过程,他们就死不肯用。真应了一句话,叫眼不见为净。

“本官怎么的就不英明了,你一个小小仵作,平日都去衙门点卯的吗?还想不想拿俸禄了!”

“就是,你还想不想要这份工了。”

说话的是新来的官儿和他的小厮。不知道他们算不算典型的不速之客,薛云裳翻开一页纸,没做任何表示。

小桃听到那小厮的话,笑了!心说‘薛大夫是上任县令亲自求去做仵作的,这仵作做不做薛大夫她并不在乎,光靠她这一手神乎其技的医术,养活自己不是问题。’

“小桃给客人上茶。”

“是薛大夫!”小桃乖巧的去斟茶了。

“哟看不出你这三寸丁,还金屋藏娇呐,小媳妇够漂亮的呀!”小厮看着小桃的背影说到。

“你;你胡说。”小桃这才刚刚转身没两秒钟就听到那小厮说这么浪的话,顿时间脸羞通红。

“哈哈;你这小媳妇害羞了!”县令大笑。

“你们想多了,她是我的义妹,不知二位前来所为何事?”薛云裳放下书,站起来拱手相问。

“没事就不能来你家了吗,我们大人是本县之首,父母官是也,到你家是给你长脸,蓬什么辉来着?”

“小童,别乱说话。”那官儿终于出口捺一下自己的小厮,但话也不是特别重。

“薛大夫别见怪,小童从小在我身边习惯没大没小。”

“呵呵,大人今天来舍下有和贵干呢?若是为了点卯的事,大可派人通传一声。敝人自当前去按章程办事。”

“哈哈,薛大夫言重了,本官今日前来不过想讨杯水酒来喝,不知道薛大夫可愿意招待我等呀!”说着他已经坐下了。

“大人言重了,这过门就是客人,再者言大人可不是第一次来舍下讨食了!”

“你敢说我们大人是讨饭的,大胆你,你知不知道我们大人是谁?”

“身为一县父母官,擅闯民宅,纵容手下出言不逊,中伤民女小桃,毁人清誉这是谁做的呢?”

啪;“茶。”小桃端来了茶,往桌上一扔好好气的说。

“呵呵,小桃别生气了,我已经说过他们了。今天的活就做到这里吧,明儿再来。”

“可是;那你的午餐怎么办?要不我给你做完再回家吧。”小桃看一眼旁边的主仆二人说道。心说这新来的县官大人也不乍样。说不定还比不上以前那胖大人呢,那胖大人起码能慧眼识得薛大夫这颗宝珠,这新来的明显是不把薛大夫看着眼内。

“没事,我自己能做,这不是还有帮手的吗,先回去吧!”

“那你要觉得收衣服,看书太累了,明天我再来给你按按脖子。”

“呵呵知道,小桃,先回去吧,再说这大人可要笑话我了。”

“你;不说了每次都说不过你,我走了。”小桃娇嗔的一跺脚走人了,完全没有把那两人看在眼内。

“哈哈,有意思,老夫少妻果然别有一番风味。”看着小桃消失在薛家院外的背影,县令说道。

噗······这货刚刚在什么,什么叫老夫少妻?他把当什么了?她有那么爷么?薛云裳刚刚喝一口小桃送来的茶。

“我想大人好像误会什么了!”

“哈哈人不风流枉少年,薛大夫是有为之人,偶有一两的红颜知己,也是人之常情。薛大夫不必解释。”

“呵呵······”我该说呢?我丫的素纯娘,很纯那种娘!无奈的薛云裳只有笑而不语。

“言归正传吧,本官是来讨教的!看薛大夫也是有识之士,不知道怎么会把自己困在这小小的襄城县呢!”

“大人言重了,乡野之人,哪里谈的上什么有识之士。”谁能告诉我这货是来干什么的?难道他的八字跟我的突然很合拍了?他突然就崇拜我了?

“我想知道你凭什么说是村里人干的了就是村里人干的。”

???弄啥意思咩,他说什么?新县令的话锋一转,薛云裳完全不知道她在说什么。

“人命大案,你这么快就忘记了?”

“哦,你是说徐家沟的案子呀,不是完结了吗,案犯都签字画押了,你还有什么疑问。有疑问找衙役捕快研究,敝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仵作,很多东西不懂也不明白。”

“您谦虚了,光凭您一句话,就让我省了很多烦恼少费很多心思。”

他这是来谈谈案后感么?要不再写个案情评论?

“本官翻看了襄城县历年来的案子,发现经由你手的案子,破的又快又准,无冤假错案,本官表示怀疑,你当真那么能耐?”

‘得;他上门找事的,谁能来帮忙把这瘟神送走!’

“薛大夫在想什么?你也无须紧张,本官说了是来讨教的。”新县令喝一口茶,慢条斯理的说道。

‘汗一把招谁惹谁了,他个讨教的样子么,讨伐还差不多,这年轻人斗志很好咩!’

“呵呵,这案子破的快无非机缘巧合,线索比较多,仵作的职责就是找线索给捕头侦办,线索越多越详细就越不耽误案情,大人你说是这理吗?”

“是。”

“拿上一个案子来说事,能破这么快,其实很简单心里战术,案发时过差不多两月,案发初期也就是当天案犯夫妻二人,逃离了徐家沟,过了一个月又回来了,那是因为他们一开始杀人之后害怕了,所以逃跑了,因为放不下自己的祖屋,他们肯定套的不远(落叶归根古人对家很执念),这案犯的正常思维模式。”

“你怎么懂他们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什么?”

“思维模式;就是想法套路。”

“哦!”

“那天你暗示说,床单被子比较干净是有女人要睡,但你在现场没有看到另一个枕头,你怎么肯定是有女人要睡的床呢?”

“死者说的,他口中的棉丝线头作证了。”汗一把,这人有完没完,难道我要告诉你说,我看过历史书上面说,古代女人偷情最基本的达成条件之一就是送男方一个枕头吗?

“那些线丝头也可以说是风刮进去的,反正死了很久放了很久。”

“这种因数不排除有,但那天我去现场的时候,现场所有门窗都是紧闭的外面闻不到腥臭。尸体下颚成咬合状,说是从外面飘来的毛丝头,太牵强了。”

“恩,还算有几分道理。”

“呵呵,不知道大人还有什么要问敝人的呢?”这官儿倒像是真心求教的,不过这求教的姿态有点高。薛云裳心说。

“据野史说,唐朝有位公主与人有私情之后,就是因为枕头而事发的,不知道薛大夫看过那本野史没有?”

“大人博览群书,哪是我这乡野之人可比的,谢大人高看一眼。”

“······”嘴上在说谢谢,心里指不定在说什么呢,不说定在说本官不务正业。

一旁的小童听到最后直打瞌睡,说到最后,都是说些互捧的酸话,酸溜溜的,在心里这三寸丁哪里能跟自己家的少爷比。少爷干嘛要对这三寸丁这么客气,不过他那小媳妇到当真好看紧,若是要嫁给这三寸丁着实可惜了。那生气的模样小脸红红的好可爱,好漂亮,没想到这里的丫头比京城的还好看。

薛云裳以为这官儿还要蹭吃的,还思量要不要出去吃一顿,顺便叫上所以衙役,一起给这个官儿接个风,这是官场必要的手段,免得这货有事没事的跑到家里来找人。她只是个想混口饭吃的小小仵作,啥也不是,别没事就来找事,邻居指不定怎么想呢!

不过显然她想多了最后这官儿看时间差不多,拉上她一起出去吃了,说是一来接风,二来庆祝旗开得胜,三来要交她这朋友。

突然间薛云裳觉得自己是个有身份滴人了,这么被看滴起,矮油;这还是头一次咩!心说自己要不要假装高兴激动一下下呢?后来一想自己应该表现出宠辱不惊的样子,才比较有格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