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166:我真没有盗这东西(1 / 1)

加入书签

“展昭我不管你信不信,先听我把话说完再动手擒拿与我也不迟,只要你让我把话说完。”

展昭手持卢芳的信物一路畅通无阻的来到陷空岛,确实住了这些日子白玉堂想明白了,自己这是着了别人的道,他却傻不拉几的一路跑会陷空岛,这包大人真要追究起来整个陷空岛都会受连累,岛上住的多半是无家可归之人,如今这些无辜的人要因他再一次流离失所,他岂不是要成为一个罪人,说什么他也不能连累无辜。正当他想好怕准备进京负荆请罪的时候,展昭却找上门了,这是个误会,不管展昭信不信他都试着解释一下,所以才有了以上那句话。

“五弟你我兄弟相交多年,你的为人为兄一直就知道,你虽然偶尔会犯浑但你在大事上从来不会糊涂,这次怎会闯下弥天大祸?”

“唉;事到如今你还能把我当成兄弟,我白某汗颜,当日一时之气,谁料竟会到如斯境地,我说我没有去盗这些东西你信吗?”白玉堂说着指桌上的那三件宝贝。

白玉堂其实心里很没有底,人赃俱获他还来说这些,怕是说破大天也没有人会信了。

“五弟莫急慢慢把事情的原委道来。”观其神色一脸内疚多于惊慌,表面虽然看似镇定但内心依然方寸大乱。如果他真的盗了三宝,他内疚什么呢?

“此事说来话长,你先请坐,来人上茶。”

见事情比想象的要好很多,白玉堂不由得放松了绷紧的神情。

“遭了,对方既然知道你与薛姑娘的事,你说依然见过薛姑娘的真容,怕那歹人也见过了薛姑娘的真容,既然连你都会薛姑娘的真容一见倾心,我想那歹人是对薛姑娘意图不轨,故而使毒计,来个调虎离山,我们都上当了,怕就怕现在包大人也遭了什么不测。”

展昭听白玉堂把说了清楚明白之后,顿时醒悟了,心知大事不妙,连忙招呼人收拾轻装赶路。连夜八百里快急火速往京城赶。

“展昭你说薛姑娘真的会有危险吗?”

“五弟呀,若薛姑娘真如你说的那般美貌,只怕早就有人对她心存歹意了,可怜她还傻傻不知情,说不定现在就被人以看病的名义软禁,然后再想办法逼她就范。”

见展昭比他还着急的往京城赶,心里很不是滋味。:“展昭你该不会也对云儿······”

“哈哈······糊涂的五弟,呐你看看。”展昭听了白玉堂表述之后虽然他刻意隐瞒了,但据时间的推算,他那几天正是心有郁结的时候,他不是夜闯皇宫杀了一个预备行凶的太监。看来那个档口五弟一定是受自己的干扰,才觉得薛姑娘的意中人是自己,正因为自己故而五弟才会去买醉,之后会被有心人利用,可是事情真的会是这么简单的吗?还是说原本那个人就跟五弟有仇?才会设下这样子的毒计。

这时候白玉堂才看到展昭宝剑不是巨阙。???“你的家传宝剑?”

“哈哈哈······这还是托你福要不是一路追里来江南,才结下了大好姻缘,此剑为湛卢,定情信物来的。”

“湛卢剑?莫非是丁家?”白玉堂不敢置信。

“哈哈······天底下还能几个丁家有湛卢么?”

“惭愧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事不宜迟我们快马加鞭赶往京城,希望云儿一切无恙,若真是因为我的缘故,连累云儿被人寻仇,那我可真真再没脸再见她了。”之所以会发生这么多事,是因为自己对云儿和展昭的猜忌,因为自己的小鸡肚肠惹出这么多事。

“哈哈······你我来赛马看看谁先到前方的茶寮。”展昭故意挑衅到。

“这次我定不会输你。”白玉堂朗声说到。

京城内。

“公孙先生陛下要我找一个人,是个相士。你看此事?”

“呵呵,陛下要你找人找便是了,只要在京城还能找不到?”

“一个女子,女扮男装,混迹江湖,真就这么巧。”眼下京城鱼龙混杂,一个来路不明的女子,接近陛下是何目的?若是他找到这个人,将来发生什么不测,他岂不是成了罪人了。

“大人呐也许人家是凭自己本事混口饭而已,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陛下交代,臣子照办就是。”

“也是,是我多虑了,京城内有个大辽国师,做什么总要前思后想生怕出什么意外。”

皇宫内。

“大宋皇帝陛下,本尊不日即将回国。回国之前本尊还有一件不情之请,实不相瞒半尊来此是为了找寻我的妹妹。”

“不知有什么可以帮助国师的?”这个瘟神终于要走了。

“多谢陛下好意,妹妹人已经找到了。不日我们便一起回大辽去。”

“既然令妹是在我大宋境内长大的,那么朕不如就赐个封号给令妹,如此一来对两国邦交也有好处。”

“如此······就多谢陛下美意。”老狐狸还真是热情,随便了反正云儿已经找到了,大宋皇帝的惺惺作态,随便他了!

“此事就这么说好,待朕尽快挑好吉日册封一个郡主,到时候朕亲自为国师践行。”

“谢大宋皇帝陛下。”这老狐狸事还真多。

之后他们又寒暄了几句,大辽国师告辞先行会驿馆。

“云儿一切可好?”

“回禀尊主,圣女一切皆好,就是有点想她的朋友们。”

“这样,去让人照着云儿原来的模样做一个面皮给她。”薛云裳现在这张脸出去,怕是要迷倒多少男人了!

“是,属下这就去办。”

大辽国师带薛云裳进宫受封之日,现场可想而知,多方寻找的人就竟然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了!后薛云裳因为脸上的面皮带着实在是痒的很,再加上一下见到那么多自己曾经想见到的人,一下激动的不得了,整个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别提多兴奋了!再加上皇帝说要选个好日子亲封她为郡主,她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飘了起来。

“大宋皇帝陛下······”国师话未说完,就被赵祯打断了。

“朕今日有所不适,陪国师的重任就交给八弟了。”说完皇帝陛下立刻走人。

“臣;遵旨。”八贤王其实也很奇怪,昨日陛下跟他商量的不是这样子的,怎么陛下突然变卦了?按原本的计划,陛下应该是借的酒兴随便册封一下那什么国师的妹妹,然后在阶级赐个婚什么的。

宴席上是男女分席而坐,此时薛云裳正乐的云里雾里似的,哪里还顾的了这么多。犹豫她是大辽国师的妹妹地位不低,所以她旁边坐的是公主而不是大臣的女儿们。

福康公主一直在打量这位大辽国师说的在她们大宋长大的妹妹,不由得对这人有点好奇了,若是她就此跟随大辽国师去大辽之后那么她大宋的家人怎么办?“你的大宋名字叫薛云裳吗?”

“小公主的天真活泼的样子,薛云裳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一听旁边有人跟她说话,她立马又兴奋了起来,这可是公主,啧啧啧没想到居然坐在公主的旁边。

“回禀公主名女名叫薛云裳。”其实她一来的时候已经大声的报出了自己名字,在给皇帝行礼的时候。

“薛云裳’好名字原来是出自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里面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福康公主念出了那首诗。

“谢谢公主夸赞。”跟这种小孩讲话,首先就是要懂规矩,她可是从小再严苛的环境下长大的哦,多说一句可能就会引起她的不满,她可是哥哥带来的,她不能丢了新认哥哥的脸。

“倒酒,本宫要敬薛姑娘一杯酒。”对于她用汉姓回答她;她很满意,若是她敢用大辽的复姓来回答她,她才不会理她呢,相信他们相认这么久应该告诉过她的大辽姓氏吧!

“多谢公主。”这公主对她是感兴趣吗?

公主对外面的事情很感兴趣,薛云裳是宫外来的,而且还是个大辽贵族,身份不低,大辽国师在大辽什么地位不认告诉她,她也知道要对大辽的人什么态度,这在大宋长大的女子,若有心较好将来说不上会有大用处。万一要和亲什么的,多个朋友总是好的,小公主很会为自己打算。

宴会持续了大概三个多时辰才结束,正当薛云裳觉得松了一口气的时候,终于不要再全副武装的注重仪表什么的了,跟公主说话很费劲的,每说一句话前都要考虑一下,生怕公主会要她拿大宋跟大辽比较,那就麻烦了,得罪两国的事她自认没那个肩膀能扛下来,所以整晚都比较小心的说话,她还不时的朝大辽国师哪里去看,国师其实也一直在注意她这边的情况,所以每次薛云裳看过去的时候,国师总能给她一个安稳的笑容。

“他对你可真好,这几个月来我从来没看到过他对任何人笑,我的父皇也没有。”

福康对这种亲情很向往,从小她就听说她有很多个哥哥弟弟,但他们都先后夭折了,宫里的孩子不多,能玩到一起的根本没有,她这公主整日面对不是先生就宫女太监,根本就没有享受过这亲情的温暖。

“厄;还好啦,可能是刚刚兄妹相认,他对我关心的比较多一点点而已,他说他找了我十几年了!”

这是实话,任何人说找薛云裳找了十几年,她都会非常激动,她一个人在大宋孤孤单单过了这么多年,终于有家人了,她怎么能不高兴呢?

“我看今天也差不多了,那么公主我们下次再······”

“陛下有旨,福康公主与薛姑娘一见如故,故而留宫中小住几日,待吉日到来之前再行册封之礼。”

太监突然来传圣上的口谕,在场的人都惊呆了,这什么情况,皇上干嘛要对一个大辽女子这么好?难道说陛下有意和亲?把她当人质留下?不过陛下好像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吧?此女是国师的妹妹,若激怒了他,他一句话;大辽百万雄师过大江,那么大宋江山就会岌岌可危,陛下这是所为何事呀?

明知道大辽得罪不得,干嘛还要老虎嘴里拔牙,都忍了这么久了,现在人家都要走了,陛下怎么会搞这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