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168:三宫六院许你一席(1 / 1)
“会打棋吗?”赵祯问。(术语都叫打。)
“会。”薛云裳回答。
“朕是主,你是客,你先走。”
内侍的太监送来茶水之后便走了,薛云裳有点摸不准这皇帝是要干嘛。薛云裳的棋艺是前世很小的时候开始会的,那时候她老妈给她她报了一个兴趣小组,因为她小时候太好动了,她老妈就想她能安静的坐在那里,文文静静的有个女孩子的样子,而且下棋还能开发大脑。
可惜她老师讲的东西她一句都听不去,之后她老妈就改了要她去学习珠心算。前世也说不上会下棋,只能算知道一点点而已。真正能静心学习下棋那还是在襄城县的时候,那时候薛相如不知所踪,她又病了很长一段时间,某一日她去薛相如书房的时候,看到一本棋谱,有时为打发时间就自学了一点。
薛云裳没有跟皇帝客气,一路厮杀棋力不相上下。
半响之后,赵祯端起茶杯,浅尝了一口,茶水已经凉了。:“你做相士应该会测字吧?”
“回陛下知道一些。”
不知不觉间棋盘上面的旗子已经摆成一个‘活’字。
“那么就测这个‘活’字吧!”
“呵呵······”看来皇帝是想杀我了,刚下下棋之前,她问我爹是谁,难道是他认识我的母亲?阿米豆腐,不是这么巧吧,皇帝要杀一个人没有任何理由的。所以自己也不能去问。:“活生存的意思,与‘死’相对,韩非子·解老: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后汉书,华佗传中写······”
“你还懂医术?”赵祯紧紧的盯着薛云裳,仿佛要看穿她的灵魂一样。
“家父行医为生。”这个刚刚已经说过了。
“今天我看也分不出胜负了,朕累了改日再下。”
“遵旨。”薛云裳乖乖的放下了棋子,不敢多说一个字。
皇帝再走两步就赢了呀,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不下了。
“你只解释了字的典故,还没有告诉朕,朕想知道的。”
“陛下想知道什么?”你就么想杀我么?难道要我心甘情愿的把这颗脑袋送给你么?以祭奠大宋数百万的英魂?
见她不说自己想听的,赵祯揉揉自己的脑袋,对着薛云裳挥挥手。:“罢了;你先退下吧!”
“来人传包卿。”
喜怒无常是君王,此话果真不假,刚刚他的眼内明明有很重的杀气,差一点就要随便治我罪了吧!‘厄;刚刚从哪边来的?”薛云裳好像有点迷路了。
“薛姑娘。”你终于肯显出你的真容了。今天进宫还真来对了。
“厄,赵大官人,你······”糟了;刚刚把面具拿下来的时候忘记再装回去了。
“我们真是有缘,在皇宫内都能见到。”赵方笑眯眯朝薛云裳的跟前走去。
“厄;不好意思。”刚想说你认错人了,但是自己先前已经叫他了。一时不知道怎么面对赵方了,很明显他认识这张脸,但自己最近才恢复真容的不是吗,自己原来也不知道,皇宫内就皇帝知道,他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他刚刚也在暗处看我跟皇帝下棋?
一想到这里,薛云裳忍不住的打脚底感到发凉,这是个什么样子的地方,处处杀机,遍地陷进的感觉真的很不好。
“迷路了?怎么没有太监给你引路?”赵方很友好。
“恩;没有。”可能是刚刚她来的时候,没有给太监打赏吧,所以太监不待见她了!所以见到她出门就没有再理会她。
“你现在住福康哪里吧!”
“是的。”他到底是什么人?对皇宫如此的了解。
“跟我来,我送你会住处。”
想拒绝也没有理由,她这幅样子不太适合见人。:“如此有劳赵大官人。”呵呵自己怎么没早想到呢,京城内姓赵的人,有钱的过分,不是皇族中人还能普通平民百姓么,自己真是太傻不拉几的了!
一路总有惊异的眼光看薛云裳看的她很不在,从来不知道做大美人的感觉是这样子的。
薛云裳不由得翻找面具,刚刚一时紧张不知道放哪里了,这衣服又很宽大。一时真不好找。
“很合适你,也合适这里。”
赵方的意思是薛云裳现在的样子,跟身份蛮适合大宋皇宫的。
“我不太习惯,也不打算习惯。”当初给她下幻颜的人一片心意,只希望她能过平凡人的生活,她也不想事情变成这样。
“三宫六院许你一席之位,你可愿意留下慢慢习惯?”
薛云裳看着赵方有点不懂他的意思,他是替皇帝问的,还是替他自己说的?
“我住皇宫不过几日,每日无所事事,吃了上顿等下顿,有时候肚子还没有饿下顿就来了,今日不知······”明日事,这样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的生活她不喜欢过。下面的还没有说完就被赵方打断了。
“这样的生活不是每个女子都能过上的。”
赵方是指她以前常常断粮,有几次要不是他出手援助,她恐怕早饿的要沿街乞讨了,一个女子在人生地不熟的京城,能过的衣食无忧吗?
“这里我认识了,多谢赵大官人相送。”话不投机半句多,跟他也没有什么好聊的了,以后还是跟他少见面为妙,完全不知道这家伙底细。有种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感觉真是不好。
“我的话的不是说说而已。”
“谢谢您的美意,告辞。”进院子之前她终于摸到了面具,原来在最外层的袖管里面,第一次觉得古装蛮繁琐的,以前可没有穿过这种里三层外三层的衣服过,平民的衣服都蛮简单的。摸到面具当然是带好再进公主的院子内,否则那些宫女太监还不把她当成新来宫女!
包拯接到传召之后火速进宫。
“包卿家,给朕查一个人。”赵祯命人取来当年,高丽送来的美人图,上面所画正是薛云裳的生母雪如。
“陛下这是······”
“当年高丽选送一位郡主前来和亲,太后一手安排的,后来不知道是何缘故,郡主与人珠胎暗结,亲事就此作罢。”
这不是很好么,一个异国郡主前来和亲,安排不当落人话柄,郡主自己犯下过错,与大宋无关,那么陛下还有什么好忧心的,包拯不懂。:“陛下······”
“听朕把话说完。你可知当年发生什么事吗?”
“臣······”皇帝突然说的事他一点都不知道,他怎么回答?
“西夏是哪一年建国的?”
“陛下您的意思是?是······”包拯大惊,西夏建国跟这个女子难道有莫大关系?:“陛下见过此女?”
“朕没有见到过她本人,但······”要不要告诉他,现在那个孽种就在朕的皇宫内,杀不得留不得更送走不得。
“莫非是梦中相见过?”包拯首先就想到上次皇帝连夜召见,难道那个缠绕陛下的鬼魅是画中女子?
“朕的人已经查到了十六年前有一对父母在襄城县落户,稚女年幼父一直没有续弦,一家两口相依为命,其父以行医救人养家糊口,不料在稚女八岁的时候,其父在花灯会上突然不知所踪。你现在要做的是,一是给朕查出,当年跟高丽郡主苟且的男人是谁,二是那个大夫失踪之后去了哪里。为什么留下稚女,任其孤苦无依流浪江湖。”
“厄;陛下您所查之人姓甚名谁?”
“那个稚女就是朕原本打算册封的薛云裳。”
“薛姑娘?”那么她跟当年高丽郡主是什么关系呢?包拯很想问,但是设计皇家威严,他不敢问,问就等是问,谁那么有种敢给皇帝带绿帽子。不过听陛下口气,及陛下的神情,无一不再说薛姑娘就是当年高丽郡主的后人。这事好像跟上次吩咐的事不谋而合了。那么刘太后的事,陛下是不是不会太放在心上呢,当年是太后垂帘听政的,究竟是高丽郡主作茧自缚,还是有人有心利用,还是有人刻意毁之?
“对了陛下李用和不日进京,陛下看是否······”
“知道了爱卿先下去吧,朕累了!”皇儿所查的*,就是当年太后吩咐下来的,太后穷极一身,不过得了三张残页,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太后会下那样的命令。‘把她的清白给哀家带来’这是一种恨吧,贵为大宋的皇太后,她有什么理由去恨一个素未谋面的高丽郡主呢?赵祯想不明白了,知道当年的事的人也及其少,现在要查难呐!
赵祯一个人在自己的寝殿之内忧心忡忡,他有一种感觉,当年的事很快就有答案了,*得者得天下,据说西夏王就得几页残图,便建立的西夏国,那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奇书,他迫不及待的要看到它了,他要大宋繁荣昌盛,不要大宋虚与委蛇岁岁纳贡,真乃奇耻大辱也。
不多时,驿馆内。
“尊主,大宋皇帝开始行动了,圣女的容貌被大宋皇帝和赵方那小子见到了,还有不少宫女太监。”
“把这瓶药给云儿送去,告诉她不能抓,抓破了再医治需要的时间可更多了!”
他只关心薛云裳的一举一动,大宋皇帝说什么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小云儿,脸上冒痘痘了,他必须尽快让痘痘好起来,他料定没人敢动他的云儿分毫,大宋皇帝即便是知道了云儿就是他绿帽子的而来的又怎么样,堂堂大宋国君又能怎样,他敢杀了云儿泄愤吗?他不敢,他什么也不敢做,还得好好供着云儿,云儿开心大宋便安好,云儿不开心大宋就要用国库里面的银子来让整个大辽开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