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移民之旅 第三章 戮尸(1 / 1)

加入书签

第三章 戮尸

一队三十人的队伍很快就将破庙包围了,为首官差和一个军爷抽出长刀,一脚踹开庙门,闯了进来,冷冷看了一眼,忽而看到蜷缩在一起的海山和竹影,大喝一声:“拿下!”几个应声而出,将试图反抗的两个孩子抓了起来。

“你们是什么人?”校尉丁猛冷眼看着熊天赐和郑成功,厉声喝问道。

“大人,我们是福建总兵旗下,此次有要务在身!”郑成功怕熊天赐将事情闹大,急忙说道。

“哦?郑芝龙手下的人跑道这里来干什么?”丁猛惊疑地看着两人,心中一直在盘算。 熊天赐却有种荒唐的感觉,论官阶这个校尉不过也就是七品官,居然敢直呼福建总兵大人的姓名,看来这天子脚下的人果然是不一般啊!不过想想也是,现在的弘光小朝廷的影响力也仅仅在长江沿线,其他领地的将领大都拥兵自重,朝廷对他们确实没有多少好感。

“不瞒大人,在下师从尚书公钱谦益大人,此次前来一是探望恩师,二来忧心南都局势,所以才会在此间出现。 ”

“哦,原来是郑公子,失敬失敬!在下南都校尉丁猛,这几位是嘉兴府的捕快。 ”丁猛吃了一惊,感情面前之人就是郑芝龙的公子郑成功。 郑成功成为钱谦益的门生这个不是什么秘密。 因为他和曾经八艳之首的柳如是年龄相仿,而且是柳如是代收地。 所以在南都的市井中流传着一些八卦新闻,无非是他们在绛云楼的一些风流趣事,丁猛也曾有过耳闻。 现在看来,郑成功还没他长得帅,心里有点郁闷。

“敢问丁大人,这两个孩子究竟所犯何罪,以至于如此兴师动众?”熊天赐也吃了一惊。 两地联合办案,案子一定不小。 可是两个孩子还能干什么事?

丁猛看了熊天赐一眼,又见郑成功在旁,不耐烦说道:“这两个孩子胆大包天,不但将嘉兴府知府大人为圣上选送的妃子推入太湖之中,还用刀刺死负责防卫的显武将军。 我等奉命追拿要犯,还请郑公子借个方便!”

“狗官,胡说八道。 是那个丑女人用脚踢竹影,自己失足跌入水中的。 还有那个大胡子,他蛮不讲理,要掐死竹影,我才抽出他的刀捅死他,都是我干地,要杀要剐冲我来,和竹影无关。 放了她!”海山扭动着身体,挣扎大声喊道。 竹影害怕,无助地望着海山,忽然哇哇大哭起来。

“闭嘴,臭小子,还该狡辩。 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们!”丁猛扬手一个耳光抽在海山脸上。 海山眼冒金星,齿颊流血,但一双眼睛 还喷着火,死死盯着丁猛。

可笑啊,可笑啊,扬州城坡之日,我八十万百姓惨遭屠杀之日,我们的弘光皇帝还忙着选妃,堂堂一个四品武将,放着仗不去打。 居然去守卫一个备选妃子。 居然被一个孩子给杀了。 难怪史阁部求援无果,难怪各地守军漠视扬州。 畏缩而不敢进。 熊天赐地眼圈红了,忽然仰天发出震天的笑声。

“你笑什么?”丁猛怒问道,听着熊天赐诡异的笑声,心里觉得冷嗖嗖的,缓缓将收按在刀把上。

“我笑什么,我笑义士如飞蛾,我笑儒生如顽石,我笑朝廷不朝廷,我笑武将不如个孩子!”熊天赐说话间,抓着丁猛的衣领,硬生生将他上身扯弯,紧接着一记铁膝顶在丁猛的面门上。

“杀,给我杀干净!”熊天赐双手一错,扭断丁猛的脖子,大声喝道。 这样地败类,留着他们有什么用?!

两个嘉兴府的官差见势不妙,大喝一声,抽出刀向熊天赐冲去,忽然前胸一痛,两只红缨短枪透胸二过,小刺凌空飞踹,将两人踹倒后抽出短枪,继续向惊慌失措的四五个官差冲去。

一切发生在瞬间,郑成功目瞪口呆看着熊天赐忽然变成一个魔鬼,片刻才反应过来。 郑成功久居海上,亦官亦盗,杀个把人算什么事?一不做二不休,既然已经开杀了,就杀光这些没用的东西,想罢他大喝一声,抽出腰刀,将面前官差的脑袋劈成两半。

十几个官差鱼肉百姓倒是可以,哪曾见过这般血腥的场景,见动手几人的动作和气势就知道是从死人堆里钻出来的夺命鬼,吓得他们三魂七魄倒丢了一半,且战且退,退出破庙地时候已经死了一半。 好在庙外还有十几人围着,见熊天赐他们也不过十几人,这些官兵不知利害,抽出刀来叫喊着加入战团。 很快两帮人混战在一起,刀来枪往,互有死伤,不过还是官差死得要多些。 熊天赐和小刺就不用说了,郑成功带来的这些人都是他的近卫,身手个个了得,对付这些官差自是不在话下。 一时间直杀得这些官差心里发虚,已经开始想逃跑了。

“不能放过一人!”郑成功杀掉第三人,大声喊道。

“所有人都不许动!”熊天赐砰砰两枪将两个试图逃跑的官差打死,厉声喝道。 话音刚落又是砰砰两声,小刺拿着两只手枪,左右开弓,又打爆两个人的脑袋。

剩下的七八个官差顿时傻了,惊恐地看着四支冒着硝烟地枪口,纷纷扔下兵器,放弃抵抗。 很快,郑成功的人上来将这些俘虏捆绑起来,堵住嘴巴扔进破庙中,等候熊天赐发落。

海山跪倒在地上,搂着竹影的脖子,正无声哭泣着。 竹影的胸前透出一大片血迹,脸色苍白,嘴边都是血沫,眼角还挂着泪水,早已停止了呼吸。 刚才混战的时候,竹影和海山试图逃跑。 不想竹影却别官差地刀刺中胸膛,失去性命。

熊天赐闻着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胸腔猛地一紧,鼻子一酸,眼眶中蓄满泪水,痛苦地扭过头去。 这一幕何其相似啊,绫子死的时候。 死在他怀里的时候,也是这般表情!他至今无法忘记绫子的诀别。 她甚至连最后一句话都没机会说出来,就这么死在他地怀里,就睁着那双令人心碎地眼睛……

“竹影,你别生气了,我吃还不行吗,你看我,我吃了。 我吃了,你理理我好吗?”海山泪流满面,将那半个烧饼拼命往嘴里塞。 海山已经忘记了咀嚼,呆呆看着死不瞑目地竹影,忽然哇地一声,伏倒在竹影身上大哭起来。

众人默默看着这一幕,再也忍受不住,泪水缓缓从眼角滑落。 我大明地百姓怎么到了如此地步。 堂堂七尺男儿或可不择手段在乱世中生存下来,可是那些老人和妇孺呢?又有谁来管他们的死活?

“海山,别难过了,她已经死了!”熊天赐忍住悲伤,思忖万一有别的官差听到枪声赶来,那可就不妙了。 要尽快离开这里,想罢温言劝道。

海山痛哭一会,抬起 那张满是鼻涕和眼泪的小脸,缓缓站起来,忽然看到躺在地上的丁猛的尸体,顿时小脸变得扭曲,眼中充满血丝,从地上拾起腰刀就向尸体捅去。

“我让你死,让你死,还我竹影命来!”温热的鲜血不断溅在海山地身上。 溅在一个十二岁孩子的脸上。 显得触目惊心。

不知道已经刺了多少刀,海山之知道本能地刺着。 忽然后颈一痛,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觉。

熊天赐让小刺将海山扛着,点燃一只香烟,又用火布将破庙点燃,最后看了倒在地上的竹影一眼,大步离开。 他们身后顿时传来鬼哭狼嚎的救命声。

如此行的一日,小海山哭醒了又睡了,黄昏时分,众人已经来到嘉兴府地界。 进入一个小镇后,寻找客栈安顿下来。 老板见几人身上染血,也不敢多问,带领众人进入客房后,又让小二准备了几样腌菜,热了些肉粽端给众人。 自从扬州城坡之后,大量难民向着南方迁移,嘉兴府也危在旦夕,是以百姓也开始收拾行装逃离,莫说是小镇,即便是在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经济发达的嘉兴城此刻也显得有些萧条。

熊天赐等人心情沉重,洗漱完,休息一夜后,天一亮就启程,继续向东行走,终于在黄昏之前赶到乍浦港。

昔日的乍浦港可以算是一个大港口,位于杭州湾北岸,与宁波港呈钳夹之势呼应。 明末倭寇曾在附近烧杀劫掠,当地的渔民自发组织起来不断抗击。 清兵入关后,这片海域逐渐被郑氏王朝渗透,如今虽然战乱之际,海上船只依旧繁忙,丝绸和粮食不断通过商船运出,偌大地港口无数船只停kao在浑浊的海面上。

郑成功的大船早就在港口等候多时,见众人远远走来,急忙迎上前去,见到人中忽然多了一个孩子,不禁大感惊异。 简单寒暄后,众人登船开拔,熊天赐最后望了一眼江南,陷入沉思中。

匆忙而来,匆忙而去,除了看到满目疮痍,他的心里空空的。 其实赶到扬州之前,他并没有对南京的死守抱多大希望,只是觉得史可法不该死,南明需要这样地热血书生,他本来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 至于钱谦益,后世因为柳如是的存在对他并没有太大的恶感,只是这个老学究,东林党的领袖,当代名儒,居然会乞降后苟延残喘,还跑到北京是述职,这让熊天赐觉得不可理解。 只可惜柳如是以死相逼也没能留住钱谦益,这个奇女子不得以隐居起来,并在此后积极反清,令江南多少才俊为之汗颜?陈子龙虽然没有见到,却也是熊天赐钦佩之人,还有李待问。 书生报国,无非纸笔,然而他们和史可法一样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弃笔从戎。 他们的命运注定是悲剧收场,中国的历史也因为他们的血性变得丰富而动人,文人的风骨,因为他们的存在而硬挺了许多。

还有日后地思想巨人,黄宗羲,一生投生于拯救国家命运地运动和反思中,与他的另一位恩师,忠毅公左光斗一样,名垂青史。 历数明末地大儒,大都报国无门,望北而流泪兴叹,即使满清入主中原后依旧念及旧主,念及汉人江山,或者遁世,或者流落民间传道,或者移居异域求索强国之道。

望着滔滔东海,望着九龙山从视线中缓缓消失不见,熊天赐告别了江南,告别了士大夫文化的发源地,也告别了大明朝。 等待他的,将是另外一条拯救国家的铁血之路。

“大叔,你刚才用得是火枪吗?”海山睡了一会就被海浪颠簸醒了,扯扯熊天赐的衣襟问道。

“嗯,是西班牙手枪。 ”熊天赐慈爱地看着这个刚从剧痛中回复过来的孩子,点头说道,同时从衣襟里掏出一把手枪,递给海山。

海山好奇地接过来,翻来覆去看着,一时间忘记了一切,玩的不亦乐乎。

“海山,你的亲人呢,你姓什么?”

“亲人被鞑子杀死了,我一个人从徐州府逃出来。 我没有姓,村里人都叫我海山,说我捡来的时候肚兜上写着这名字。 ”海山抬起头,一脸黯然说道。

“那你愿意跟着我吗?”

“愿意!你们帮我杀光了狗官,还有火枪,我长大了一定要为乡亲们报仇,杀光鞑子!”海山一脸坚毅说道,满是泥垢的小拳头握得紧紧的。

“我姓熊,叫熊天赐,你记住我的名字。 如果愿意,你以后也姓熊,叫熊海山,好吗?”

海上楞了半天,忽然被小刺拍了一下脑袋,这才反应过来,急忙下跪道:“孩儿海山见过义父大人!”

“哈哈,起来吧,我也没什么可送你的,这把火枪就当是见面礼吧!”熊天赐扶起熊海山,暗赞此子机敏过人。

“多谢义父!”熊海山心花怒放,将手枪cha在腰间的草绳上,在船头来回跺了几步,忽然对着滔滔东海大声喊道:“我叫熊海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