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母盗血_下部《尧舜禹)目录1、开头的话(1 / 1)
目录开头的话2寒宫怨女5少年诸侯10北巡八狄15中山公主(1)22悬空射侯29猃狁王(1)35诱敌入瓮41网开一面47嫦娥出世53羿射九日59相逢人间65逢蒙投师70祭天赎罪76战大风82麻姑醉酒88单卷(1)收徒94南巡三苗100虞舜出山106梦游水府112舜耕历山119皋陶(1)与神羊(2)125智斗雄虺131花神女夷137鲧说治水141帝女出山147姜原弃子(1)152淮水无支祁(1)159羿射河伯(1)165洛神宓妃171月圆十六176羿之死(1)181嫦娥奔月186丹朱失宠192许由与巢父197帝女出嫁(1)203阏(yān)伯与实沈(1)210玄王(1)祭狐216鬼妹圆房221颗手献图227张果老饮驴233野人谷245象的婚事250大麓惊魂255鲧窃息壤261丹朱称帝268丹水之战274怒斗天神280羽渊诉衷肠288鲧腹出禹292战盘瓠297司彘国303季连成亲309蚩尤宋山显圣315大禹出世322积石山施法327华山玉女333河伯秦洪海338伯益作井343龙门大开349帝尧之死354九头相柳359虞舜登基364鳖灵艳遇369杜宇让贤374桐柏山山神379九尾狐提亲384涂山氏女娇389大战巫支祁394裂石生启400庆功会上405梼杌其人410舜让单卷416夏姑考婿421帝舜禅让428结怨汪芒432溺鬼儿倪龟437玄宫受命440句芒显圣445三苗兵败450苗山《箫韶》456梦醒九疑462
附录:(一)南水北调与大禹治水468(二)上古治水新议——为共工、鲧正名472
开头的话考究我们的老祖宗,上古有“三皇五帝”之说。再造人类的伏羲、女娲和开创农业生产的神农氏,是公认的“三皇”组合。后世也有把女娲排除在外、而以发现火的使用者燧人氏取而代之的,作者窃以为有性别歧视之嫌,不敢苟同。至于“五帝”,太史公司马迁早有定论,《史记》开篇就是《五帝本纪》,从黄帝、颛顼,到帝喾、帝尧、帝舜,不仅姓名和帝号言之凿凿,而且家谱都续好了,竟是乃祖乃孙一脉相承!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停止。《五帝本纪》中有关帝系传承的资料取自西汉人编撰的《大载礼》,后来的注家对帝王家谱又进行了充分的发挥。单说黄帝的重孙子帝喾高辛,是五帝当中事迹最少、但神性最高的一位古帝王。“高辛…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1)俊者,即是《山海经》中屡屡提到的上帝帝俊,如今亲自下凡,做了一任人间帝王。帝喾娶了四位妻子,分别是有邰氏姜原、有戎氏简狄、陈锋氏庆都和娵訿氏常仪。姜原的儿子稷是周朝的祖宗
,简狄的儿子契是商朝的祖宗。稷和契都是本书中的人物,以后我们会遇到。庆都的儿子尧,是书中的主人公;而常仪的儿子挚,则是尧的前任帝王。另外,《史记》中还明文记载,舜和大禹以及秦朝的先祖伯益,都是黄帝的孙子颛顼的后代。这样算下来,黄帝部落集团经过阪泉和涿鹿两次大战,就囊括了从五帝到夏、商、周、秦,近三千年的中国古帝王宝座,不可不为盛矣!
汉代儒者拼凑和杜撰的这副五帝谱系图,是为当时皇帝推行的儒家主流意识服务的,是为鼓吹帝王世袭制制造舆论根据的,政治性很强,因此虽然矛盾重重,漏洞百出,竟也大言不惭。至于司马迁为什么将其原封不动地拿了过来,编入《史记》,考虑到他的处境,我们也不好深究了。但这么一来,《大载礼》中描述的帝系图就被镀金了,俨然以信史的身份流传古今。虽然自东汉以来,学者们就开始对这副帝系图进行质疑、批驳,但直到现在,还是有人把它当作经典拿来说事,津津乐道,好象华夏祖先只有轩辕黄帝一家,而曾为天下共主的炎帝族团,以及创造了灿烂文化的东夷蚩尤集团,竟消失得无影无踪,统统都被靠边站了。
由于绝大部分有关先秦帝王故事的文字记载,都被秦始皇一把火烧掉了;据说李斯在阿房宫里保存了部分孤本文献,又被项羽的一把火烧光了,致使后世研究者无法另外拉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上古帝系菜单来。于是乎,疑问仍然是疑问。
《诗经》是人们公认的、可靠的最早的书,是东周以前的先民发自内心的吟唱。《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名字叫做契的商朝先祖,是一位名叫简狄的女子吞了颗燕卵而怀孕生下的。而周人则认为,其祖后稷是姜原踩了巨人的大脚印而有孕生下的。殷商和周人在追溯自己的祖先时,都没有提到赫赫有名的帝喾。这绝对不是他们的疏忽大意。而最大的可能是,他们认为帝喾和他们的先祖没有什么关系;或者,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帝喾这位帝王。
司马迁是位严谨的学者,史学鼻祖。虽然他录自《大载礼》的上古帝系图破绽百出,但全盘否定他讲述的上古故事,是不明智的。近代的疑古学派引经据典,把《史记》讲的上古传说史驳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一时间,上古传说史也真的只剩下了聊胜于无的传说了。但是,有个国学大师叫王国维,硬是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查出了商王朝的世系,竟和《史记??殷本记》中的记载相差无几!此举再次维护了史学泰斗司马迁的信用度,使如今研究上古传说史的学者们,都不得不认真捧读《五帝本纪》。
我们这本书是以神话的方式向读者交代上古传说史,以上是不得不说的话。作者已经在上古系列小说《炎黄与蚩尤》中,介绍了黄帝相继征服炎帝、蚩尤两大部落集团的故事,捎带提到了继任者颛顼。接下来这部书,要重
点交代发生在尧舜禹时代的故事。作者认为,《五帝本纪》中的古帝王都应该是存在的,但说他们都出自黄帝一族恐怕是非常勉强的。当时社会正处于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联盟,向以地域划分的国家转变时期。即使黄帝征服了炎帝和蚩尤,号为天子,也只是在所谓“万国林立”的部落之林中确立了霸主地位。当时并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国家机器进行统治,诸侯们大都不服从王命,各行其是,并通过相互侵伐进行兼并、争霸。我认为黄帝之后的颛顼和帝喾,并非黄帝子孙相传,而是在万国中原逐鹿中出现的共主。颛顼族落生活在冀、鲁、豫交界一带,应属于东夷集团范畴;帝喾“自言其名曰俊”,史学家说,这个“俊”字像蹲着的一只鸟,正是东夷诸族崇拜的鸟图腾。也就是说,黄帝族进入中原百年之后,东夷的颛顼族和帝喾族又东山再起,相继取得霸主地位。
尧舜时代一直被后世描绘成君王贤达、万国和合的理想社会、大同世界。连对古帝王颇为挑剔的当代开国领袖,也对尧舜赞扬有加,曾赋诗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那是华夏实现统一的前奏,是一个国家雏形初现东方大地的时代。近代的研究者发现,尧舜时代的天下并不太平。除了公认的水、旱等自然灾害之外,从古书的字里行间,还隐约流露出朝廷中的权力之争和部落间的征战杀伐。倍受推崇的尧舜禅让之说,也并非那么如歌如醇,平和美满,而是留下了各种势力残酷斗争的烙印。大概也正是由于不寻常的天灾人祸,才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之机缘,孕育出尧、舜、禹等一大批华夏明星,永远地被后世传诵。他们是幸运的。但也有不幸者。如射日的后羿和治水的鲧,虽然做出了动天地、泣鬼神的事业,却身后寂寞,甚至被冠以莫须有的罪名,充当了世世代代的反面教材,直到如今。
我们已经无法在历史迷雾中侦知上古时代的真相,只好把神话传说中的粒粒珠玑翻出来细细玩味,从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编织出想象中的上古画面。颛顼大帝威名显赫,但只有两项事迹较为突出,一是《淮南子》中提到的战胜共工,二是实行“绝地天通”工程。所谓“绝地天通”,就是派两位大臣重、黎,分别为掌管天地四时之官,禁止天神不得随意降地,地祉不得自由升天,使天上地下互不干扰,各得其序。近人研究说,实际上是颛顼推行了一场宗教改革,实行了政教分离的体制。相对于颛顼来说,继任者帝喾虽然名气很大,却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干货。鉴于这两位帝王任期内的传说资料很少,作者不敢随意杜撰,只好一笔带过。在这部书中,我们重点探讨流传广泛的尧舜禹时代。
注[1]:《初学记》引《帝王世纪》:“高辛…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jun”。《帝王世纪集校》第一:“帝喾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俊’”。(俊没有人字旁,暂代。——作者)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