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香樟(1 / 1)
叶知遇赶忙用指甲盖抠了一小坨, 蹭到掌心里,双手合十,粉粉亮亮的膏体在掌心里慢慢化开一些, 再抹匀到手背和脸颊上。
她笑道, “嘿, 真的像在抹面霜,好润好香啊。”
苏瑶小脸一抬得意极了,“是吧。而且材料都是纯天然的, 能抹到嘴巴上当润唇膏使。”
说完拖着叶知遇敷面膜, 放了刺玫花, 闻起来香香的。两人躲在砖窑棚屋里, 一边闲聊, 一边挑捡刺玫花苞,挑完后放到太阳底下晒个几日,晒到脱水后, 就能存起来泡茶喝。
刺玫花茶有美容养颜、安神活血的功能,很适合女生喝。
除此之外,它还有个隐藏的神奇功能, 也是叶知遇目前非常需求的——催经。这玩意来了也烦,不来更烦,总之就是烦烦烦。
“啊, 对了, 你那天说的决定是什么呀!”苏瑶想起被吊瓜的事情, 想起就恼火,抬手摸向细腰轻轻挠两下, 再哼哼鼻子, “快说, 不然我挠你痒痒。”
叶知遇怕痒,被她挠得咯咯笑。
她恼羞成怒地按住手,“好好,我讲我讲。”
于是,支棱起耳朵的苏瑶听完了全过程。
先是目瞪口呆,再是呆滞,最后捧起脸无声尖叫,唇边洋溢的笑容压都压不住。
“啊啊啊,你们这相当于坦诚相待了吧?”苏瑶激动的不行。
“呜呜呜大老板居然这么好。”
“他好温柔。你也好勇敢好坦**。”
苏瑶看着叶知遇的姣好的侧脸,鼻头莫名发酸,怎么会有这么勇敢而美好的人呢?这一刻,她在心底虔诚地祈祷,知遇姐姐,你一定一定要幸福啊。
她悄悄地抹去眼角的泪花,问,“所以,你们现在就是慢慢来?”
叶知遇想了想,“嗯。差不多吧,我也说不好,他的态度让我很有安全感,可能说不定哪天我禁不住**,就...你懂得。反正顺其自然吧。”
“那你要第一时间告诉我。”
两人笑闹一会,此时,屋外气候宜人,树梢充满绿意,美好可爱。
树荫下的男生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做木制农具。
具体要做的农具类型,除了叶知遇提供的思路木耙,陆景阳又搜肠刮肚地想了一堆,什么木锄头、木锨和木杈,还有犁地工具、播种工具和起重器什么的。
这些都是很古老的木质农具。
还好陆景阳小时候见村里人用过,当然,他家也有些,比如那个木杈,他用这个玩意跟讨厌的邻居打过架,戳得邻居哭着回家找妈妈。
想起自己的丰功伟绩。
陆景阳的唇角露出一抹微笑,他压了压笑容,说,“差不多就这些了吧,能翻地耕地播种子锄草,基本够用了。”
制作的第一步是要选用合适的木材,像木耙和木锄这种需要翻地压土的农具,需要质地坚硬、耐磨沉重的木材;而木锨和木杈这种用来翻铲抛洒粮食的简易工具,更适合用轻便柔韧的木材,更衬手。
青冈木是不错的木材但都被建房子预订了。
钟瑾思考了一会,“樟树材质细腻坚韧,很多古建筑的梁柱都用樟木,柳树轻便。”
“行,就它们了!”陆景阳握紧石斧,“去砍树!”
南方多樟树,林子里随处可见,进林小路就长了几颗树龄颇高的大樟树。树冠茂密,叶子有淡淡的清香味,新发的嫩芽是青绿色,颜色清雅。每年春末夏初会开些绿色的小花,风一扬,满鼻子芬芳。
陆景阳扬起石斧,对准树干咔咔地一顿砍。
细碎的木屑四溅,樟树树干里自带的芳香味变得愈发浓郁。钟瑾闻着味想了想,樟树,那是不是能提取樟油做樟脑丸?
他似乎记得制作樟脑丸,也就是取樟树树根、树干、树叶,将这些材料磨成碎片粉末,通过蒸馏的方式提取樟树油脂,等冷却后,便能得到颜色白净的晶体和一些油状**。
结状晶体便是天然樟脑,气味清香,不溶于水,可以用来防虫防霉蛀,加热涂抹到木材上还能防潮。油状**是樟树精油,可以给叶知遇她们做熏香。
“陆景阳,再砍这颗。”
钟瑾指着最粗的树干说,樟树越老,提取的樟油越多。
刚砍倒一颗大树,手掌还在发麻的陆景阳:“.....”
钟瑾指的是所有樟树里最粗的一颗,树干比旁的树粗大半圈。他愣住,不就做个农具?
需要砍这么多树吗?
而且,砍那么粗的树....他是个人,也会累的。
但树影下的钟瑾,眼神很认真。
见他半天没动作,眉宇轻蹙起,“怎么?”
算了。看在他辛苦守夜的份上。
陆景阳摇了摇头,“没事。”
绕着树干周围砍上一圈,砍到连接部分形成个笔尖形状,两人再合力,往一边用力推下去,推倒。
砰——
粗树倒地。
之后,陆景阳又去砍了颗细柳树。
木材搞定,砍枝节分段,开始投入正式制作。
木耙子是用两根粗壮结实的木头组建起来的,一长一短,短木中间凿洞,洞口两边的壁上有小孔,长木棍就相应锤两根木头,形成合适尺寸的插销。
之后在短木前后打眼用来插耙齿。每根耙齿长度约15厘米左右,磨成上粗下尖的样子,还是按插销原理,将其敲进去固定住。
至于木锄头和木锨,一个是锄一个是铲,制作办法基本跟木耙子差不多,短木变成粗木桩和方形木板。
木杈就更简单了。
都不需要特别制作,直接找有杈口的树枝砍下来,剥去树皮,用糙叶子磨一磨,就搞定了。
砖窑屋子里的炉火烟气袅袅上升,屋外传来咣咣咣地敲打声,劳作的时光在食物香气里慢慢流逝。
叶知遇在弄蕉芋粉,苏瑶在帮厨。
她想做些粉条出来晒着,晒干后放好,随取随用。
而且现在天正热,吃饭也没啥胃口。
可以用焦芋粉做些凉糕压肚子,等下午些,天气凉快点再做大餐吃。
在两个大碗里各舀几勺焦芋粉,分批加水,一个搅和成浆水状,一个搅和成柳絮状。
陶锅加水烧热,放上蒸笼,热气噗噗。
白色的浆水不停地搅拌,加一点盐水油搅匀后。在盘子里涂抹上一层油脂,舀一勺浆水倒进去,薄薄的一层,摇晃至均匀后,放到蒸笼里,约十来分钟,白色浆液固定成透明胶至状。
扣盘,倒出圆粉皮晾凉。
凉透后,切成细条,像红薯粉一样的粉条搞定。
搅成柳絮状的粉团揉搓,揉到不沾手后,也是倒入模具蒸熟,这会时间长点,要蒸二十分钟,取出,放凉。
熟透的粉团成半透明状,固定成一块很q弹的凉糕。
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叶知遇直接切成了小方块,方块中间抹上一层厚厚的刺玫酱,酱汁甜蜜,还有口感厚实绵密的花瓣。
晶莹剔透的凉糕里抹上了一层厚厚的花酱,透明色放大玫色,不仅增加香气,还让这盘凉糕变得格外精致。
叶知遇在陶盘上放了一片方形芭蕉叶,摆上蕉芋凉糕,再撒些玫色的干花瓣做点缀,一盘解暑且精致的点心亮相。
苏瑶迫不及待地尝了口凉糕,“唔,冰冰凉凉的,还特别香,好甜好好吃。”
“走,去外面吃。”
两人端着一壶水和新点心走出棚屋。
青冈树下,两个男生正蹲在地上敲敲打打,树干上杵着四把新农具,长木棍下的形状各异,方的短的。
“哇,你们做了好多呀。”苏瑶惊呼。
叶知遇把凉糕放到石板桌上,走过去仔细打量了一番,握起木耙朝地上薅了薅,干燥的泥土瞬间被挖出几条浅浅的印迹,再用力试了试,能凿出土坑,但木耙依旧稳稳地固定住,完好无缺!
“完美!”
有了优秀的工具等于有了好开端。
种出粮食指日可待。
她跑到姜薯坑旁边,揭开干草,薯块上的芽苗越发茁壮,都长出了一指长的小苗苗,有了新叶子。
“我想了想,我们可以种姜薯、蕉芋还有木薯。”
“还有还有,把茉莉花和刺玫花都搬过来吧,哦,还有姜花,你们上次摘回来的姜花好香啊,我想种好多花,开个花圃出来~”苏瑶说。
“啊,对,种花,还要种野葱和良姜,还有啥来着。”
想种的太多,脑子快记不过来。
看到叶知遇脸上露出迷糊神情,钟瑾笑了笑,起身走到棚屋,拿出笔记本和炭笔,递给她,“记一记。”
叶知遇回以感激的笑容,“谢谢~我正好记下要种些什么。”
她正好翻到钟瑾的建房子相关的笔记,上面清楚地写着时间安排和进度。
下周完成地基框架,铺砖,到下个休息日之前完成房子的地面工作。
下下周设定的是搭建墙面的目标。
到这里,材料可能会不够,可能需要再烧些石灰,墙壁用木头搭,表面抹上一层防水泥浆。也就是搭墙抹灰工作。
她一边看一边询问钟瑾细节。
两人细细地商量着,偶尔微笑,一颗头跟一颗头靠得越来越近,阳光打在他们的脸上,镀上一层毛绒绒的浅光。
苏瑶捧着陶杯看他们。
心里不由地直感叹,哎,他们真好,真是配一脸啊。
而旁边,一上午没喝啥水的陆景阳早就渴得不行,端起陶杯跟牛饮似的,一饮而尽,喝完后发出一声满足地喟叹。然后捏起漂亮的凉糕,美滋滋地一口一个。
嘿嘿,凉糕真甜,真好吃。
作者有话说:
小阳:嘿嘿好吃好吃,真好吃。
我今天捋了捋大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