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老奴心里更苦啊(1 / 1)
清浅扭动着身躯哈哈笑着:“烨哥哥,哈哈,别~别挠了~我~有正事呢。”
南宫烨手上动作停了一下,“还敢不敢质疑我对你的心意了?”
清浅赶紧摇摇头。
“不敢了,不敢了,以后我就是怀疑我自己也不会怀疑烨哥哥对我的心意。”
南宫烨这才收回了双手。
“这还差不多,说罢,有什么事?”
清浅嘿嘿一笑。
“你知道的,我最近不是忙着小舅舅的婚事嘛,前两日外祖来信,说是药谷主准备在京城购置一个宅院,让师姐出嫁。”
“我二舅母呢,就把这项重任交到了我手上,美其名曰,我比较熟悉药谷主和师姐的喜好。”
“这不,我就想约着烨哥哥一块儿,去看看京城的宅院。”
南宫烨摇摇头。
“你呀,没见着你对自己的婚事如此上心,反倒是操心起别人的婚事了。”
清浅扭捏着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们的婚期不是还有一段日子嘛,再说了,你一堂堂的王爷,婚事自然有礼部操心,哪用得着我们亲力亲为呀。”
南宫烨对清浅的心大都无话说了,心想着大婚虽然有礼部操持,但是一些小的细节,还是得自己亲力亲为的好。
算了,就让浅浅这么傻傻的当个美娘子吧,自己多上点心就行。
于是,南宫烨也不多说,直接拉着清浅往京城里最出名的牙行而去。
牙行的伙计见过了各型各色的人,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一看到南宫烨和清浅的穿着,就知道二人非富即贵。
伙计立马满脸笑容的迎了上去,恭敬地问道:“二位可是想购置宅院还是商铺,小人这各种各样的都有,保证令您满意。”
南宫烨一贯冷淡,这种场合一般都是清浅发声。
“我们想在城里购置一间三进院的宅院,位置要好一点,院子里的摆设最好也偏江南风,你看看你们手里有没有类似的宅院。”
伙计立马回想了一圈,回道:“三进院的宅院,我们这确实不少,但是您说的这个要求,小人刚刚回想了一下,不多,也就两三套。”
“您看,是否需要小人联系下,带您过去看看。”
“其中一座,原主人把钥匙放在了小人这,可以直接过去看;另外的两座,小人需要派人提前去通传一声,您看您什么时间方便。最快的话,可能也需要午后才能看。”
清浅看了看南宫烨,南宫烨点了点头。
清浅就直接说道:“那这样吧,你先让人联系房主,我们先去看看有钥匙的这座。待午后我们再过来看看其他两座。”
伙计内心一喜,高兴的说道:“好嘞,二位请稍等片刻,小人这就安排人过去通传。”
一天下来,清浅和南宫烨跑遍了三座宅院。
清浅看中了其中的两座,一座靠近俞府,只隔了几条街的距离,另一座稍微远一点,但是胜在院内的庭院几乎完全复制了江南庭院的风格,雕栏画柱,小桥流水应有尽有,可以看得出主人的品味极佳。
没过两日,俞老太傅和药谷主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俞府的管事也早早的等在了城门口。
药谷主一行人在俞府休息了一日后,就嚷嚷着要去买宅院,要搬出去住。
倒不是药谷主不满意俞府的招待,只是两个人马上要成婚了,婚前就住进婆家总归是不好的。
不出清浅所料,药谷主和钟凌寒对于清浅看中的两处宅院都很是满意,但是钟凌寒更加偏爱稍远点的那处宅院。
药谷主想着这宅院终归是自己的女儿要住,只要她喜欢就好,所以宠女成狂的药谷主想都不想,直接拍板买了下来。
这可乐坏了牙行的活计,甚少见到买主如此痛快,看过一次后就直接要买。
在牙行的协助下,两家很快就签订了契约。
由于俞府的关系,衙门的人也丝毫不敢怠慢,很快就换了文书,正式成为钟凌寒的私产。
宅院的事情搞定后,派人简单的收拾了一番,药谷主一行就直接搬了进去。
清浅左盼右盼,好不容易盼到了俞奕帆和钟凌寒大婚的日子。
京城里的百姓又热热闹闹的看了一场喜事,还有甚至嚷嚷道:“这俞家老三三十有几了,终于铁树开花了,不容易啊,不容易。”
后来,清浅听着京城里的言论,笑的前仰后翻的,直呼要好好赶谢钟凌寒收了俞府这万年老大难。
不过,清浅还没抽出空去感谢钟凌寒,礼部的官员、司礼监的太监就找上了门。
清浅想对天哀嚎,奈何不敢啊。
礼部派了专门官员前来督办清浅和南宫烨的婚事,而司礼监的小太监们也带着绣娘来为清浅量身,好定做大婚时的喜服。
虽然大婚不需要清浅亲自操心该做什么、准备什么,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谁看自己不顺眼,居然在皇后面前举荐,要让自己提早熟悉宫规。
皇后也是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派遣了自己身边的得力嬷嬷前来慕容府教导清浅宫中的规矩。
嬷嬷在临出发之前,虽然得到皇后的授意,不必太过于苛责清浅规矩,只要大致上看得过去即可。
嬷嬷也是谨遵皇后的懿旨,心里琢么着怎么走走过场。
但是当嬷嬷看见清浅的瞬间,顿时头大,心里也明白过来,皇后到底是何意,真真是这位未来的秦王妃一点宫中的规矩都不懂啊。
嬷嬷只能从最基本的宫规一点点的教起。
但是,就这最基本的规矩清浅都学的头大,直言自己心里苦啊,嬷嬷心想,县主您心里苦,老奴心里更苦啊。
俞婉沁因为最近一直在忙着筹备清浅的嫁妆,虽然是圣旨赐婚,所有的流程、物品礼部和司礼监都会准备好,但是作为父母的,怎么都会帮儿女再多准备一份。
所以,俞婉沁也顾不上清浅这边的规矩学的怎么样,只叮嘱教导嬷嬷千万不要客气,该怎么管教就怎么管教。
清浅听后,心中更是郁闷不已。
不过,再怎么辛苦,清浅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学下去,毕竟自己的规矩如何也关乎着秦王府的脸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