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脸色又是黑了一度(1 / 1)

加入书签

南宫烨看了清浅一眼,看清浅无异议后,才点了点头。

这时候南宫烨和清浅才向俞浩轩打招呼,“浩轩\/大表哥,别来无恙。”

俞浩轩也上前一步,“姑父、姑母、大师兄、浅浅安好。”

众人点头寒暄了两句。

随后,南宫烨和清浅又跟慕容凌霄说了几句,原本是想让慕容凌霄回秦王府小住,但是慕容凌霄却以俞婉沁想念俞府为由婉拒了。

于是,慕容凌霄就和俞婉沁跟随俞浩轩回了俞府。

其余众人则是先行回了秦王府安顿。

清浅走之前还特意叮嘱了,要好好安顿受伤的云儿,所有的药材、伙食都按照最好的来。

不仅如此,清浅还特意向南宫烨讨要了小黑,让小黑负责保护云儿,以免有不开眼的人打扰了云儿养伤。

因为要照顾受伤的姐姐,舒儿并没有下车行礼,远远地透过车窗看着太子以及南宫烨一行人的背影,舒儿咬了咬唇,眼神中透着一丝丝的不甘,不过转瞬即逝。

太子和南宫烨一行人,在禁卫军的护送下,浩浩荡荡的向着皇宫驶去。

等到众人到达宫门口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了。

原本早已经过了平日里宫门落锁的时辰,但是为了等南宫烨一行人,皇帝早就命大内总管太监等在宫门口,阻止宫门落锁。

大内总管远远的就看见了太子车驾,用他那尖细的嗓音喊道:“来了,来了,快打开正门,迎接太子殿下和秦王殿下。”

禁卫军们立即听令,将已关闭的宫门打开。

与此同时,大内总管立马吩咐自己的小徒弟去回禀陛下。

太子和南宫烨的车驾畅通无阻的进了皇宫,一路驶向皇后的坤宁宫。

皇上和皇后也收到了他们进宫的消息了,此时正坐在大殿上伸长了脖子向外张望。

车驾稳稳的在坤宁宫的正门停下,一行人慢慢的走下马车,在宫人的引领下进入大殿。

太子和南宫烨、清浅刚准备行礼,皇帝就说:“免礼、免礼,烨儿和清浅一路辛苦了吧。快,快赐坐,别让秦王妃累着。”

皇上和皇后看着清浅那高挺的肚子,都笑的嘴都合不拢了。

南宫烨:“回父皇、母后,儿臣不辛苦。”

皇后看着清浅,招招手,“浅浅,来,过来让母后好好瞧瞧。”

清浅看了南宫烨一眼后,站起来走向皇后。

皇后欣喜的直接拉着清浅的手坐在了自己的身边,亲切的问道:“已经八个月了吧,真好,不久母后就能抱上小孙孙了,这一路奔波,身子可有什么不适啊?”

清浅伸手摸了摸高挺的肚子,“回母后,已经八个月了,太医说儿臣身子底子好,所以胎儿也长得壮实。”

皇后听完更高兴了。

“母后还担忧着你们老也不回京,怕你们赶不上过年,再耽搁下去,说不定就得在建邺城生孩子呢。好在你们赶回来了,母后也能第一时间看见小孙孙。”

皇上看着皇后拉着清浅说起孙子没完没了,而自己碍于身份,却插不上话,气闷道:“行啦,以后有的是时间说,孩子们一路赶过来,想来还没用晚膳。”

“对对对,瞧我这记性,可别饿坏了本宫的小孙孙。来人,快点摆膳。”

太子和南宫烨看着如同孩子气的皇后,不禁好笑。

这时候太子妃也领着两个孩子过来了。

两个孩子恭恭敬敬的向皇上、皇后行礼,“恒儿\/灵儿,参加皇祖父、皇祖母。”

皇后看着两个孙子、孙女,高兴的眼睛眯成一条线,“乖,乖,皇祖母的乖孙,快过来到皇祖母身边坐。”

两个孩子乖巧的走了过去,恒儿还十分小心的牵着走路还不太稳当的小灵儿。

清浅瞧着两个孩子,也是喜欢的紧,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希望自己的宝宝生出来也能如此乖巧。

太子妃看着清浅那模样就猜到了清浅的想法,不禁打趣道:“浅浅一定是在想自己的孩子生出来以后是什么模样吧。”

清浅看着众人的目光都盯着自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随后点了点头。

此时,懵懵懂懂的灵儿用小手轻轻摸了摸清浅的肚子,然后咯咯笑着说:“弟弟,乖~乖~”

众人听闻后,哈哈大笑。

唯独南宫烨臭着一张脸,但是语气却温柔的说道:“灵儿说错了,皇婶婶肚子里边是妹妹,不是弟弟。”

小灵儿歪着脑袋看着不远处对着自己说话的怪叔叔,使劲摇着小脑袋,十分不服气的反驳,“是弟弟,是弟弟。”

南宫烨一副十分恼怒却又拿小灵儿无可奈何的表情一下子逗乐了大家。

清浅还不忘记补刀,“灵儿说的对,是弟弟,你小皇叔说的不对。”

小灵儿听到有人夸奖自己,又是高兴的咯咯笑了起来。

皇后抱起笑的停不下来的小灵儿,笑着问道:“灵儿怎么知道婶婶肚子里是小弟弟呀。”

小灵儿歪着脑袋想了想,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只一个劲儿的说:“灵儿就是知道,就知道。”

清浅好笑道:“母后,您有所不知,早之前太医诊脉的时候就说怀的是个男胎,只是烨哥哥一直不相信,硬说是个女儿。”

南宫烨听着,脸色又是黑了一度。

太子坐在南宫烨的身边,拍了拍南宫烨的肩膀,小声道:“兄弟,想要女儿,还得继续努力啊。”

南宫烨气哼哼的瞪了一眼太子。

就在这时,小宫女前来禀报,“启禀皇上、皇后,晚膳已经摆好,请移驾偏厅。”

皇上听闻后,便道:“走吧,咱们好久没有吃团圆饭了,今晚好好吃一顿。”

于是,众人跟在皇上、皇后的身后移步去了饭厅。

相对于坤宁宫里的欢声笑语、一片祥和,韩王府中却是气氛压抑。

韩王将书房书案上的东西一扫而空,气愤道:“父皇真是太偏心了,区区一个就藩的王爷,居然如此兴师动众的让一国储君迎接,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关系好吗?”

幕僚在一旁安抚着:“王爷,您切勿动气,气大伤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