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被人入眼了(1 / 1)

加入书签

“来啦!”

“是您!”

苏烟笑,

“原来是您家啊,大娘!”

门里站着的老太太,赫然就是给苏烟当见证人的钱敏知。

“怪不得周采购说他吃过我卖的蛤蜊!”

一切都有了解释,苏烟放心了。

“快进来!”

钱敏知也笑。

“他就是吃了蛤蜊觉得好吃才去找你的。”

“大娘,我就不进去了。我还有点蛤蜊没卖完,我得快点卖了赶回家,要不然晚了家里该担心了。”

苏烟把蛤蜊递给钱敏知,道别离开。

“你这孩子,都到了家门口了,咋说也进来喝口水啊,这大老远的给送来!”

钱敏知把蛤蜊放在门口,送苏烟出来。

“大娘,您别送了,您这样让我怪不好意思的,我还得感谢您给我介绍了周采购那么大个客户呢!”

苏烟婉拒钱敏知的热情,再次道别后匆匆离开,离得老远还能感受到追随的目光。

让她头皮有点发麻。

苏烟出来,和门卫道了谢,推着自行车到了稍微远点的地方,也没人来赶她。

蛤蜊剩下的本就不多,很快就卖完了。

到了大码头村,把钱交给关爻,记好账,心里挂念着林振国,苏烟拿着刘桃花给包好的饭食就回了家。

林振国没有回来,看着空荡荡的家里,苏烟心里也空落落的,自从结婚后,他们还没有分开过。

时间一晃而过,林振国一直没有回来,苏烟的生活周而复始,单调又充实。

只有账本上不断增长的数字,和关爻手里不断变厚的钞票,带给了苏烟莫大的安慰。

牛大壮胡解放两家店的买卖越来越好,相比较而言还是胡解放的买卖更好一些。

这从每次订货的数量就可以看出。

苏烟每次去招待所送蛤蜊周文宁都在,每次都能和苏烟聊一会儿。

人热情和善,说话风趣,也不让人讨厌。

天气越来越冷。

苏烟嘱咐她爷,让他偷偷告诉王志万和王福牛,她可以以1分\/斤的价格收购他俩的白蛤蜊,问他们愿不愿意。

苏大年问她这价格是不是低了点,他知道苏烟卖的是五分钱一斤。

苏烟告诉他,蛤蜊弄回来吐净泥沙需要时间,更需要中间换好几次水,蛤蜊肉还要煮熟剥出来,还要她五六十里路去卖掉。

她和她娘后期的工作值这个钱。

更别说还有放盐这个诀窍,放多放少,蛤蜊煮到什么程度才会最鲜嫩好吃,都是关键。

要不凭啥这时候只有她能做这个买卖,别人还是一头雾水?

而且苏烟肯定,王志万和王福牛不会拒绝。

天冷了收获少,每天挖个一二百斤还是可以的,那就是一两块钱的收入。

在农村,已经不少了,总比抠鸡屁股强。

苏大年不说话了,对于里面的关窍他不懂。

开始还觉得苏烟黑,听了闺女的话,细细一想,闺女和婆娘也不轻松。

从苏烟日渐粗黑的脸蛋和消瘦的身板,刘桃花皴裂的手可见一斑。

要是王志万和王福牛不愿意,他也有办法给闺女把蛤蜊弄来。

果然,如苏烟所想。

王志万和王福牛满口答应,甭说一天一两块,就是一两毛都是好活计。

怕别人怀疑,他们还是照旧弄要上交的海货,估摸着差不多能完成任务了就刨白蛤蜊。

以前他们如果收获的多,完成上交任务后,多出来的海货也是作价给钱的,那价钱还不如苏烟给的价。

更别说那些海货收获还少。

白蛤蜊土层浅,容易刨,产量也高,他们觉得赚这钱容易,简直和白捡似的。

于是,天气虽然越来越冷,苏烟的蛤蜊收获的却比以前多。。

王志万和王福牛也好奇。

苏烟收了他们的蛤蜊,还有之前苏大年挖的那么多的蛤蜊,到底弄去了哪儿。

他们猜测肯定是弄去换钱的,要不家里有没有地方放不说,坏了味道也难闻。

赔本赚吆喝?

苏烟看起来精精明明的,不会干这样的事,傻子也不会干。

心里有疑问,他们却没有问出口。

人家能干这个是人家的本事,能帮衬他们,已经是人家不忘当初自己帮着说了那么几句话的情份。

王志万和王福牛不问,不代表别人不会问。

有人就三番五次的问苏大年,弄这么多白蛤蜊能干啥,苏大年都以闺女弄的,他不知道也不懂。

再加上王志万和王福牛帮腔,都敷衍过去了。

后来一起赶海的人见王志万和王福牛挖的白蛤蜊越来越多,众人眼中的怀疑也越来越深。

虽然他们找了理由搪塞,但是明显人家不信。

但是倒底是入了人眼上了心,苏大年这天回家后和苏烟说了这事,还说已经有人开始挖白蛤蜊回家了。

“没事,”

苏烟看着苏大年脸上的担忧。

“我本来也没打算一直这样干,别人想挖就挖吧,白蛤蜊又不是咱家的,咱也不能拦着。”

就是她家的用盐量,但凡上点心都能发现不对劲。

这办法早晚会流出去,不过是早晚的事。

再说苏烟也没打算吃独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枪打出头鸟,别人都吃糠咽菜你家大鱼大肉,难免招人嫉恨。

苏烟不惹事,也不怕事,她是怕麻烦。

八十年代的农村人普遍文化低,甚至更多是文盲,眼界有限,做出一些奇葩事也不稀奇。

她这样说不是贬低农村人,她自己就是农村孩子,她说的是现实。

有那解决麻烦的时间,她不如多想几个赚钱的法子。

她现在自己干,没找别人一起,就是想着抢占先机,赚第一桶金。

有前世的经验和眼界,她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会无的放矢。

重生的人胜在有前瞻性。

苏烟没想着和那些重生小说里的女主那样,要么成为女首富或者商界大佬,纵横商海,要么提前搞出新科技造福人类……她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她上辈子就是个家庭妇女,还是个遭遇凄惨不被婆家待见的家庭妇女。

她也不过就是参与了丈夫工厂的一点运作,会做点好吃的,大约知道大势所趋。

也知道他们这儿后来的发展走向,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比大多数人大胆一些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