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各有安排(1 / 1)
因为崔社长还羞答答的问苏烟这些钱够不够,如果不够兄弟单位也正在愁怎么把手里的贷款发放下去。
他可以帮忙联系。
这要是被有心人钻了空子,受损失的,还是国家。
苏烟不会干交浅言深的事,她想着等再见到刘书记可以提一下。
两个人从农村信用社出来。
苏烟脸色有点沉重,轻叹:“过犹不及啊。”
又看着雷乔笑:
“是不是觉得我有点杞人忧天?”
“不会,你这是防患于未然,正气斐然的侠义行为!”
雷乔笑,一脸宠溺。
“你就别担心了,我会找机会把事情反映一下。”
“有些事,操之过急就容易出错。”
苏烟跟盐场的田书记商量,又征求了帅帅的意见,最后还是把帅帅的户籍转成了农业户口,落在了苏家的名下。
真正成了苏烟的弟弟,名字没改,依然叫于帅。
“你对这孩子不好,他也不会这样选……”
田书记还是有点可惜的,这样非农业户口的商品粮啥的就都没有了。
苏烟却不觉得有啥,她知道后来反而是农村户口吃香。
好多之前削尖了脑袋把农业户口改成非农业的不知道有多懊悔,甚至再次劳心劳力地又改回了农业户口。
再说只要有她在,帅帅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雷乔带着帅帅去给于场长刘悦兰夫妻上了坟,把事情都告诉了他们。
苏烟因为怀孕,不能参加这样的事,就站在远处远远的看着。
帅帅没哭,他把自己最近和刘桃花的亲近,还有娘娘对他有多好,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
让雷乔忍不住腹诽他就是个小唠叨鬼。
不过帅帅的话很快就让他严肃了脸色。
因为帅帅拜托父母保佑苏烟能生对龙凤胎!
这可是大事,雷乔也赶紧正了脸色,一脸虔诚感谢的,也拜托于场长两口子。
他也想要个龙凤胎,不,上辈子他可是有两个女儿,他知道媳妇儿的执念,他也希望老天能达成他们的愿望。
苏烟就看着,一开始还很正常的一大一小,很快就在不停的一个劲鞠躬。
让她一头雾水。
只是感觉本来肃穆的一件事,让那两个人做的,莫名带了点喜感。
后来听了他们的叙说,更是哈哈笑着笑话他们俩。
其实,她又何尝不期盼呢?
事情一项一项进行的很顺利。
和以刘书记为代表的码头镇签了买卖小院,租赁土地的合同后,没用多久,贷款到位。
林军伍正式上岗。
王志万和王福牛也给了苏烟确切的消息,两个人还是决定先给苏烟打工。
苏烟也不勉强,给他们预支了一部分资金,让他们先去寻找好合适的地方。
在她和公社里谈好租赁事宜后,挖塘开始。
而苏烟的小院子,其实也不能叫小院子,实际面积并不小。
苏烟决定把冷库就建在了这里。
院子的院墙已经拆除了一部分,拓展出去建厂房。
一个贝壳工艺品加工,带着一个仓库,盛放原材料和产品。
一个海产品加工,尽可能靠近冷库。
在动工前,苏烟给所有参与人员开了个会。
公布了规章制度,着重强调了纪律。
表示不管是谁,都得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谁要是违反了,别怪她不留情面。
苏烟说丑话要说在前头。
“大家都是我的亲戚朋友同学,但是感情是感情,交情是交情,要想跟着我干,首先就得公私分明!”
所有人都痛快答应,兴奋的脸通红。
能得到这么好的活计,按月拿工资,那和城里人有啥区别?
没看见走出门,那些羡慕嫉妒的红眼睛吗?
刘桃花被苏烟委以重任,总揽着工艺品厂和海鲜加工厂的琐碎事务。
苏烟不是任人唯亲,是在之前的日常事务中,她发现刘桃花心细沉稳,思虑周到,是最合适的人选。
苏家一大家子都各有各的活干。
为了腾出地方建设,苏烟把贝壳原材料全部给分了,她的那些大爷大娘家,还有苏兰的。
这些人做出的工艺品,做工精巧,栩栩如生,她不找他们才是傻。
这样,就能够暂时保证有产出,也就有了收益。
为此,苏烟也放出话去,贝壳照旧收,只是要等到厂房建好以后。
大家可以一直到海边捡贝壳回来,拾掇妥当暂存在家里就行。
苏烟答应亲戚们,等厂子建成了,看他们各自的表现,会给他们安排合适的活计。
对此,苏家有的人的小心思就蠢蠢欲动,有的老老实实等着苏烟给安排。
赵平安终于在他娘王春草的打骂下,觍着脸找上门来,被小姨子赶去了建筑工地帮忙。
没有他窃以为的是当个官,就是个端茶倒水跑腿打杂的。
虽然心有不满,却也不敢有怨言,更不敢以苏烟大姐夫耀武扬威。
没看见,他大丈人苏烟的亲大伯苏大平都在工地挑水搬砖和水泥吗?
不光是苏大平,其他苏家的壮劳力们也都在老老实实干活,甚至比苏烟花钱请的别人更卖力。
他还能说啥?
老老实实干活呗,还得是个有眼色的干活的。
苏烟让雷乔在给苏文志等几个销售传授了一点销售知识和技巧后,就把他们派了出去。
临时她也没指望这些青瓜蛋子会给她带回订单,就权当是实战演习了。
让他们出去碰碰壁,磨练一下他们的脸皮,熟练一下销售技巧也好。
毕竟,现在的大环境,就是私企和国有企业的大碰撞。
所有人,都得学会适应这样的改变。
刘桃花曾经问过苏烟,把这么多的苏家人都招进来,不怕他们狐假虎威?
苏烟就说了上面那番话。
老老实实干活怎么都行,要是谁出了什么幺蛾子,给她捣蛋制造麻烦,苏烟表示自己也不是软柿子。
她知道自己建厂,用了很多苏家人,跟家族企业似的,但那又怎样?
她用他们,也会让她们知道,自己是念旧情,等因为利益消磨了感情,那她也没什么好顾虑的。
最大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该怎么干就怎么干。
她觉得苏家大多数都是聪明人,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办最合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