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让利,赚取明天(1 / 1)
洛克菲勒在利马的大油田就像一个金矿一样源源不断地为其赚取大量财富,实际上在一百年以前刚刚发现它的时候,这个油田因为含碳量太高而被看作是废田。
利马的商人到处寻找人买下这块油田,想要把这个无法开采无法盈利还要花时间维护的烫手山芋送出去,但是没有人愿意买下来。
洛克菲勒就是在这个时候和出售油田的人进行了接触,出售油田的人满口保证一定会有提取的办法,洛克菲勒于是表示愿意买下这片油田。本来出售油田的人只是想把这个不挣钱的负担甩出去,看到洛克菲勒诚心想要买下油田,他们竟然又抬高了价格。
这片油田没有合理的提炼方法,而能提取出来的油又由于质量问题只能卖到15美分一桶,唯一的优势就是它看起来确实数量庞大。而对方并没有研究出合理的提取方法,所谓的保证也只是一个托词。
在洛克菲勒的董事会上,大家几乎一致否决了买下油田的提案,尤其是在对方开出的价格远远不合理的基础上。
这的确是一个赔本买卖,对方也是有意抬高价格,想趁此机会敲诈洛克菲勒这个大富商一笔,但是洛克菲勒好像感觉不到一样,还说:“我会花钱去关心这个产品,不管是对方要200万还是300万。”
就在洛克菲勒不可动摇的决心下,董事会最终同意了他的决定,拿到钱又甩出油田的人也高兴地离开了。大家微词不断,都说洛克菲勒这么精明的人怎么这次像脑袋缺弦一样。
但是事实证明,洛克菲勒的吃亏其实是赚取了明天,不到两年的时间,新的提炼方法就被研究出来,成本大大下降,油的质量大幅提升,每桶的价格从原来的15美分上涨到1美元。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在这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煤油场,盈利增到了几亿元。
是啊,回看当初,洛克菲勒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像脑袋缺弦一样呢?精明如他,难道还看不出来对方只是想把油田甩出去,顺便再从他这里多敲诈一笔钱吗?难道他不知道对方其实并没有好的开采方法吗?他当然知道,只是他比其他人看得更长远,这片油田一定会促成很多科研项目,只要有把碳酸提取出来的方法,这片油田就会成为令人震惊的大金库。既然对方想要钱,给他就是了,就算市场会亏本,就算价格不合理,就权当是投资了,因为真正的赢家,是要赚取更大的明天。
看看洛克菲勒的一生,处处充满了这种赚取明天的智慧。
洛克菲勒曾经用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价钱——7.5亿美元——买下实际价值不足5万美元的石油股权。这次也是因为他想买下股权,对方就一再哄抬价格,最后从谈判桌走上了拍卖会,在7.2亿美元资金的压力下,洛克菲勒毫不犹豫出价7.5亿美元,最终赢得了美国第一口油井的股权。
结果显而易见,石油就是个吸金的无底洞,正是这个无底洞成就了这位全世界最富有的人。
那些和洛克菲勒做生意的人总以为他们抓住了洛克菲勒非要不可的特点敲诈了他一笔,从他这里占到了便宜。其实洛克菲勒很清楚情况,他只是主动让利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他很明白,真正的便宜在后面。
如果能看得长远,就能学会主动让利,让对方得眼下的好处,把长远的利益留给自己。
隋朝时,李渊在太原留守的时候,经常受到突厥的进犯,李渊派兵出击,却几乎全军覆没。突厥不仅一再进犯,还挑起叛乱。在突厥的支持下,郭子和、薛举等人相继起兵造反,弄得太原不得安宁。
是可忍孰不可忍,部下全部进言让李渊率兵与突厥决一死战。谁知李渊否决了大家的建议,还命人带着金银珠宝主动去突厥求和,低声下气地屈节称臣。
突厥见李渊主动称臣,便不再挑起事端。李渊主动送上金银财宝,态度卑微,毕可汗认为他是真正臣服于自己,也不再派人监视汉军,还送他马匹让他回去了。
几年之后,养精蓄锐的汉军由李世民带领讨伐突厥,突厥打败,来唐朝称臣。为了求和,突厥不得不在李渊的使唤下在殿中翩翩起舞,远没有了当年的猖狂模样。
李渊当时主动退让,给突厥统治者想要的钱财和土地,正是为了长远作打算。
当时李渊手上只有三四万兵马,既要屯驻太原,应付突厥的随时进犯,还要进伐关中,根本就顾不过来,而且汉军一直就惧怕突厥士兵的骁勇善战。想要使突厥永远臣服,一举解决边疆问题,就需要养精蓄锐,让自己的兵力有根本上的提升,还要等到自己不再屯驻太原,手上有了真正的权力可以任意调遣兵力才行。
这是需要时间的事,但在这样的左右夹击下,李渊根本没有时间去发展军力。既然突厥有意进犯,那就让他得到他想得到的金钱和土地好了,用俯首称臣换取和平,为自己争取时间。
当你有长远的打算时,遇上别人想要有意让你吃亏,那就吃亏好了,因为你能看到,这是用暂时的吃亏换取长久的利益。
看事情的时候把眼光放长远,吃亏就成为一种策略,你也就不会因为眼下的吃亏而感到不平。你应该把吃亏看成是对日后盈利的投资,主动让利,以赚取明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