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只是因为望见了你(1 / 1)

加入书签

慢慢的,我开始了在南岗有规律的生活。

白天跟着Q爷随意的坐在学校里的各个地方学英语,Q爷让我做南岗发给高一新生当废纸的由天南省教育厅出的英语暑假作业。还让我做一些我爸选的英语资料,他给我批改,注释,讲解。除此之外每天还让我跟在他后面念一会儿的英语名著,跟他用英语说上两句。

那本南岗发给高一新生当废纸用的英语暑假作业我正常都要错一半,而在Q爷详细的给我讲解之后,我要在新的一本上再重做一遍,以检验他刚才的教学成果。

我的那些错误大体上他讲一遍我就能听懂,但即使没有听懂,我也能记得正确的答案。所以Q爷让我做第二遍的时候,正确率恐怖的接近百分之一百。

对此,Q爷感到非常的高兴与欣慰,他觉得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我也很高兴,Q爷讲解的非常棒,我一听就明白。就算一时半会儿没有弄懂,至少我也能把正确的答案记得很深刻。

在教授的课余时间里,Q爷喜欢摆弄他的那些乐器,当年,这一手绝活可为他挣足了面子和理子。

Q爷一般会吹吹笛子或者萧,再或者拉拉二胡,小提琴什么的,反正隔三差五的他就会从某个我不知晓的地方变出一种乐器出来,演奏给我听,有一次,他甚至变出了一个葫芦丝这种很冷门的乐器出来。

有些时候,我也会献丑一二。

有一句在广大劳动人民中世代流传并且被很多老师引用的话是,“满瓶不动半瓶摇。”

我不得不羞愧的承认,这句话说的就是我。

看到Q爷经常的在我面前炫耀他的各种乐器,我忍不住告诉他,“乐器?这玩意很简单的,我也会点。”

我只会横笛和钢琴,

钢琴是小的时候在江城机关幼儿园里启蒙的,而我在那里一般是这样学钢琴的。

因为报名学钢琴的小朋友很多,所以老师把除我以外的小朋友们分成两拨,老师先单独教我,我速度学会以后,再和她单独各领一拨教。

那会,我的数学经常是全幼儿园垫底的料。

上小学以后,我被逼着每天练琴,但因为学业逐渐的繁重,练琴的时间渐渐的变为每两天一练,然后改为三天,直至一周。

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

于是那架从日本进口的雅马哈钢琴就被遗弃在了我家的角落,被披上一块鹅绒布后就置之不理了。直至很多年后它才在温白雪的手上抖落了那些积年的尘灰而成为了荣泽音乐入门的启蒙乐器。

我们家一向有一个习惯,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总是至少做两手准备,以备不测。

虽然我的钢琴只是学了一个半调子,但后来为了增加小升初的筹码同时给自己留一个走艺术特长生道路升学的旁门。我硬是在六年级的时候生生的考到了钢琴八级证书。虽然后来,这东西对于我的小升初已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而关于我学横笛的经过是这样的。

因为我很喜欢看书,所以买书也多,经常去的书店是我们小学门口的新华书店,一来二去那新华书店的老板也就认得我了,有一阵子我跟着我爸经常到学校旁的大酒店去吃饭,早上吃早点,中午吃午饭,晚上吃火锅。碰巧那个酒店老板的儿子就在酒店里跟着那书店老板学横笛,据说那书店老板的横笛在江城很是小有些名气。

这样撞来见去的,那书店老板老是瞧到我,大概是见才欣喜?突然某一天他拉着我的手对我爸讲,我这双细长的手特适合演奏横笛,他愿意收我为徒。

至于别的我就不知道了,反正从那之后他就收我做了徒弟。不过,他并没有教我乐理什么的,甚至一直在使用五线谱,就这样,跟着他学了三年,我小学毕业了。

我的横笛生涯到此结束。之后,那横笛被我妈用来打我的时候断成三截。

再再后来,我高中毕业路过我小学母校的时候,那个新华书店已经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中国银行的大楼。

虽然只是半瓶水,但我多少马虎还有些水不是。

所以有的时候也会用Q爷的横笛给他吹上几曲,或者在南岗的音乐教室里用那架老旧的施坦威钢琴给他弹上那么几首。

那架施坦威钢琴在Q爷来南岗的时候就有了,据说是一些海外侨胞联合捐赠的。

本来我是想藏拙不献丑的,但在看到Q爷尽兴的演奏之后终究忍不住手痒想要在Q爷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于是Q爷就很高兴的让我好好表现了。

在结束了白天融洽闲适的英语学习之旅后,我每天晚上吃完饭,就开始漫无目的的在南岗的校园里游荡。

逛完这所有了年代的校园后然后再踱步到塑胶操场上跑两圈,差不多累了没有一点力气的时候,才慢悠悠的荡回B哥的单身宿舍,躺在**,就着晕黄的台灯,翻看一些他自从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以来,历年没收学生的各种闲书或者杂志。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阵子以后,便觉得有点闷。

为了改变此种单调的孤独,于是我突发奇想的向B哥提出要到他的班上上晚自习。南岗中学的规矩,班主任在学生晚自习的时候必须到场。

B哥欣然同意。

B哥是赵小雯的班主任。

第一次去的时候B哥安排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当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班级的时候,全班学生的目光都哗的一下子集中在了我的身上,不过我一点感觉都没有,因为一跨进教室的门后,我的大脑顿时就变得一片空白,丝毫感觉不到空白以外的东西。

我悠悠然的坐到B哥给我安排的座位,淡定的从挎包里拿出我带的书本,放在桌上,慢慢的翻看。

我带的书很简单,不是漫画就是小说,而整个教室除我以外的学生,都在埋头看课本或者做习题作业甚至试卷,天知道他们才从初中到这里才一两个月,哪会有试卷的。

每天晚自习的时候教室里都很安静,白天是什么情况我不知道,但旁边人告诉我白天课间的时候教室和晚上一样的安静。

我周围都是男生,所以我有事没事的就和他们聊聊游戏,他们才开始玩传奇,于是我立马慷慨的赠送给他们两个传奇高级账号,这下,我立刻就博得了周边同学们的好感,有的时候他们也会问问一些我关于江城的事,我总会耐心的告诉他们,然后向他们发出诚挚的邀请,若以后有空到江城,一定要记得找我。

所以,我还给他们留了我的手机号。略微遗憾的是他们没有一个人拥有手机。

这下,彼此间的气氛相处得就更加的融洽了。

因为我来自江城中学,所以他们给我取了一个外号,“来自江中的高手。”

南岗的教材和我们大不一样,比较深,所以他们的理科题目就很深,虽然我还没开始学习高一的课程,但一般他们做的数学题目对于从小就接受系统奥数训练的我大概还是能做出来。但,再深一些的就力不从心了。为了不负“来自江中的高手”这一无比响亮名头,渐渐的我晚上也不再看漫画或小说了,而是和他们一样,学习。

我看他们的数理化教科书,做和他们一样的作业,最后和他们一起快乐的交流学习。

经过一段日子的学习后,终于我不再忐忑的虚心于自己的外号了,我可以大声的对自己说,我当之无愧。

不知不觉间我变得很喜欢这里,跟大家一起做题目,打屁,我似乎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生活。

一种跟我以前16年的完全的不同的生活。小学我和荣泽,我孤独的学,和荣泽一起快乐的玩。初中我跟荣泽还有朴安东,我们仨从来都不会谈任何和与学习有关的事,我们总是在那商量今天去哪里玩,明天我们什么时候一起去玩,虽然这也很令人沉迷,但心理总有一股莫名的空虚感。

但我能做到的便只是和他们俩一起,玩。

而在这里,我跟他们一起开心的学习,大家彼此交流讨论,互相督促提醒,一起聊天抬杠撒泡泡。

我第一次感觉到了学习是如此快乐的一件事,所以我要快乐的学习。

不知道幸福是不是总是不能长久,就在我快快乐乐的沉浸在白天晚上充实的学习之中时,天降横祸。

我不停的拉肚子,一天要去好几次厕所,我给家里打了电话,妈妈在电话里拍板让我回江城。

回去在家好好休养一阵子。

但还有一句老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回江城的前一晚,晚自习没上多久,我便心神不宁,一点书都看不下去,就连小说也看不下去。为了不浪费时间,我便走到教室的前方跟B哥要宿舍钥匙回去休养。

我的举动一下子打破了教室晚自习的宁静,全班同学的目光又再一次刷的聚焦在了我身上。

我拿过钥匙,低下头准备走出教室,不知为什么就在我快要走出教室的时候,我抬起头往周围无意一瞥,我看到了一个面庞精致的长发女生。

与此同时,她也在目不转睛的对我望着。

我们两眼对视过后,我匆匆的离开了教室回到了B哥宿舍。

等我再次回到南岗的时候,我知道了那个女生的名字,赵小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