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回 朝后的交谈(1 / 1)
洛阳城郊。
武三思听到狄仁杰跟李唐后人有关系,顿时来了精神,欣喜的说道:“狄仁杰这个老东西,处处跟我作对,这次被我抓住了把柄,我一定要在皇帝面前好好说道说道,给他点颜色看看。”
宗楚客听罢,摇了摇头,说道:“梁王万万不可,这狄仁杰巧舌如簧,能言善辩,黑的都能说成白的,以他的能力想要撇清关系,简直是轻而易举。更何况,你还记得皇帝跟你说过什么话吗?”
武三思一脸疑惑的问道:“皇帝给跟我说过的话多了,你问的是哪句?”
宗楚客听罢,摇了摇头,说道:“好我的梁王啊?神都纵火行刺案前,皇帝跟你说过什么话?”
武三思一听,恍然大悟,说道:“皇帝特意嘱咐我不能碰狄仁杰一根汗毛,哎,这皇帝也不知道为何偏偏要这般护着狄仁杰!”
“为何护着狄仁杰?不护着狄仁杰,契丹早就打进神都了,虽然现在契丹被平了,可是还有突厥,吐蕃诸地虎视眈眈,如果再来个叛乱,请问梁王可有能力去平叛?”宗楚客质问道。
武三思听罢,说道:“着打仗的事,我如何懂的,上次一个契丹,都把我搞得头大了,屁股到现在都擦不干净,再来个突厥和吐蕃,那自然是应付不来。”
“可是狄仁杰可以,有狄仁杰在,就能保住社稷之安稳,社稷安稳了,皇帝的皇位才能坐稳,就凭跟李唐后人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就想让皇帝治狄仁杰的罪,那只能是异想天开,皇帝虽然七十多了,你以为她老糊涂了吗?她心里明白的很,你以为她不知道狄仁杰和李唐后人有点关系?她在心里早就掂量利害关系了。”宗楚客回答道。
武三思听罢,叹了口气,说道:“哎,好不容易传出来这么大的线索,竟然用不上,真是太可惜了。”
只见宗楚客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说道:“也不尽然,其实只要能把狄仁杰拉拢过来,那我们的前途必然是一片光明,梁王您的大业也可以说是十拿九稳了。毫不夸张的说,一个狄仁杰,足以顶过了千军万马。既然梁王抓住了他的把柄,不如以此来探探狄仁杰的口风,如果狄仁杰可以加入我们,那么大事可期!”
见武三思点了点头,宗楚客又问道:“梁王这次出行,可是见到李显了,他怎么样?”
武三思听罢,笑着说道:“怂人一个,不足为惧!”
“梁王切不可大意!”宗楚客提醒道。
只见武三思笑着说道:“不用在意,那人早就没有了想法,现在说个话都颤颤抖抖,就差尿裤子了,就连他的女人,现在都瞧不上他了,这种人眼里连点儿光都没了,整个就是一个活死人。”
宗楚客听罢,叹了口气,说道:“但愿如此吧!”
次日,紫薇城。
下了早朝,狄仁杰徐步走出了大殿。武三思见状,连忙快步赶上,来到狄仁杰身边,笑着说道:“看狄公这步伐,身体可是硬朗的很呐!”
狄仁杰听罢,转头看着武三思,知道他不怀好意,还是笑着说道:“托梁王的福,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今天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梁王竟然关心起我这老头子的身体来了!”
只见武三思忽然表情变的严肃起来,说道:“听说最近狄公可是跟李唐后人走的有点近呐!”
狄仁杰听罢,面不改色,依旧笑着说道:“倒不知梁王这个听说,究竟是听何人所说的?我倒要找这个人好好理论理论,这污蔑朝廷大臣的本事是跟谁学的,莫不是跟那污蔑梁王的来俊臣学的吧?”
武三思见狄仁杰不承认,又说道:“至于听何人所说狄公就不用管了,就说当日神都纵火行刺案中,救了王孝杰家眷的,可是李唐后人?那人可是数次出入狄府,狄公一定跟他跟熟吧?”
狄仁杰听了此话,不禁心里一惊,岳朗和羽儿的身份,只有自己,李元芳,敬晖,程伯献和罗玉几人知道,可这几人又是极其可靠之人,可是如今从武三思的嘴里说出来,定然是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了,可是也不及细想,便笑着对武三思说道:“梁王呀,你不说这神都纵火行刺案,我都要忘了。上次廷辩你倒是赢了,可没就没学了点东西吗?梁王说那人是李唐后人,我却说那是我一个远方亲戚,至于他究竟是谁?那也只能把他找来当面对质了,当时刺客的认供书都没用,难不成梁王的一句听说,就能诬告的了我吗?不过梁王既然说到了神都纵火行刺案,我倒是想好好说说,这天下人给我狄某面子,看得起我狄某,送了我个神探的称号,也不是我大言不惭,即便是这神都纵火行刺案的刺客死了,梁王信不信我三天便可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而且还会把如山的铁证摆在文武百官的面前?当然,王孝杰将军营州大败一事,狄某早已查的清清楚楚,只是觉得没有必要说罢了。至于梁王去年送陛下的西湖万寿血珊瑚,也是余杭县令送个梁王的吧,后来这位县令可是当上刺史了。我想那来俊臣,一定对这些事情很感兴趣。”
武三思听罢,头上已经渗出了一层汗珠,只见他擦了擦额头,笑着笑着说道:“你看狄公说的哪里话,小王也只是听说而已,自然是不信,这才过来问问而已!”
只见狄仁杰脸上露出一丝不屑的笑容,说道:“梁王既然不信,又怎会来问呢?我看梁王是巴不得相信吧,或者是早就相信了!”
武三思听罢,连忙说道:“小王不敢,小王不敢,狄公如此高龄,依然为社稷操劳,小王一直心里佩服的紧,只不过小王向来愚笨,不善表达,听闻狄公身为宰相,可是这府邸却是极其简朴,小王今日在道光坊寻得了一上好府庭,一来呢,这府庭环境优美,极其适合养生,二来这道光坊紧挨皇宫,进宫极为方便,算是小王给狄公的一点儿心意,还望狄公不要推辞!”
只见狄仁杰笑着说道:“看来梁王真是费心了,这么好的房子都能找到,实属不易。想我狄府,有房屋十三间,管家一名,仆人杂役六人,倒也够住。到了我这个年纪,岁数就大了,走几步路就有点累,更重要的是,老了,记性不好,怕是院子太大了,走着走着就迷路了。梁王的好意,狄某心领了,然而孔夫子曾经说过一句话,不知道梁王听说过没?”
武三思听罢,好奇的问道:“不知狄公问的是哪句?莫非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狄仁杰看着武三思,笑着说道:“不错,这句也是孔夫子说的,不过我想说的是另一句,‘道不同,不相为谋’,梁王,狄某还有些事,就不奉陪了,告辞!”说罢,便不再理睬武三思,向宫门的方向走去,留下武三思站在原地,一脸的不爽。
狄仁杰刚走了一段儿,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喊道:“狄兄,狄兄,请留步!”狄仁杰回头一看,原来是老友张柬之。
张柬之快步走上前来,问道:“我看那武三思跟你说了许久,你们说啥了?”
狄仁杰笑了笑,说道:“这梁王呀,刚开始想威胁我,后来想拉拢我,最后呢,又要收买我。”
“那条件应该很丰厚吧?”张柬之又问道。
“那是自然,你看梁王,像是缺钱的主吗?”
“狄兄不会是答应了吧?”
“答应了!”狄仁杰说着,顿了顿,又接着说道:“答应了那我岂不是晚节不保了吗?我都是快七十的人了,说不定哪天就入土了,要那么多钱又何用?”
张柬之听罢,总算放心了,笑着说道:“狄兄可不能这么说,狄兄花不完,可以留给子孙嘛!”
狄仁杰看着张柬之,说道:“子孙若是富贵命,不用留他们也不缺钱,子孙若是清贫命,留再多他们最终也留不住,更何况,钱太多又有何用?留给子孙挥霍财,倒不如给他们留个青白样儿。柬之这么说,莫非要是柬之的话,就会答应了。”
张柬之听罢,笑着说道:“狄兄可莫要取笑我了,我要是那种人,还会跟狄兄交好吗?”
说罢,两人哈哈大笑起来,忽然,狄仁杰看见张柬之收住了笑容,好奇的问道:“柬之,看来你是有心事啊?”
张柬之听罢,叹了口气说道:“哎,实不相瞒,我把皇帝给得罪了!”
听了这话,狄仁杰倒是有些吃惊,连忙问道:“你是如何得罪了皇帝?”
张柬之又叹了口气说道:“昨日我进宫面圣,皇帝跟我说这皇宫没有太子很长时间了,她心里犹豫不决,不知道是该立姓武的,还是姓李的。”
“哦?那你怎么回答?”狄仁杰又问道。
只听张柬之继续垂头丧气的说道:“我告诉皇帝说天下人还思念唐朝的恩德,若立太子,当立李氏。”
狄仁杰听罢,也叹了口气,说道:“柬之,你糊涂啊,皇帝听了一定很生气吧?”
“没错,皇帝勃然大怒说,大周都建立多年,还有谁想念唐朝,让我把那些人找出来。”
“那后来了?”
“后来我只能推脱是民间传言,打诨了过去,最后才悻悻的退了出来。”张柬之说道。
狄仁杰听罢,思考了片刻后说道:“皇帝取代了唐朝,建立了大周,你此时再提唐朝,不就是打了皇帝的脸吗?难怪今日上朝时,皇帝一直都是吊着脸,原来是因为这事儿啊!”
“狄兄,那该怎么办?”张柬之问道。
狄仁杰想了想说道:“这个不用担心,等我劝劝皇帝,过段时间她气就消了,我们这个皇帝啊,是吃软不吃硬,遇事不能直说。得兜着圈子来,这立太子的时,你以后就少言,慎言,我自会找到合适的机会,劝说她立李氏为太子。”
张柬之听罢,点了点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