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大仇将至(1 / 1)
顾念风是一个很识趣的人,韩昭既然暗示他不要再说下去,自然有着他的道理。
如今他的身世明了,眼前的这些人,除了董语曼,他有多少是值得信任的呢?与其什么都不清楚,还是谨言慎行为妙。
其实今天所发生的这些事情,于顾念风的态度而言,最为好奇的就是一旁的董语曼了,她料想若是换做了自己,今天猛然知晓了这些身世,不知会激动成了什么样子,可为何顾大哥冷静的出奇。
她是世间少有的心思单纯,怎能知道面前坐着的这个少年身上背负了多少东西,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个道理,顾念风虽然不懂,但是他知道,如今他是堂堂天策上将,镇国将军李忆君的儿子,那就要拿出点他儿子该有的气魄来,莫教旁人小瞧了自己,辱了家父威名。
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这宴席还能吃下去么?
顾念风只是在那儿兀自喝着酒,他今天的话出奇的少,而那边的陆纲和隋文毅久别重逢,喝了几杯,可陆纲伤心过度,几杯下肚就已经不胜酒力,晕头转向的拉着顾念风,在他的耳边唠叨了几句当年他父亲的英雄事迹。
“咱们李将军是何等的英姿飒爽,打得他娘的突厥狗贼抱头鼠窜。”
“想当年,我和你爹就带着八百天枪旗,追的那高丽皇帝老儿丢盔弃甲的跑回他那狗窝去了。”
顾念风的脸上似笑非笑,看着面前这喝得醉醺醺的陆叔叔,口吐莲花般的讲着这些故事,话是粗鲁了点,可这才是当兵的该有的豪爽劲儿。
没说多少,这陆纲就已经醉倒在了桌子上,隋文毅今儿也是喝开心了,搂着他三步晃两步的回了房间休息。
如此一来,宴席草草结束,韩文廷引着顾念风和董语曼去了各自的房间,可顾念风怎么可能睡得着,虽然人前冷静,但如今只剩下自己一人,倒是想起了今天发生的种种。
他不知自己应该是个什么情绪,昨天还是鬼谷的一名小弟子,今天摇身一变竟成了大将军的儿子,这故事虽然算不得匪夷所思,但也够得上配着几斤酒,吹他个一天一夜了。
不过随后,他又想到了父亲及一家人的死。。。
自己虽然从未见过他们,可毕竟血浓于水,伤感终归还是有的,他的一双眼睛盯着面前的烛火,久久难以释怀。
究竟是谁害了我们一家?
对了,天机营!
他一字一句的回忆着当初大哥霍休同他讲过的故事,当年师父从天机营手中将自己救出,必然是见过父亲的,可为何这么多年,师父从未提到过自己的身世,这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故事?而如今这天机营为何要对自己赶尽杀绝。。。
烦烦烦!
他越想越是烦闷,索性自己一个人回到了之前路过的花园里冷静冷静。
花园中间的小亭子里站着一个人,夜色下,他端着酒杯,对月独饮,可那方石桌上,却还有着一个杯子。
“韩阁主,好兴致啊。”顾念风晃晃荡荡的走了过去,轻声唤道。
接着,他毫不客气的将那石桌上的酒杯倒满,举起就喝,半点也看不出见外。
“好小子,你倒是不客气的很。”韩昭回过头来,见他如此没脸没皮,自己倒也没有任何嗔怪,反而带了几分笑意。
顾念风嘴角轻挑,并没有看他,顺手拿起筷子,夹起小碟子里面的下酒小菜,一口酒,一口菜倒是吃得津津有味。
“陆叔叔早就歇了,隋将军也已经回了天策府,你在这儿不是等我,难不成与鬼对饮么?”
他边说着话,边砸了咂嘴,“这菜下酒可是咸了些。”
见他这副吊儿郎当的样子,韩昭反倒是更添了几分欣赏,料想今日他冷不防的听了这许多故事,还能做到这般平淡无奇,要不就是个没心没肺的浪荡公子,不然就是个冷静沉着的天选之人。
显然,韩昭觉得他是第二种。
“顾念风。。。哦,不,应该叫你李念风才对。”韩昭默默放下了酒杯,坐到了他的旁边。
“还是顾吧,好听一些。”顾念风依旧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自顾自的往嘴里送着菜,毕竟刚刚的晚宴上,陆纲一直拉着他讲故事,也确实没吃什么东西。
“也好,如今你若是贸贸然改了姓氏,怕是要天下大乱了。”
韩昭饮着酒,轻描淡写的将这句话说了出来,可却惹得顾念风生出了些好奇心。
“韩阁主,你这话倒是有趣了,我对我爹一无所知,只是刚刚听了你们说他如何英武杀敌,保家卫国,可关于他的死。。。”
其实顾念风是有意将这话题引回到天机营的身上,他想到这几日,自己已经被这天机营盯上了两次,他可没那么多条命够他们杀的,况且这些人与自己家的灭门惨案或许有着关系,他无论如何都要弄清楚这组织的来龙去脉。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故事还要从头讲起。。。”
韩昭此时的目光变得很是深邃,他凝望着月亮,依稀间好似回到了那个一身戎马的年代。
那时候,边关告急,突厥大举来犯,高宗李治任命天策上将李忆君为行军总管,率领大军征讨突厥。
这一仗路途虽然遥远,但用兵如神的李忆君终究是不负众望,仅短短几日就大败突厥大军,逼得突厥兵马仓皇逃离。
这时候,李忆君本已下令三军乘胜追击,可副将陆纲却感到不妥,担心突厥在前方设下埋伏,建议李忆君结成战阵,缓缓而行。
其实陆纲的说法不无道理,可这并不是个妙计,要知道他们的兵马从东都洛阳出发,行至边关早已是兵困马乏,如此的劳师远征,按理来讲应当是速战速决才是上策。
久经沙场的李忆君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陆纲这么明显的一次战略上的决策失误,按照以往的情形,他本不会听从陆纲的建议,可这次他竟同意了这个决定。
也正是这次决断,犯了兵家的大忌,也错过了最佳的时机,这一路上本就人困马乏,又是孤立无援,这仗再打下去只会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无奈之下,他们只得班师回朝。
不过这次战争虽取得大胜,但却贻误了战机,高宗李治得知之后,勃然大怒,陆纲深知自己难辞其咎,本想主动请罪,却被李忆君阻拦了下来。
陆纲不明所以,可李忆君却是满不在乎,他深知这陆纲虽然犯了兵家大忌,但好在他还年轻,之前也是履历战功,上阵杀敌更是勇猛无畏,是个可造之材,更何况自己如今已是年过五旬,是时候找一个接班人了。
听了他的话,陆纲感激涕零,无以为报,可李忆君只是报以微笑,并没有同他讲太多东西。
可谁成想,这竟是两人今生所见的最后一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