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之争(1 / 1)

加入书签

摄政之争

果然是心里暗存芥蒂。在立后问题上给忠通摆出八卦迷魂阵的,不是别人,正是法皇。想必回过头来反省之前的所作所为,法皇也会心感不安吧。

可是,某次忠实前往仙洞谒见法皇,法皇竟像没这回事一样说:“朕本想亲往桂川的别墅探望病情,不过听使者说,好像看不出身体有什么不适。到底忠通有什么事情不称心,整日闭门不出啊?”

忠实暗暗揣摩法皇的心思,小心翼翼地答道:“嗯,即使让我这个做父亲的说,忠通也是个怪人,只要有什么事情不遂他的心意,他就会不顾自己肩负的重任,这种任性的性格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还有,他大概把太多的心思都放在了吟诗作歌上面,所以对政治就不怎么投入,虽然有时候偶尔也会提出些自己的见解,但稍有机会就忙中偷闲,沉浸在自己的风花雪月的世界里。眼下正值政局纷杂,他却一点儿也不替陛下分忧,成天无精打采的……唉,真让人头疼啊!”

“哦,是嘛?以前忠通虽然也热衷于风雅之道,可对政务热情却是一点也不减呐。”

“如果诸事顺遂了他的心意或许是这样,可一旦心情不佳,就会像现在这样别别扭扭的撂挑子呢……”

说到这儿,忠实忽然心想:此

时不正是向法皇密奏的好机会吗?于是他稍微停顿了一下,随即眉头一挑,说道:“忠实已经老朽,时日不多了,闭眼之前唯有一事时时挂念。其实之前也曾找过忠通数次,想征得他同意,可是他不肯听老父的意见呀。”

“哦,老相公,是什么事情?”

“老夫让他把摄政之位让给赖长——怎么说,赖长也是当今主上的岳丈,而且事实上担着辅弼之责啊。”

“嗯……”

“再说,忠通近来很少登殿理事,以至公务延滞,因此主上身边诸事时常都是由赖长代为裁可。换句话说,摄政成了一个空名,这样下去有百害而无一利啊!所以老夫之前劝说他把摄政之位让给弟弟赖长,他自己只做个关白,说了至少有十次,可忠通就是听不进去。所以老夫想,可否请陛下召他来见,劝说他一番,想必忠通不敢违抗陛下之意吧。”

作为事实上裁断万机的最高责任者,像这样关乎国家万民的重大事情,法皇只有明察秋毫,仔细分辨,说一声“否”,事情也就过去了,最多只需一时的勇气,就绝不会招致后来的一波又一波、演变成社会动荡的大狂澜。

——可是,法皇竟然愚瞽至极(后世的史家叙至此段史事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愚昧”、“愚瞽”等字眼

。笔者走笔至此,亦情不自禁扼腕而叹,院政之弊、上皇法皇的一言堂政治的危害竟至于此)地答应了忠实的请求:“唔……”

数日后,法皇召见忠通,将忠实的话又转述一遍。忠通立即什么都明白了,他向法皇泣奏道:

“臣乃不幸之人。舍弟赖长的为人想必陛下十分清楚,但忠通从未向别人谈论过。如今蒙受圣谕,心里实在不是滋味啊。赖长才高学富,却骄横于世,目中无人,而臣微才浅学,自臣继承藤原氏宗祧担任族长以来,赖长便心中不平,他仗恃老父的溺爱,日夜算计着要从臣手中夺去威权。先前立后一事,陛下应该看得很清楚了吧?假使让赖长达成他的野心,势必将陷国家于危难之中,天下大乱——这就如洞若观火,再明显不过的了。故此,对于老父的要求,臣一直是听过就算,没有理会,即使丢掉官爵,臣也决不打算让出摄政之位!扶助幼主,此乃臣之职责所在,为此臣不辞以身殉责,即使被说成是不孝也不在乎!然而今日陛下既有此谕,臣只能说臣的性命就此到头了!”

忠通一面以袖拭泪,一面亦情亦理断断续续地说了一大通。

法皇听了,一时竟也无言以对,不知道说什么好。谁知第二天,忠通的话就被原原本本地传到了忠实耳朵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